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上半年銅供給基本平衡 銅價呈現高位震蕩走勢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01:18 國際期貨
內容概述 ◆ 近兩個月,銅價在高位呈現寬幅震蕩的走勢。 ◆ 上半年銅供給處于基本平衡至小幅過剩的局面。 ◆ 國內產業政策的出臺對國內銅市場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 全球主要經濟體抑制貨幣流動性過剩的進程將繼續深入。 ◆ 國儲銅和走私銅使得國內外銅價比值扭曲的現象得以延續。 ◆ 短期內,罷工和低庫存題材仍然可以對價格形成一定的支撐。 ◆ 持倉量的下降顯示資金的流出跡象,基金觀點發生分歧 ◆ 技術分析 第一部分 行情回顧 銅價自5 月中旬從8800 美金開始大幅下跌以后,在6500 美金一線受到良好的支撐,隨后開始一輪反彈沖高的走勢,由階段性的低點6420 美金反彈到7 月初最高的8210 美金。不過隨后即回落到7500 附近進行整理。同期LME 持倉量繼續下降至22 萬手,庫存維持在10 萬噸水平,而現貨升水跌破100 美金至80 美金。 國內銅價在國儲銅的釋放和走私銅進口的壓力下,相對于國際銅價繼續走弱,主力Cu0610 合約從7 月3 日開盤的63500 元至截止寫稿的7 月26 日收盤63420 元,庫存有所減少,現貨貼水狀況加劇。 圖1:LME三月銅走勢圖
第二部分 基本面分析 一、供需問題 最近ICSG 和WBMS 的報告都指出今年前幾個月銅市場出現了生產過剩的情況。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在其最新的月度報告中稱,2006 年1-4 月全球精銅產量超過消費量77,000 噸,而去年同期則為短缺126,000 噸。ICSG 稱,1-4月全球精銅產量為562.1 萬噸,而消費量總計為554.4 萬噸;另一方面,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顯示,全球銅市場今年前五個月供給超出需求8.1 萬噸,前五個月精煉銅產量為715 萬噸,消費 量為707 萬噸。不過英國商品研究所(CRU)則指出ICSG 和WBMS 的報告低估了中國的精銅消費量。因為中國國儲局庫存銅的釋放和一些非報告的庫存的變化會對統計數據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也更傾向于CRU 的觀點,認為目前銅市場基本處于平衡到小幅過剩的狀況。 具體到我國的情況,通過下表可以看出國產銅供應逐步增加的同時又維持相對的穩定,但進口數據起伏較大,導致表觀消費量呈現減少的趨勢。分析內在原因:其一,國儲銅對進口銅的替代效應;其二,高價格的確對消費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三,走私進口的廢雜銅并未列入統計,使得國內的消費出現低估。 表1:中國近一年來每月的銅產量,進出口量和表觀消費量數據(單位:萬噸)
二、政策方面 伴隨著高企的銅價,整個行業投資也逐漸顯現出過熱的跡象。為了避免重蹈鋼鐵和電解鋁行業發展的覆轍,加快銅產業結構調整,制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發改委近日制定《銅冶煉行業準入條件》并在7 月1 日起實施。今后,各地在對銅冶煉建設項目進行投資備案管理、土地供應、環境影響評價、信貸融資等工作,都要以這一行業準入條件為依據。 該政策的大體內容:在企業布局及規模要求上,單系統銅熔煉能力要在10萬噸/年及以上,自有礦山原料比例達到25%以上,項目資本金比例達到35%及以上。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新建企業銅冶煉總回收率達到97%以上;粗銅冶煉回收率98%以上;占地面積低于4 平方米/噸銅。現有企業的銅冶煉總回收率達到96%以上;粗銅冶煉回收率97%以上。 該政策的出臺相應的提高了行業的進入門檻,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國內企業競相殺價的局面,這對于國內企業爭取一個好的進口銅精礦加工費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其短期內對于銅價的影響還是難以體現,而將通過一種長期的深遠的方式進行。 三、宏觀經濟 目前宏觀層面的焦點問題無外乎是“通貨膨脹”與“加息周期”。美聯儲的連續性加息已經對整個商品市場產生了極大的震撼作用;為了抑制通脹,即使在經濟增長率較低的歐元區不得不三度舉起加息大棒;另一方面,日本央行近期的加息政策也宣告長期零利率時代的終結,預示即將關閉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低成本資金的最后一扇大門。根據國內最近公布的數據,上半年全國經濟增長率為10.9%,而2006 年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達到11.3%。這些數據都表明中國經濟正處于相對高位運行,為抑制中國經濟發展過熱的勢頭,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央行連續出臺貨幣緊縮政策。 全球范圍的貨幣緊縮政策,旨在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打擊通貨膨脹: 4 月28 日,中國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利率27 個基點至5.85%, 6 月15 日,歐盟第3 次提高利率25 個基點至2.75% 6 月28 日,美國第17 次加息25 個基點至5.25% 7 月5 日, 中國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0.5% 7 月14 日,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一致投票決定結束零利率政策,將隔夜拆 款利率目標上調至0.25%。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6 年8 月15 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 準備金率0.5 個百分點 圖2: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劇烈上升
圖3:利率與銅價變化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