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牛市啟動!如何跟進大反彈?破凈股、地產股、消費股……買什么?【一鍵告訴你(八五折優惠,速搶!)】
轉自:中國金融雜志
編者按: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金融業始終堅持金融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金融系統砥礪前行、銳意進取,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本刊特別策劃“新中國的金融事業”專題,約請業內人士和專家從不同維度回顧金融業發展歷程、展現金融業發展成效、講述金融業發展故事,以期生動呈現新中國金融事業發展概貌。
作者|戴相龍「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
文章|《中國金融》2024年第19期
1996年8月22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五項任務。為了加強對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組織領導,國務院決定成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任組長。從1996年8月到2002年末,我擔任這個部際協調小組組長。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曲折道路
成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1993年12月,國務院決定組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由其承擔國家糧棉油儲備和農副產品合同收購、農業開發等業務中的政策性貸款,代理財政支農資金的撥付和監督使用。1998年3月,國務院決定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主要集中精力加強對糧棉油收購資金的封閉管理。2014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制定實施“兩輪驅動”業務發展戰略,重點支持糧棉油收儲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把中國農業銀行辦成真正的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的改革實現了三項突破。一是法人結構從原來設想的集團制確定為繼續實行總分行制,按照“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的總體方案進行股份制改革。二是處理好商業化改革和堅持為“三農”服務的關系,成立“三農金融事業部”,承辦縣域涉農貸款和縣以上分行涉農貸款,財政部對其實行稅收優惠政策(2018年取消),中國人民銀行對其存款準備金上存比例給予優惠。三是及時處置大量壞賬和籌集足夠的資本。對壞賬設立共管賬戶,用后來的利潤逐步沖銷。由匯金公司向中國農業銀行注資1300億元人民幣等值美元。經過八年的努力,到2010年7月,中國農業銀行改革成為一家上市的大型商業銀行。
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改革是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中最艱難的部分,改革道路最為曲折。我國長期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般都是小農戶經營,需要發展農民合作社和為其服務的合作金融。因此,在很長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都提出堅持把農村信用社改成合作金融,這是正確的。這里提出的“合作金融”并非按“原教旨”合作金融管理。我國農村信用社一直可以在農村為非社員辦理存貸款業務,只是強調主要為社員服務。1997年2月國務院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部際協調小組召開全國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會議,1999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全國農村信用社工作會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在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改革中,把改進服務和加強對“三農”的金融服務放在首位。中國人民銀行在江西省婺源縣進行農村信用社為農戶發放信用貸款的試點并在全國推廣。農村信用社根據農戶經濟實力和信用,核發一定額度貸款證,農戶在限額內隨時可獲得貸款。從1996年到2002年,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年均增長14%以上。但是把農村信用社改為合作金融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一是農村信用社發展背離合作制已經很久很遠。從新中國成立到1958年前,農村信用社基本實行合作制,此后很長時期農村信用社被定位為“集體所有制金融企業”。根據《國務院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農村信用社對本社社員的貸款要占全部貸款金額50%以上的要求實際無法做到。整個農村信用社系統資不抵債,無法通過向農民吸收數千億元股金使其回歸合作金融。二是對農村信用社的分類改革推進較晚,沒有培育幾個或十多個改革基本成功的典型,社會上看不到能把現有農村信用社改為合作金融的希望。三是有關政策不配套,相關部門將農村信用社視同為一般工商企業進行管理,使農村信用社難以體現合作性質。四是農村信用社監管機構幾次更換,影響到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連貫性。
早在1996年,國務院就提出,已經商業化經營的農村信用社經整頓后可合并組建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的性質是股份制商業銀行。2000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親自帶隊到江蘇省考察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情況,最終決定在江蘇省啟動把縣(市)聯社和鄉(鎮)農村信用社合并為一個法人的改革試點。2001年末,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江蘇省張家港、常熟、江陰成立全國首批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2002年,第二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農村信用社改革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2003年,國務院發布《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提出在產權制度改革的同時,因地制宜確定信用社的組織形式,包括組建股份制銀行機構等。全國掀起把農村信用社改為農村商業銀行的高潮。把已經商業化經營的農村信用社改革為農村商業銀行,是我國農村信用社改革最終合理的選擇。
整頓和關閉農村合作基金會。農村合作基金會是在1979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背景下產生的。1993年,《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農村合作基金會不屬于金融機構,不得辦理存、貸款業務,要真正辦成社區內的資金互助組織。但是許多農村合作基金會違規吸收公眾存款,支持發展鄉鎮企業,資金被鄉鎮政府用于非生產性支出,造成嚴重資不抵債,許多縣鄉發生存款擠兌事件,影響到農村穩定。面對這種情況,1997年中央提出,農村合作基金會不必單設,符合條件的并入農村信用社,對資不抵債、不能支付到期債務的清盤關閉。
