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新興市場增速放緩
美國爆發經濟危機之后,新興市場一度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然而,這一局面似乎在2013年開始轉變,今年美國經濟延續復蘇、歐洲經濟走出衰退,中國經濟卻增長放緩、巴西經濟則出現下滑、印度貨幣大幅貶值、印尼與泰國經濟大幅滑坡。
經濟危機之初,美國推出QE計劃,當時,美歐經濟表現令人失望、投資風險偏大,市場將投資興趣轉向生機勃勃的新興市場,大量的低成本貨幣涌入新興市場。時過境遷,在新興市場經歷快速發展之后,新興市場經濟體內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投資風險明顯加大,在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提升之后,資本在新興市場的獲利空間受到壓縮;隨著美國與歐洲經濟的復蘇,市場將注意力轉向歐美。
新興市場經濟是能源消費需求最重要的增長點,新興市場經濟增速的放緩將限制國際動力煤的消費需求,預計2014年國際動力煤價格難以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對于國際動力煤價格走勢有決定性影響的當屬中國,近年來,中國動力煤消費占全球動力煤消費的近50%,從過去幾年的表現來看,國際動力煤價格受到來自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動力煤市場的緊俏會拉動國際煤價的反彈,中國煤炭市場的疲弱也會拖累國際煤炭市場。
2.4 中國經濟: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優化
2013年11月9日-2013年11月12日召開的18屆三中全會為中國經濟發展指明的方向,我們相信在各界努力下,中國經濟結構將向更健康的方向調整,然而,2014年及之后的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承擔調整過程中的陣痛,經濟增速一定程度上的放緩或許是結構調整必須付出的代價。
18屆三中全會注定將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次會議,其改革思路兼具系統性與可實施性,從提綱挈領式的公告中,我們看到了全面布局與組織保障,也許短期內市場因沒有看到具體舉措而略顯失望,相信隨著改革進程的推進,市場回味三中全會公告時將領略其深意。
筆者將三中全會中涉及經濟領域的、與行業有密切關系的要點摘錄并作點評:
(1) 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點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總體思考再次得到明確,穩增長是調結構、促改革的前提與條件,政府放任經濟失速的可能性被明確否定,而在經濟穩定增長的環境中,調結構、促改革則是下階段經濟工作的重點,投資刺激下的經濟高速增長現象或難再現。
(2) 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點評:全會公告中首次明確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定了推進市場化進程的信心,突出市場作用或許是有意淡化政府在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這對投資帶動的相關產業屬于潛在利空。投資沖動的抑制在一段時間內將影響中國經濟增速,能源、建材行業將會受到影響,進而將限制動力煤需求的增長。
(3) 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點評:全會公告中再次較大篇幅地談到生態環保問題,顯示出政府改善環境的決心,在環境壓力日漸嚴重的當下,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將成為政府治理的主要領域。
(4) 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
點評:通過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為改革實現組織保障,彰顯了改革決心,屆時若由核心領導層直接擔任改革領導小組的組長,則改革活動的推動力將更強。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將改革內容細化為12個方面,涉及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改革決心彰顯無疑。本次改革的深度與力度前所未有,對中國經濟將影響深遠。此次改革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轉型期的陣痛需要產能過剩行業更加重視,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的行業亦將遇到困難。
關于未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總理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維持過去那樣的高速增長已不現實,但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支撐,許多困難和問題尤其保就業就難以解決。因此,我們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間、在轉型升級與保持合理增長速度之間,找到一個“黃金平衡點”,使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保證較為充分的就業,同時要加快結構調整,著力提質增效,使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從已釋放的信號分析,改革將是2014年經濟生活的主題,通過結構調整激發經濟活力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目前,多個經濟研究機構紛紛發表了對2014年經濟增速的預測,預測GDP增速在7.0%-7.5%區間的機構居多。結合今年我國GDP增速前低后高的增速分布,以及刺激政策效應遞減的判斷,我們預計2014年GDP增速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基于經濟未出現失速的假設,若經濟下行速度過快,屆時不排除再出臺相關政策的可能)。
能源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速緊密相關,而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又最大,我們可以從兩個視角分析中國經濟對煤價影響:(1)中國經濟增速的影響;(2)經濟結構性調整的影響。
圖3:全社會用電量與GDP累計同比影響
來源:wind,海通期貨[微博]研究所
從有限的數據中我們無法找出全社會用電量與GDP累計同比直接的統計規律。然而,從邏輯與圖形中我們還是可以發現二者的聯系:全社會用電量與GDP累計同比增速走勢相似度較高,相對而言用電量波動性更大;從2010年以來,GDP 累計同比呈下行趨勢,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亦有所放緩,期間,刺激政策會促進用電量實現快速反彈。
圖4:工業生產增速放緩
來源:wind,海通期貨研究所
從2009年底,工業增加值顯著回落,2013年工業增加值始終維持在10%左右的水平,這一水平明顯低于之前十年(除2008年底與2009年初),預計2014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將在9.5%-9.7%之間,工業增加值的回落顯示國內經濟增長動力有減弱跡象。
圖5:三大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
來源:wind,海通期貨研究所
第一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變化不大,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此消彼長,2009年的4萬億刺激政策在短期內對這一趨勢形成了沖擊。在未來經濟結構調整的努力下,預計第二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將加速下降。第二產業的電力消費需求占電力總需求的比重最大,在GDP增速下降與第二產業GDP增長貢獻率下降的雙重因素影響下,電力消費增速存在繼續放緩的可能。
圖6:三大產業用電量統計
來源:wind,海通期貨研究所
近年來,第二產業用電量占總用電量的70%-75%,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用電量合計占總用電量的25%-30%。經濟重心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電力消費需求增速將趨勢性放緩、甚至存在減速可能。
國內環保壓力是分析動力煤市場不可忽視的因素。環境改善呼聲與日俱增,改善生活環境是實現“中國夢”的必備條件。政府已將環保指標納入政績考核,各級部門與各部委 相繼出臺相關環保政策,并加快了對“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過剩產能的淘汰工作。環保壓力的存在將壓縮動力煤的消費需求。
宏觀經濟展望總結:就國際與國內的經濟形勢而言,2014年動力煤消費需求難有明顯起色。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