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動了銀行的奶酪余額寶做錯了嗎?
李靜瑕 劉田
自誕生之日起,余額寶就沒有離開過市場關注的焦點圈。而僅僅半年時間,規模超過4000億元的驚人增長,更是將其卷入爭議的漩渦。
其實,對于“余額寶們”,相伴而生的爭議從未間斷,而近期的觀點變得尤為激烈,市場爭議于,“余額寶們”對于銀行存款成本上升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對于近期爭議,《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銀行、基金公司人士及相關專家,受訪人士普遍認為,余額寶類理財產品對金融機構的影響更多的在于技術變革所帶來的業態改變,其并非銀行存款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吸血鬼?余額寶喊冤
“現在的利率市場化更加復雜,挑戰性更大,互聯網金融興起之后,互聯網的發展變得更加復雜,它不單是傳統銀行的攪局者,其他傳統金融也受到了沖擊。”昨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模式之一的“余額寶們”正在陷入一場爭議。這場爭議發端于市場上流傳的一位銀行業人士面對互聯網金融提問犀利的回復,其中提到“余額寶們”使得銀行存款成本上升。
上周五,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兼首席新聞評論員鈕文新在其博客中稱:“余額寶是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蟲’。”鈕的這一論斷,迅速將這場爭議升級,其后,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首席戰略官舒明不得不在媒體上做出回應。
雙方的論點在于對銀行存款成本的提高影響有多大?鈕文新的觀點認為:“假定余額寶4000億元規模平均收益6%,利潤240億元,余額寶和貨幣基金大約要吞掉80億元(4000億元的2%),其他余額寶客戶分享160億元。”
“說余額寶是‘吸血鬼’,真是天大的冤枉。”舒明做出回應稱,余額寶背后對接的是天弘基金的增利寶貨幣基金,其管理費率為0.3%,托管費率是0.08%,銷售服務費是0.25%,三者相加只有0.63%。
對存款成本影響幾何?
隨著余額寶們規模的不斷上升,對銀行存款成本究竟影響幾何,也成為市場爭議的交鋒點。
根據溫彬提供的數據,2010年底,非金融企業和居民活期存款占銀行總存款比例超過50%,到2013年底,其占比已經下降到接近40%。
這意味著,3年時間,銀行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了10個百分點左右,過去三年活期存款平均每年下降規模約2萬億元。
“現在,活期存款大多轉化為銀行理財產品的方式,毫無疑問推高了商業銀行的成本。”溫彬對本報記者測算,以活期存款轉化為理財產品,提高4個百分點的成本計算,每年銀行需要多支付近1000億元的成本。2013年銀行業凈利潤1.42萬億元,同比增加1794億元,如果銀行每年多支付近1000億元的成本,對銀行盈利帶來的挑戰較大。
從溫彬提供的數據來看,銀行活期存款的快速下降,并非出現在“余額寶們”迅速發展之后,而是在幾年之前就已經存在。
“現在來看,‘寶類’理財產品的規模依然比較小,對銀行的存款成本上升是有影響,但是還沒有上升到市場某些觀點提出的那么嚴重。”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人士對本報記者稱,既然銀行愿意花更高的成本去拿存款,說明其利率還是市場化的。
正如舒明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1月末,中國貨幣市場基金總規模為9532億元,與47.9萬億元的居民存款、103.4萬億元的全部人民幣存款總額相比仍然非常小,與居民存款余額之比為2%,與全部人民幣存款余額之比為0.9%。
對于“余額寶們”的快速發展,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也表示出了對其沖擊銀行的擔心,這類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和發展迅速,對銀行的渠道沖擊會比較大。
“余額寶確實比商業銀行理財更加便利、更加直觀,這個是技術革命對金融業態帶來的沖擊。”溫彬稱。
也有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互聯網金融的金融屬性會越來越強。未來能夠取代銀行的部分會越來越多,余額寶和理財通僅僅是一個開始。
根據中信建投證券相關報告的測算,余額寶規模達到1萬億元,銀行付息負債成本率只提高2.5%,對銀行負債端的成本沖擊有限。
該報告也分析稱,2014年銀行體系負債端壓力相對較大的原因在于,存款增速回落;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CDs將逐步面向企業和個人發行;互聯網金融發展也是一個誘因。“前兩個原因是制度性和內生的原因,更為根本,第三個原因不是主因。”上述報告稱。
利率市場化加快的背景下,存貸款脫媒日益加快,銀行理財產品就成為銀行攬儲的一大利器。而如今互聯網公司推出的各大“寶類”產品,也在推進銀行自己“掘寶”。
如今,工行、中行等已經紛紛推出了和自己旗下基金公司合作的貨幣基金產品,以實現T+0和低門檻的理財投資,與互聯網“寶類”理財正面競爭。
基金的客戶黏性考量
天弘基金單靠余額寶就擠掉了華夏基金[微博]行業老大的地位,這幾乎是市場從未想過的一種景況。
“貨幣基金現在幾乎變成了一種通道業務。”一位基金業內人士戲稱,基金公司吸收中小投資者的資金再投資于銀行的協議存款,這種方式無疑讓銀行很不好受。
但該基金業內人士也表示,這種模式其實也是貨幣基金的起源,目前發展的趨勢是貨幣基金未來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取代現金。因為從成熟市場上來看,貨幣基金跟活期存款的比例接近一半對一半,但國內目前遠遠還未達到這個水平。
不過,從基金業的現狀來看,貨幣基金也成為基金公司規模增長的唯一出路。根據基金業協會的統計,2013年底,公募基金公司管理公募資產規模突破3萬億元大關,相比2012年年底增長4.74%。但除了貨幣基金外,其他類型公募產品均處于規模縮水狀態。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貨幣基金的拉動,公募資產管理規模將處于不斷縮水狀態。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發展貨幣基金的第一大動力就是規模排名壓力和股東方壓力。”上述基金業內人士指出,為了完成公司一些指標考核,大家不得不賣力推廣貨幣基金。
不過,從長遠來看,基金公司也在考慮將貨幣基金作為一個基礎賬戶,如果股市或債市向好,投資者可以將資金轉入基金公司其他類型產品。不過,能否順利實現這種轉化仍是一個未知數。
上述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在互聯網金融方面,如果單單依靠貨幣基金,基金公司很難發展出很好的商業模式,仍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