|
[理財周報]CPI 政策面 供求關系是大盤真正企穩的三大先決條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09:20 文華財經
文華財經(編輯整理 王亞男)--據理財周報3月24日報道,相信本周的股市行情會令很多投資者難忘。不管是周一、周二的暴跌,還是周四的大幅震蕩,無不讓人有心驚肉跳之感。
好在幾經反復之后,市場似乎有所企穩,讓近期一直備受煎熬的投資者稍稍松了一口氣。但問題是,大盤是否真的穩住了?股市如果要有效擺脫近半年的下跌,又需要什么樣的條件來配合?
客觀而言,時下股市的激烈震蕩,并不是一種市場常態,它更多是由于在特殊條件下,多空力量平衡被瞬間打破后市場所作出的反應。其中也體現了一些投資者情緒化操作的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時下的市場,不管呈現出什么樣的走勢特征,都很難認為是真正企穩了。想要行情穩住,顯然還需要一些條件來配合。
條件之一:CPI指數回落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如果說股市從6100點開始的回落具有明顯的擠泡沫成份的話,那么到大盤下跌到4000點以下、依然有不少機構重倉藍籌股被無情地拋售,就不能簡單地用“價值回歸”來解釋。
事實上,在這個時候,很多投資者關注的不僅僅是相關股票當前的投資價值(應該說它們確實很明顯),而是其未來的發展。這里的思維邏輯是,如果CPI指數繼續上升,政府必然動用更為嚴厲的政策進行調控,而無論是使用貨幣政策工具還是進行行政干預(哪怕只是臨時性的),毫無疑問都會對企業的效益產生負面影響,即把通脹的壓力讓企業來承擔。
另外,要抑制通脹,就必須抑制投資、控制信貸、降低經濟增速。無論是從什么角度來說,當CPI指數不斷上升,并且已經形成事實上的高通脹局面時,投資者很難對后市形成穩定預期,必然也會對行情的演繹持較為悲觀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當前看上去較低的市盈率,不足以吸引投資者。
道理很簡單,買股票就是買未來。如果未來不好,那么是沒有人會來買股票的。今年1月份的CPI指數是7.1%,2月份是8.7%,這樣的數字公布出來,市場當然會恐慌。因為人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高通脹壓力,對高通脹的預期也在強化。
恐慌之下,股市超跌嚴重。一旦跌過頭了,那么也就有了反彈的機會。目前來看,就已經形成這種反彈。但以投資者現在的心態來說,基本上還是從短線操作的角度著手——因為股市超跌了,價格過低,所以入場搶反彈。既然是反彈,那么高度自然是有限的,也就不可能形成大的行情。萬一接下去CPI指數繼續創新高,那么在市場預期進一步改變的情況下,行情就必然會再度大幅下跌。
從上述角度出發,現在還不能說股市已經基本企穩。相反,如果從3月份起CPI指數漲幅開始下降,那么自然會給投資者以完全不同的預期。一旦這個影響股市的重大負面因素被改變,大盤無疑會受到極大的正面提振。
那么,對于今年CPI指數應該有什么樣的預期呢?在最近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中央提出今年的CPI控制指標是4.8%,這與去年全年平均水平相同,且比目前的銀行利率高出不少。但是與今年1、2月份7.9%的平均水平來說,明顯要低出不少。如果全年CPI指數能夠達到預期控制目標,那么可以預期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CPI指數將開始回落,到了下半年更會明顯回落,估計要低于3%。
從有關部門的分析來看,今年新增的漲價因素將推動CPI指數上漲1.5%,去年的“翹尾”因素會拉高CPI指數3.3%。這樣算來,全年CPI指數控制在4.8%以內有可能。若果真如此,股市真正企穩乃至上漲,應該說是有較為充分的理由。當然,現在人們對此還只能是有所期望,尚不能將其作為確認的目標。也因為這樣,我們把CPI漲幅的回落,作為股市能夠真正企穩的前提條件。現在看來,出現這種狀況的可能是存在的,3月份的CPI指數環比有望出現回落。這樣一來,投資者無疑可以對股市的未來走勢感到某些樂觀了。
條件之二:政策有所調整
CPI指數的回落,固然能夠化解股市運行的一大負面因素,但如果只有這一點,恐怕還不足以讓市場全然走好。為什么?客觀而言,現在的投資者對管理層的股市政策,還是有所擔憂。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最近市場各界對降低交易成本,特別是調降印花稅反映強烈。從上到下,輿論幾乎一邊倒。這種狀況,在過去從來沒有出現過。實際上,大家也都很清楚,降低印花稅不可能改變市場運行的大趨勢,投資者由此減少的交易成本,相對于限售股解禁、新股IPO以及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來說,并不成比例。
