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目前最先進的買基金方式,新浪基金小秘書只能幫您到這里啦。新浪基金實盤大賽,牛人帶你選基,一鍵跟投,“何時買何時賣”統統不用愁!高手投萬元60天賺941元,快來跟投,快來挑戰高手!【我要參賽】
新浪財經訊 2017年3月3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2017暨資產管理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建設銀行個人存款與投資部副總經理曹偉參與了分論壇“新形勢下公募基金發展新思路及責任踐行”,并發表精彩觀點。
曹偉表示,公募基金是一個大眾型的投資理財平臺,近幾年來卻熱衷于找一些大機構,找一些委外,甚至還為了規模甘當產品的通道。實際上就這些來說,反映出來確實面臨一些困境。公募基金還要回到公募基金的本源。公募基金最核心的本源,就是我們投資于標準化的二級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投資方向,
曹偉:
各位早上好,我看在座的幾位大部分都是基金公司的圈內人,都是專門搞基金的。這次論壇讓我來參加,我是圈外人,做銀行基金服務銷售的。
我覺得這次的題目是一個很大的題目關于公募基金的方向和出路,我想作為圈外人談一些圈外人的想法,可能在很多方面是比較外行的。但是作為一個正常的基金的銷售者怎么來看公募基金的方向。
剛才幾位老總談了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問題方面,特別是上午洪會長,包括幾位老總對于公募基金目前存在的問題,我覺得大家看的比較準。一個是關于公募跟私募的競爭問題,一個是公募基金自身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我們整個公募基金中,我們引以為核心競爭力,引以為自豪的關于股票類的產品的管理能力和規模,在我們整個規模中持續的下降。
我看了看數字,2012年最高,大概占整個股票市值9%,現在只有3%左右,公募基金本來我們認為自己最強的主要的方向在弱化。包括在我們整個公募基金的發展中,特別是去年在整個客戶結構的管理中也發生了一些比較大的變化。
本來公募基金是一個大眾型的投資理財平臺,近幾年來大家熱衷于俗話說叫“傍大款”,熱衷于找一些大機構,找一些委外,甚至還為了規模甘當產品的通道。實際上就這些來說,反映出來確實面臨一些困境。
我想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說,我個人的一種觀點,特別是公募基金還要回到公募基金的本源。公募基金最核心的本源,就是我們投資于標準化的二級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投資方向,這是我們最根本的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剛才華夏的李總也說了,是一種凈值型的產品管理能力、投資能力。
盡管有些資產管理機構號稱回報多少,但是我不知道它的計算方式是怎么算的,是不是完全按照凈值型來的,包括銀行的理財,很多都不是凈值型的,我不太了解其他的產品,做了凈值型的產品收益不是非常理想。就這塊來說,是我們公募基金最核心的一種能力。
我覺得公募基金就是要服務于大量的零售客戶,為什么門檻設這么低呢?原因就是讓那些無法進入特定投資領域的零售端的客戶,能夠進入的領域分享一些機構投資者才能得到的那些收益。我覺得這兩點是我們公募基金本源要建立的。但是我個人感覺到,這些年走下來一直在這個問題上很糾結,特別是現在大類資管行業發展滯后又產生了更多的偏差,去年年底大家感覺到非常明顯。很多公募基金所有的精力全部是“傍大款”、跑委外,零售端很多人顧不上了,就是為了沖規模。
所以在這兩個問題上,我們反思一下公募基金。一個是從產品結構上,我們喪失了公募基金最核心的那種能力,對資本市場、股票市場的管理核心能力。第二個從客戶結構上,整個資產規模中客戶結構,零售客戶發展的很慢,機構類客戶,所謂定制化的公募發展的很迅猛。我覺得這兩點是不是我們未來公募基金的方向,我個人的觀點是違背了我們公募基金最根本的初心。我個人感覺可以說是一個短期行為,我感覺這一點是未來怎么解決的問題。
第二個方面來說,從客戶端和銷售端來說,大家整體的客戶需求和風險偏好這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我們在過去的銷售理念中,因為我從事基金銷售也有十幾年時間了。我記得最早的時候公募基金成立,當時還是封閉型的,后來有開放式的。當時我們的口號我們中國散戶太多,我們機構客戶少,我們機構客戶一定比散戶炒股票炒的好,有優勢。當時我們宣傳你們不要個人炒了,把錢給機構幫你炒股票,最早的時候我們是這么宣傳的。當時確實吸引了很多客戶進來,但事實上進來之后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些散戶反映,特別是虧了錢的基金持有者,他炒的還不如我散戶炒的好,你怎么說讓機構炒呢?我以后不信你了。
