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都商學院教授 林伯強[微博]
2013年初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普遍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大氣污染防治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引發霧霾的原因很多,大量的能源消費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霧霾多發的主要原因,有效治理霧霾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對煤炭消費的限制和替代。
一直以來,煤炭作為相對能夠自給的、較為低廉的能源品種,是中國能源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滿足了中國近66%的一次能源需求和78%的電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煤炭產能不可避免地快速擴張。經過“黃金十年”,2012年煤炭行業開始出現產能過剩。一些專家估計,2013年全國煤炭產能約為46.3億噸,總產能過剩約為5億噸,而相關研究則認為總產能過剩更大些,接近10億噸。
伴隨著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是價格快速下調和行業效益的整體下滑。毫無疑問,煤炭價格的下降是導致行業本輪凈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以秦皇島動力煤平倉價為例:2003年到2012年之間,全國煤炭產量從18.35億噸上漲到35.16億噸,漲幅為91.62%,而價格從250元/噸左右上漲到850元/噸左右,漲幅約為240%。2011年到2013年,產量從35.16億噸上漲到36.80億噸,上漲幅度為4.66%,而價格則從850元/噸左右下降到580元/噸左右,下降幅度約為31.76%。
同時,霧霾治理將使我國的煤炭消費峰值提前出現。研究表明,中國煤炭消費峰值可能在2020年出現,消費峰值為42億噸。當然,這個估計是基于許多假定基礎上,包括政府治理霧霾的動力和決心、清潔能源發展速度(尤其是核電)、能源價格改革的進度、碳稅碳交易的實施等,尤其是煤制油和煤制氣的發展。
當前煤炭行業的主要矛盾是,經濟增長放緩和霧霾治理使得國內煤炭需求增速放緩,而產能和進口的急劇增長使得煤炭供過于求,煤價下跌。對產煤大省的地方政府來說,首先應該對煤炭產能有客觀判斷,通過淘汰落后、剩余產能,平衡煤炭整體供需水平。保證煤炭企業的盈利和可持續發展,穩定價格是目前政府和煤炭企業需要努力達到的目標。
政府應該清理煤炭相關收費。根據統計,目前煤炭行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及政府性基金高達幾十種,煤炭流通階段的成本遠遠超過開采生產成本。近年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也曾多次發文清理涉煤收費基金,然而效果不佳。筆者認為,降低煤炭行業收費,一方面有利于減少煤炭企業的經營壓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應對即將出臺的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
對于煤炭企業來說,希望通過限制煤炭進口來對抗國內市場行情的低迷,其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比較困難。首先,“北出南進”一直是我國煤炭進出口基本格局,即使我國還是煤炭凈出口國時就是如此,這是由運輸成本和資源條件約束所決定的。其次,對于宏觀經濟而言,進口煤炭有許多好處,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進口煤炭可以保護國內煤炭資源,有助于能源安全和將更多的煤炭紅利留與子孫。進口煤炭可以是穩定國內煤炭市場和價格的一股力量,對彌補國內煤炭供需缺口具有一定的意義,限制煤炭進口將不利于煤炭價格穩定和長期供需平衡。進口煤炭有利于提高國內煤炭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促進煤炭市場化。
而從煤炭企業角度而言,還應努力降低自身成本,提高管理和生產的效率。由于環境和安全標準的提高,國內煤炭企業的煤炭開采成本不斷上升。作為地下開采業,煤炭行業成本構成比較復雜,人工成本占據較大比重,輔助費用較高,成本水平受地質條件、工作布置等因素的影響較大。煤企應該通過提高員工積極性、技術進步、成本管理等手段提高運營效率,降低原煤成本,提高自身競爭力。
對于煤炭來說,實現煤炭清潔化利用是今后的必由之路。傳統煤炭利用方式存在效率低下、污染物治理技術落后等問題,需要逐步在成本允許的情況下得到解決。地方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提高煤炭開采、加工、儲存運輸、轉化和利用過程中的潔凈煤技術水平和運用,通過煤炭清潔化利用,提高煤炭消費質量,緩解煤炭產業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霧霾治理背景下,煤炭產量大規模擴張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但就此認為煤炭價格將持續疲弱,是把問題簡單化。首先,能源品種是可替代的,因此價格是聯動的。如果石油價格漲到每桶200美元,煤炭價格也會大幅上漲。其次,我國的煤炭產能非常集中(山西和內蒙占全國煤炭產量接近53%),而且地方政府對煤炭企業影響力很大。如果地方政府要穩定價格,借鑒OPEC通過石油生產配額控制供給的方法,對煤炭進行“去產能”和聯合定價,按照目前對市場的占有率,并不是不能做到。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