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目前最先進的買基金方式,新浪基金小秘書只能幫您到這里啦。新浪基金實盤大賽,牛人帶你選基,一鍵跟投,“何時買何時賣”統統不用愁!高手投萬元60天賺941元,快來跟投,快來挑戰高手!【我要參賽】
新浪財經訊 2017年3月3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2017暨資產管理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香山財富論壇理事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年鑒主編范勇宏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先后發言。張承惠表示2016年公募基金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規模溫和上升。但是我們也應看到,與其他財富管理產品比較,公募基金規模增長幅度仍然滯后于銀行理財、信托、券商集合理財、基金專戶,以及私募基金,從而凸顯出行業發展過程中的比較劣勢。
張承惠還表示,在脫虛入實的戰略方針下,公募基金理應回歸“為大眾投資者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更專業地識別實體經濟運行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以下為發言內容:
范勇宏:各位領導、各位來賓,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親自來參加會議,我覺得非常高興。今天的會議正式開始,很高興讓我來主持一下。大家也知道現在基金、資產管理,特別是大資管,在目前這種環境下是全社會關注的問題,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新形勢下的戰略思路與社會責任”,是中國基金業第12屆會議,時間過得特別快,已經第12屆了。非常高興今天邀請了很多嘉賓,會議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辦,承辦是基金年鑒。
首先,我們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年鑒編委會主任張承惠女士致辭。大家都知道張承惠是非常著名的經濟學家,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張所長致辭!
張承惠:
尊敬的洪磊會長、范勇宏理事長,各位基金界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
在又一個春暖花開、桃紅柳綠的時節,在生機盎然的北京,我們迎來了第12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暨資產管理高層論壇這一資產管理界的盛會。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向出席本屆年會論壇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首先,在這兒,給大家道個歉,今年年會原定在人大會議中心會場臨時變更到這里,給大家帶來不便!請大家多包涵。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運行到深水區,我們仍將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領域的金融風險也開始顯現。
這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是重大結構性失衡的反映;脫虛入實,是改變這一失衡的抓手。脫虛,是收緊貨幣與防控資產泡沫;入實,是加強供給側改革與創新雙輪驅動。2017年將成為調結構的大年,在這一過程中,將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作為市場化配置資源的重要環節,自1998年以來,經過近20年發展歷程,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得到充分發展。2016年公募基金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規模溫和上升。2016年新發設立基金數量1151只,占過去基金產品總數的42%,基金產品總數增至3867只,基金資產凈值總計9.16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621億元,增幅9.08%。2016年公募基金數量爆發式增長,歸因于基金產品發行放開的大背景,主要推動力應是基金公司的布局需求。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與其他財富管理產品比較,公募基金規模增長幅度仍然滯后于銀行理財、信托、券商集合理財、基金專戶,以及私募基金,從而凸顯出行業發展過程中的比較劣勢。
但隨著2016年“一行三會”發出信息,監管機制從分業監管逐步走向聯合監管,各個財富管理產品間的制度套利空間將大幅消弭,與此同時,銀行理財、信托產品正面臨剛性兌付逐步被打破的壓力,而券商集合理財計劃、基金專戶的通道業務也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監管,公募基金憑借其公開通透、嚴控杠桿、專家組合投資的制度優勢,有望逐漸趕上與其他品類間的發展差距。
今年年會的主題是“新形勢下的戰略思路與社會責任”。
在脫虛入實的戰略方針下,公募基金理應回歸“為大眾投資者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更專業地識別實體經濟運行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通過自身產品的可行性設計,轉化為公眾投資產品,這也是公募基金責無旁貸需承擔的社會責任。
借此次年會,我也希望公募基金能夠快速提升自身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和多資產多策略的投資能力,輔之以量化投資模型,構建大類資產配置體系,并借助互聯網金融技術,為中國投資者優化資源配置、資產配置提供更好的服務,為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我相信,面對當前新常態下機遇與挑戰,資產管理業界同仁攜手開拓創新,一定會迎來中國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要感謝本屆年會的合作單位:長江養老保險、西部利得基金、鵬元資信評估、香港投資基金公會、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以及合作媒體單位,感謝諸位對基金業年會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也祝我們在座的出席嘉賓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并預祝本屆年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