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準備投資相關文檔時,同事突然隨口一問:“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差別在哪?原本朗朗上口的投資術語,一時之間也很難完整解釋,在瀏覽了權威資料以后,才比較好的理清思路,跟大家探討兩者的差異!
概括的說,自上而下方法(top down)是從一般性到具體性(from the general to the specific)的分析過程,相反地,自下而上方法(bottom up) 則是從具體性到一般性。在投資領域的應用,自上而下分析是在投資決策過程中考量廣泛的因子種類,這些因子往往和宏觀經濟密不可分,如經濟增長驅動力,就業情況,利率走勢甚至物價水準變化等,基于這些因子的綜合判斷,然后在市場周期中挖掘投資機會。相比之下,自下而上方法則采取完全不同的分析框架,從個別的基金(或股票)開始,基于微觀的維度來分析其基本面表現,同時評估對應的估值水位,然后從中挖掘獲利機會,
這兩類分析方法各自有不少的投資大師級人物,以自上而下投資方式著稱的,美國量子對沖基金創始人索羅斯先生可謂最佳代表。他最經典的宏觀投資案例,是在1992年英國決定加入歐洲匯率體系(簡稱ERM)時,索羅斯基于對歐洲各國匯率體系的理解,判斷英國的加入是不智之舉,所以決定大肆放空英鎊,因而從中獲取豐厚收益,之后英國也被迫退出ERM。索羅斯獨到的眼光對整個金融體系有深入的認識,在發現其中的失衡關系后以合適的投資標的(如期貨,期權,以及股票)從中獲利;這樣的交易機會不多,但一出手就是大買賣,此即自上而下宏觀投資策略很重要的特征。
市場中更不乏自下而上的投資者,人稱股神的美國投資家巴菲特即是個中好手。他對投資股票有獨到的眼光,能從個股標的中把握現金流機會,同時對所處行業有深刻認知,由于研究足夠深入透徹,持股信念(conviction)強,所以往往能把握個股的主升段,因此帶來長期豐厚的投資收益。個人也接觸不少以選股著稱的基金經理。他們對持有的重倉股也有深入的認識,市場中充斥不少公開信息,大數據挖掘能力也越來越強,然而這些基金經理從對持倉個股所在行業的理解深度,對管理層經營執行能力的判斷,到估值體系的搭建,都是很寶貴的經驗,以至能享受A股豐厚的超額回報。
至于個人的投資經驗則是“自下而上為主,自上而下為輔“。在部分基金經理人選中,察其言、觀其行,在認同他們的投資理念和策略后,再分析其在不同時段的業績表現和風險特征,看看做的是否和說的一樣,一旦投資后就長期持有,然后在市場相對高點時進行獲利了結!當然過往也有長期持有長期套牢的失敗經驗,幸好投資金額不多,最終也仍然回本。
那么大家又是怎么考慮投資這件事呢?促使各位進場或出場的原因,是自上而下看到政策方向的明朗?還是對宏觀走勢有了預判?或者跟我類似,自下而上碰到看好的專業基金經理,就長期堅定不移的持有呢?
其實不同的投資方式都有賺錢的時機,只要找到自己的方法,也接受自己的能力界限,就遵守投資紀律;在此同時,最好也能保持開放的心態,盡可能了解其他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長期而言,必有相對好的投資回報!
?。ň幷咦ⅲ鹤髡呤腔鹦袠I資深人士)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曹婕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