盡管如此,大家還是熱切希望降低印花稅。個中原因在于印花稅實際上代表了一種股市政策。“5?30”前,市場很火爆,特別是績差股借助題材被大肆炒作,市場換手率奇高,投機氣氛很重。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斷然決定提高印花稅,以此來打擊過度投機。雖然此舉在社會上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但客觀而言它所表達出管理層對當時市場的不安與擔憂,還是為廣大投資者接受。
問題是,如今的股市已經跌到去年“5?30”之前的水平了,而且不但個股炒作被抑制,即便是藍籌股也大幅度向下破位。這種狀況管理層是否也感到不安呢?有沒有擔憂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么就存在通過調整政策來影響市場的必要。如果說提高印花稅抑制了市場,那么調降印花稅將提振市場——即便這種調整的本身作用有限。印花稅若調整,這種政策導向將長期地發揮作用。客觀來看,我國股市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政策市,既然如此,也就避免不了投資者對政策的依賴。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人們的確希望得到政策的呵護。
就目前管理層的股市政策來說,可以調整的空間還很大,并不局限于印花稅。而且,一些政策已經提出來了,但一直沒有落實。因此這方面的調整不但是相關制度的改變,還包括已有政策的落實。
對于市場反感、實際效果也并不理想的無上限再融資政策,恐怕就應該考慮進行必要的調整。而融資融券說了幾年了,現在是否能夠加快落實呢?如果整個政策環境有利于股市、政策調整的傾向對股市構成利多,投資者的熱情將被自然激發,同時對于大盤成功地構筑底部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就目前情況來看,恐怕這也是市場企穩的一大前提。
條件之三:供求相對平衡
如果僅就股市本身來說,影響其走勢的最直接因素不是別的,應該是供求關系。CPI指數也好、股市政策也好,它們都是通過影響供求關系來影響市場。
今年以來股市之所以會一路下跌,其中很大的一個問題就出在供求關系上。本來大家對今年的限售股解禁就有不小的擔憂,因為畢竟數量太大了,譬如今年2、3月份就達到每個月約4000億元市值的水平。雪上加霜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平安(601318)、浦發銀行(600000)等很不合時宜地推出了再融資計劃。特別是中國平安的再融資計劃,按初始數據計算的數量高達1500億元以上,這不能不驚動市場。
這個時候,大家考慮的就不僅僅是中國平安的問題了。如果這種先例一開,別的公司同樣也能推出再融資,有了錢誰不會用?如此這般,市場怎么能夠接受呢?而且,中國平安這個顯然不為市場歡迎的再融資方案,居然能夠以高票獲得通過。這里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更令普通投資者寒心。當大家意識到在這場博弈中普通投資者是如此弱小、以至根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時,“用腳投票”就成為無奈的選擇,下跌因此成為必然。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平衡供求關系,穩定市場。在這里,控制股票擴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股票的供應控制住了,才能夠讓大盤真正企穩,并且吸引新的投資者進入,資金擴容才有望實現。人們注意到,最近管理層在這方面頗為動腦筋,證監會有關人士對再融資問題兩次發表談話,特別在最近,具體講到再融資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合規性以及市場接受情況”,均包括在管理層的審核標準中。此舉的確可以認為是在控制無節制的再融資。應該說,限售股解禁是既定的,不可能再進行節奏調整,而IPO與再融資則可以隨機而行,客觀上這也是市場化的做法。
控制了股票的超速擴容,那么市場也就能夠喘上一口氣,無疑有利于行情的企穩。所以,廣義上的股票供求平衡,就特定范圍來說對股票擴容予以必要的限制,將是大盤改變走勢的重要基礎。
從去年10月份股市見頂回落開始,大盤調整已經快半年了,幅度很大,投資者要求在避免“大起”的同時避免“大落”的呼聲日漸高漲。相信在以上所提出的三個條件逐步具備后,股市將真正企穩,結束長時間的下跌,走出理性的上漲行情。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