但實際上我們感覺到,我覺得理念在銷售端出現了一些大的問題。因為整個公募基金是建立在對一個穩定、長期的、增長的資本市場的基礎之上。而且公募基金作為一個大眾理財的工具,我覺得不是它所謂炒股的概念,是在資產配置的過程當中,大家可以通過公募基金來分享整個資本市場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紅利。所以說我覺得從整個基金銷售端,我覺得這幾年都在發生著比較大的變化,原來從單純的產品盈虧的角度來談,最后要轉化成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談。
我覺得這幾年整個波動大家也感覺到了,從銷售角度來說,誰也不是神仙,誰也不能保證在短期內我買只基金或者買只股票明年就能漲。但是作為投資人來說,他的資產配置過程中,在整個資產整體的構圖中一定要有一塊配置到資本市場中去。如果是配置的話,就需要一個中長線的理念。
所以我感覺未來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服客戶放到三到五年長期的過程中來看,有可能客戶就可以得到相對穩定、長期平均的回報,我說的是平均回報,不是今天高了,明天低了,不是短期行為。所以在銷售端,特別是建設銀行業在不斷的轉型,我們建立資產配置模型,讓他來配置一些資本市場的產品。
我感覺到這幾年,從資本市場來看,我個人認為目前看就資本市場本身的股票類、權益類的資產投資價值在逐步的顯現。我覺得現任的劉主席到任以后確實在做這些工作,因為有一次我記得很清楚臺灣證監會的前主席,上次我們在《財經》雜志有一個座談,我讀了他關于臺灣整個市場的證券歷史,前幾年我跟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聊,我說做二級市場基金經理太辛苦,為什么?因為中國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過程中,一級市場拿走了企業絕大部分的利潤,有些股票由于整個供給的原因、審核的原因,在上市那天起它的投資價值就很小了,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看看臺灣原來跟中國大陸很相像。
所以說作為二級市場來說只能掙交易的錢,低吸高拋的錢,本身從企業分紅的角度來說來獲得收益基本上是很難的。可以說絕大部分企業如果按這種方式做是掙不到企業的錢,因為你持有在二級市場已經很高了,當然個別企業我相信還是能盈利的,在這種形式下,我感覺到還有政策大的波動,讓二級市場投資的基金經理給客戶一個長期穩定的回報,如果沒有一個大的資本市場整體的政策,我覺得是非常難的。中國為什么沒有巴菲特,巴菲特可以投資一只股票幾十年的分紅和成長,但是中國在企業上市那天起,這個企業本身的投資價值很多已經是負價值了,個別企業還是正價值,一級市場拿走了太多的東西,一級市場掙的盆滿缽滿,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這幾年來說,我覺得特別是從去年開始,隨著整個市場估值的下降,未來企業的投資價值,我個人認為會有凸現出來,會給我們二級市場留出一部分利潤。因為作為投資者來說,無非就是兩塊錢,一塊是企業分紅得的錢,一塊是在二級市場波動中獲得的收益。因此如果在整個大市場能夠從企業獲得可以得到的一些收益的話,再加上二級市場的波動,有這么一個空間的話會給我們投資股票的基金經理有一個很好的空間,如果有這個空間以后,我們給客戶創造長期穩定的收益,可能在微觀層面有了基礎。當然還需要宏觀層面的配合,我們的政策和黑天鵝事件,我們如何的把控和控制。
但是從今天來看,作為銷售端,我對我的客戶在銷售中,我們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的具有了資產配置的價值,而且是個長期的配置價值,特別是在整個宏觀環境中,如果能相對穩定,如果通脹略微起來的情況下,在三到五年內,我們對我們零售端這些投資者,我們愿意更多的推薦優質的基金公司的產品,使他們這些零售客戶能夠跟上整個市場的發展,我主要想說這些,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對于2017年,因為2017年看不準,但是我說幾點希望。我覺得首先對公募基金要回歸本源,專業專注,要打造資管行業相對的優勢。
(聲明: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