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試點。《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出臺后農村合作社蓬勃發展,需要有合作金融為其服務。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提出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新型農村合作金融有兩類,一是由農民設立資金互助社,二是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開展資金互助。2015年,經國務院批準,山東省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互助業務試點,信用互助業務試點堅持社員制、封閉性、民主管理原則,不吸儲放貸,不支付固定回報,不以盈利為目的。2019年到2021年春,我帶隊到六個省的7個縣對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試點進行調研。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在試點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總的來看,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試點步履艱難。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豐碩成果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建成以農村商業銀行為主力、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為骨干、其他多種金融機構參與的新型農村金融體系,提高了農村金融服務水平,促進了貿工農綜合發展,推動了城鄉一體化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堅守農業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定位,加大對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中國農業銀行在加強對“三農”服務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各項商業銀行業務。根據《銀行家》雜志公布的數據,按一級資本排名,2023年中國農業銀行已列全球十大銀行第三位。部分農村信用社發展成為農村商業銀行,展現了活力。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試點也取得了一定經驗。
農村金融支持“三農”的力度不斷加大。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末,全國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達到56.6萬億元,同比增長14.9%。其中,我國農村(縣及縣以下)貸款余額為47.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5.2%。主要農村金融機構(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9.36萬億元。截至2023年末,國內農業保險經營機構有近40家,農業保險費達到1430億元,比上年增長17.3%。
農村金融機構經營管理水平顯著提高。1995年末全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率為30.4%,虧損85億元。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2023年末全國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3.34%,凈利潤為2388億元。
農村金融事業的發展不僅推動了“三農”發展,也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我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從1995年的11365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9755億元,年均增長7.66%。1995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578元,2023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691元,年均增長9.81%。
農村金融要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再立新功
首先,要認真學習近幾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明確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在“三農”發展的不同時期,農村金融有不同的功能和使命。可以從以下方面推進完善農村金融體系:一是建議制定“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條例”;二是增強中國農業銀行的綜合服務功能,將其打造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銀行集團;三是完善農村商業銀行兩級體制,建議由市(縣)農村商業銀行入股組建省農村商業銀行;四是對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試點經驗進行客觀總結,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農業和農村仍需發展現代合作經濟,建議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合作管理條例”,促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發展;五是建議成立中國農業保險公司;六是增強對農民的財富管理服務功能。
其次,要轉變農村金融服務理念。不僅要實現貸款“放得出、收得回”,還要增加農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其他涉農主體使用貸款的“純收益”;不僅要支持提升農產品生產質效,還要支持農產品加工、助力涉農主體增加來自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的收入;不僅要支持農業生產,還要支持農村小城鎮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不僅要支持農村經濟發展,還要支持農村生態建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再次,要跟蹤了解農村金融服務對象發展情況與需求,為其提供長久有效支持。例如,根據農業農村部官網的披露,到2024年3月,已納入全國家庭農場名錄系統的家庭農場有近400萬個,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219.7萬家。農村金融機構要全面加強對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的金融服務,支持培育農產品加工合作社,促進農民增收。再如,針對農村綠色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求,強化對農村生態建設的金融服務,更好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最后,要有效防范化解風險,促進縣(市)農村金融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 張黎黎)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