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后WTO時期中國金融開放路線圖(3)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6:41 第一財經日報
路線圖之四:儲備管理 今年將是中國連續第三年單年儲備增量超過2000億美元。因此,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勢頭有增無減。簡單地推斷,在2008年二季度外匯儲備將超過1.5萬億美元,在2010年底則將突破2萬億美元。 那么,未來外匯儲備管理的線路圖何在?一是要界定適度儲備規模。一些研究認為,到去年底,中國的適度外匯儲備大致在6300億~7000億美元之間,基本平衡略有盈余的儲備動態增長應當控制在每年GDP的2%左右。二是要創新富余儲備管理機制。超出適度儲備以外的外匯儲備可以被稱為富余儲備。要讓這些儲備在引進戰略物資、技術、人才以及國有金融機構改制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三是一定要形成外匯儲備的安全預警機制。 目前看來,該機制至少應當考慮對應于以下八大因素:3個月的進口規模、100%的短期外債、25%的中長期外債、25%的外國在華直接投資余額、100%的外國在華證券投資、100%的外商投資企業在華已實現而未匯出的利潤、25%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50%的央行票據余額。 路線圖之五: 貨幣政策獨立性 在匯率改革方面,需要更靈活的政策區間以及更寬裕的一級做市商定價權;在金融混業監管和儲備戰略制定方面,可能會浮現一個金融“超級監管者”;境內居民人民幣業務的漸次開放,使得外資銀行在華經營需要被納入一個更注重國家金融安全的框架。這些可能都隱含著貨幣政策獨立性進一步削弱、貨幣政策決策和執行向更高行政級別轉移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甚至目前央行一邊在結售匯市場釋放基礎貨幣以沖銷過剩外匯,一邊在銀行間市場上釋放央行票據以沖銷基礎貨幣的執行過程,難度也在日益加大。難度之一是央行資產的日益外幣化和負債本幣化,使得央行承受貨幣錯配風險;難度之二是不斷膨脹的央行票據。 在后WTO時期,金融競爭格局的重塑、日益市場化的銀行體系、本外幣政策之間錯綜復雜的相互牽制,決定了這一階段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將遭遇相當嚴峻的考驗。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