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點睛
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如期加息7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上升至3.75~4.00%區間。鮑威爾暗示加息節奏或放緩,但利率高點將更高(go to higher),且利率在高位停留的時間將更長(high for longer)[1]。這種“更高、更長”的表態意味著貨幣緊縮遠未結束,利率拐點也遠未到來。持續更久的緊縮也會讓金融條件進一步收緊,對風險資產的反彈形成制約。此外,美聯儲放緩加息也并非沒有風險,過去兩年對通脹的誤判已使美聯儲信譽嚴重受損,如今在通脹依舊很高的情況下計劃放緩加息,不由讓人想起上世紀70年代美聯儲所犯過的錯。議息會議結束后美股大跌,美債收益率普遍上行,除了反映貨幣緊縮遠未結束外,也蘊藏著市場對美聯儲的不信任。美聯儲既要抗通脹、又要穩增長、還要防風險,這種“既要、又要、還要”很容易讓美聯儲自己成為風險的來源,今天市場的表現就是一個例證。
? 首先,美聯儲暗示或放緩加息,最快將在下一次會議。美聯儲在11月的貨幣政策聲明中增加了一段新的表述,稱“在確定未來加息幅度時,美聯儲將考慮此前貨幣政策緊縮的累積影響,以及貨幣政策對于經濟活動、通脹、金融發展等方面影響的滯后性[2]”,以此暗示貨幣政策既要抗通脹,也要防止過度緊縮。鮑威爾在記者會上也稱,最快將在下一次會議或之后的會議上放慢加息步伐,并稱通脹下行并非美聯儲放緩加息的必要條件。這些表述與此前貨幣政策“逐會決定”(meeting by meeting)和“完全以經濟數據為準(data-dependent)”的態度已大不相同,這或意味著美聯儲放緩加息之路已較為堅決。
? 其次,放緩加息不代表暫停加息,貨幣緊縮遠未結束。鮑威爾認為,隨著政策利率已升至4%,未來比加息的速度更為重要的是加息的高度和持久度[3]。鑒于就業與通脹數據依舊強勁,未來利率的高點將更高(go to higher),利率停留在高位的時間也將更長(high for longer)。鮑威爾也反復強調,加息步伐的放緩不應該被視為美聯儲即將完成加息的信號,“現在考慮或討論暫停加息是非常不成熟的[4]”。這些表述被市場解讀為更為鷹派的信號,美聯儲雖有計劃放緩加息步伐,但加息的“戰線”卻被拉長了。貨幣緊縮從“大干快上”轉為“小步快跑”,對風險資產來說似乎也并非好事。
? 第三,產出缺口被低估,合意的利率高點或在5%左右。根據泰勒法則(Taylor rule),目標政策利率不僅取決于通脹的偏離度,也受產出缺口影響。所謂產出缺口,就是實際需求與潛在產出之間的缺口,產出缺口越高,目標利率也越高。疫情以來美國經濟遭受了一連串供給沖擊,特別是勞動力供給收縮,直到現在還依舊存在。這或意味著經濟潛在產出已經下降,產出缺口被低估,對貨幣的含義是,此前預計的目標利率也被低估了。正如鮑威爾所說,“自上次會議以來的數據表明,利率終點水平將高于先前的預期[5]”。在9月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官員們對2023年利率高點的預期中值為4.6%,我們估計當前美聯儲合意的目標利率水平或在5%左右。
? 第四,放緩加息也并非沒有風險,美聯儲自己或成波動的來源。議息會議結束后美股三大股指大跌,美債收益率普遍上行。我們認為資產價格的表現除了反映貨幣緊縮遠未結束外,還蘊藏了市場對美聯儲政策決策的不信任。過去兩年美聯儲誤判通脹已對其信譽帶來損害,如今在通脹依舊很高的情況下計劃放緩加息,不由讓人想起上世紀70年代美聯儲所犯過的錯(詳情參見《加息啟示錄:1973 的滯脹困局》和《加息啟示錄:1980的沃爾克時刻》)。不可否認,當前美聯儲并沒有停止加息的意思,但其表露出來的對貨幣政策“滯后性風險”的擔憂很容易讓人覺得美聯儲在抗通脹和穩增長之間開始向后者傾斜,而這正是最危險的地方。從現在到12月14日的議息會議還有一段時間,期間市場還將得到兩份非農就業和兩份CPI通脹數據,如果數據表明通脹韌性依舊很強,或將引發市場對美聯儲的質疑,資產價格也將面臨更大波動。
責任編輯:郭建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