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玉米與美玉米連周K線疊加圖
自進入2008年,玉米走勢可說是一分為二,呈現先漲后跌態勢。年初玉米基本面可謂錯綜復雜,先是有國家從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小麥、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共57個8位稅目產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暫定關稅。另有國家為避免玉米價格大幅下滑,在東北地區收購儲備400萬玉米。到了2月份,受國內雪災影響,導致北糧不能南運,南方玉米價格高企。而外盤進入 2008年,隨著國際玉米市場在年度庫存降低、需求大幅增加和天氣不利等因素影響下,價格一路上升,CBOT玉米期貨指數價格漲幅最高達到了近 66%,玉米價格屢屢創出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大連玉米指數也比年初上漲了225元/噸,漲幅為15%,漲幅不如CBOT玉米的主要原因是一直以來國內政策調控的結果。
而進入2008年7月中旬后,玉米價格開始掉頭向下,一路下跌。從最高點1955元/噸跌至最低點1452元/噸,跌幅已經達到25%。本輪下跌,內因是國內玉米豐產以及需求不振,外因是整個商品市場轉熊、外盤玉米暴跌發及周邊農產品價格持續下挫影響。
二、基本面分析
1、中國宏觀經濟背景
(1)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從2007年第二個季度我國GDP增速達到11.9開始,我國經濟出現過熱跡象,政府及時出臺政策抑制經濟過快過熱增長,此后我國經濟雖然保持強勁增長,但增速逐步放緩,2008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速度降為9%。(附近期中國季度GDP走勢圖)
但經濟過熱現象獲得有效控制后,伴隨著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衰退預期,中國出口導向為主導的經濟結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防止經濟過熱的預期下,經濟過快下滑的風險卻突然降臨。中央及時調整政策,保增長的經濟目標一經確立,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便紛紛出臺。貨幣政策方面,從上半年連續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變為近期的連續兩次大幅度降息及調低存貸款準備金率,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大跌可能也預示著中央在匯率政策方面的制定上將更傾向于保護出口產業來提振國內的出口制造業;財政政策方面,政府及時推出了四萬億的投資方案來刺激實體經濟的需求。最近的中央經濟會議上,也明確了兩個方面:一是明確明年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目標,二是明確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繼續實施。同時,中央將消除消費瓶頸,拓寬消費領域,穩定房地產和股票市場。
(2)國內從通貨膨脹到通貨緊縮
從07年開4月份開始,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迅速上漲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尤其是以豬肉價格為代表的食品價格大幅飚升,使國內通貨膨脹迅速抬頭,CPI數據持續攀升,連連創出新高,到2008年初,一度達到8.7,而與此同時,PPI也一路上行至2008年8、9達到最高點10.4。然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1月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4%,比10月份下降0.8%,是進入今年以來七個月回落。之前公布的11月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0%,漲幅連續第三個月回落,且超出市場預期,創出自2006年12月以來新低。另外,8月份以來,CPI經季節調整后的環比增速已連續4個月為負,表明已出現通貨緊縮。全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走勢讓很多人感覺變化太快,從年初的通脹高企到歲末的通縮預期,人們似乎還沉浸在抗通脹、跑贏CPI的斗爭中時,通貨緊縮已悄然而至。(附近期中國CPI與PPI走勢圖)
2、中國玉米連年增產
近年來,由于國家的采取積極的糧食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大力推行三農政策,中國糧食產量保持較快的增長,已經連續五年增產。(附中國糧食產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