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報道,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7月19日上午在“2014·上海新金融年會暨互聯網金融外灘峰會”上表示,在充分肯定互聯網金融提高效率、提升用戶便捷性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互聯網金融存在的潛在風險。他羅列了以下幾類潛在風險:
第一,流動性風險。近年來,“第三方支付加基金類”的產品不斷涌現,比如余額寶[微博],但當中也蘊藏著期限錯配的風險,也蘊藏著貨幣市場波動、出現投資者大量贖回的風險。2008年9月,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貨幣市場基金(The Reserve Primary)因披露其持有雷曼兄弟的債券,股價低至1美元以下,導致投資者贖回的需求大量增加;
第二,信用風險。由于網上“刷信用”、“改評價”的行為仍然存在,網絡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會受到影響。另外,部門互聯網平臺缺乏長期的數據積累,風險計量模型的科學性也有待驗證。所以,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信息不對稱依舊存在。2013年,活躍的P2P平臺超過350家,全年累計交易額超過600億元,但也發生了部分平臺卷款跑路的風險事件;
第三,聲譽風險。部分互聯網機構用所謂的“預期高收益”來吸引消費者,推出高收益、實則也有風險的產品,但卻不如實揭露風險,甚至誤導消費者,一旦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率”,極可能引發媒體關注和風險事件;
第四,信息泄露風險;ヂ摼W金融的一大基礎,是在大數據基礎上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對客戶行為進行分析,但同時也對客戶信息和交易記錄的保護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一些交易平臺并未建立保護客戶信息的完善機制。2014年1月,韓國爆出大規?蛻粜畔⑿孤冻舐。根據韓國檢察院公布的數據,供約1.04億條客戶信息被泄露,涉及用戶1500萬,約占韓國人口三分之一。另外,美國《消費者報告》調查顯示,2013年,每7個美國人就有1個人信息被竊取,涉及用戶4500萬人,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56%;
第五, 技術安全風險(IT系統安全風險)。2007年開始,美國國家安全局開始實施了一項絕密級電子監聽計劃,稱之為“棱鏡計劃”。該計劃的曝光,是一次網絡安全問題的大揭露,給世界各國的技術安全敲響了警鐘。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