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左希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開啟了我國銀行業科學發展的輝煌篇章,中國金融業取得了這場“輸不起的改革”的勝利,并以此為起點,走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市場化改革道路,顯示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和創新性,有力支持了中國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加入世貿組織為中國銀行業提供了更大的舞臺,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中國銀行業在加入世貿組織前后經歷了哪些變化?立足新發展階段,銀行業又該如何相機而變,爭取更大成就?帶著這些問題,《金融時報》記者于近日專訪了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
《金融時報》記者:20世紀90年代,巨額不良貸款對中國銀行業、金融業運行構成嚴重威脅,這也被認為是國有銀行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時的中國銀行業面臨哪些困境?
溫彬:由于對國有銀行經營效率和質量的擔心,20世紀90年代末,對于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代表的銀行業能否在加入世貿組織后經受住外資銀行的挑戰,成為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彼時,由于國有銀行不良資產壓力大,抗風險能力弱;沒有建立完善的資本金補充機制;機構臃腫,人員規模大,但高層次人才缺乏;員工待遇、人員培訓等方面沒有優勢;仍然承擔較多的政策性、社會性服務功能,因此具有“改制、改革、改變”三方面的迫切需求。銀行業發展面臨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銀行業具備了深化改革和市場化發展的制度環境。改革開放20年,我國經濟社會制度沿著市場化方向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取得突破。實施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推進現代金融制度,實現銀行業轉型在理論和制度層面逐步具備了條件。在加入世貿組織過程中及加入后,銀行業的市場化發展成為自上而下的普遍共識和急迫要求,國家層面推動銀行業轉向市場化發展的改革舉措呼之欲出,需要政府、銀行、市場等層面及時做好準備。
第二,銀行業深化改革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20世紀90年代末,盡管我國銀行業改革成績巨大,國有商業銀行逐步形成各自優勢,但發展仍不平衡,矛盾問題比較突出,除體制機制和不良資產包袱等問題外,還有來自外資銀行、風險管理、金融創新等方面的挑戰。并且,銀行業發展也面臨流動性過剩、盈利壓力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渠道有限、社會誠信意識淡薄等新的外部問題和壓力。
第三,銀行業監管面臨新的情況和挑戰。1997年12月,世貿組織成員國通過《金融服務自由化多邊協議》,意味著我國將會在加入世貿組織后,批準成立一些外資金融機構,允許其在限定范圍內依照我國法律法規,為我國境內企業提供一定的銀行服務,這給我國銀行監管體系帶來很大挑戰。
《金融時報》記者:如今,中國銀行業整體實力大幅提升,資本實力、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益不斷提高,內部風險管理能力也持續增強。從困境中突圍,中國銀行業采取了哪些措施?
溫彬: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內銀行業充分利用短暫、寶貴的5年“過渡期”,加快改革,苦練內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核心競爭力,應對新的挑戰。
一是深化股份制改革。銀行業堅持改革與管理、發展并重,普遍開展了體制機制改革,向股份制轉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建立健全現代公司治理機制。圍繞“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與效益良好”的原則和要求,深入改革,深耕細作。同時,積極應對外資銀行競爭,以主要經營管理指標達到國際水準、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銀行為目標,改革體制機制、加快業務創新、提升員工綜合素質,主動擁抱“國際化”,銀行業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高。
二是完善內控機制。銀行業圍繞以轉變經營機制為核心,以資產質量為中心,建立健全問責機制,防止違規經營和不良資產反彈。建立巡視制度,拓寬監督渠道;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建立以風險評估為基礎的稽核工作體系;進一步強化稽核質量控制;全面提高監察稽核科技含量;建立商業銀行稽核工作的自我評價體系;構建監察稽核信息管理框架;強化專業管理,提高人員素質等。通過完善內控機制建設,銀行經營業績顯著提高,主要表現為資產質量上升、盈利能力增強、不良貸款率下降,與此同時,也進一步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
三是完善風控體系。銀行業按照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機制的基本要求和借鑒現代銀行管理經驗,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其核心內容是全面風險管理和全員風險管理,該體系能夠將風險管理覆蓋到銀行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名員工,時時處處關注風險、控制風險。逐步確立“大風險管理”戰略定位,在風險管理架構上,逐步從單純的信貸風險管理機構逐步過渡到全面的風險管理機構。
四是整合內部機構和流程。借鑒國際經驗,銀行業按照集約化經營原則,優化組織結構,推進實現機構扁平化和營運集中管理,并通過設立完善機構設置,提升區域服務跟蹤和市場聯動的整體能力;以業務垂直管理為方向,進行業務流程改造,建立戰略業務單元組織架構,推進實現核心業務的垂直化管理。
五是加強信息科技建設。銀行業吸收國內外金融業務和技術發展的優秀成果,確定信息科技發展戰略,從應用架構、基礎設施架構、信息科技治理架構及安全架構方面全面規劃和操作實施,充分發揮信息科技在提高銀行核心競爭力中的重要作用。在加入世貿組織幾年后,主要股份制商業銀行基本實現了管理支持系統的信息化。
六是深化人力資源改革。銀行業按照現代銀行制度的要求,結合銀行的實際情況,建立職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培育與使用相結合的市場化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和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同時,重視人才引進,優化和調整內部人才結構,加大培訓開發力度,加快各類優秀人才培養步伐,不斷提高全員素質。
《金融時報》記者:今年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20周年,在過去20年里,我國從未停下開放的腳步和改革的進程。在當前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背景下,商業銀行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未來銀行業的發展應該強化哪些方面,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溫彬:未來,銀行業應主要強化三個能力。一是要強化服務雙循環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加快重塑,國際大宗商品供應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這些問題的背后都離不開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國內銀行業在發展中,要注重強化金融服務雙循環的能力。充分運用銀團貸款、股權融資、出口信貸、項目融資等方式,助力實體企業發展;加強與跨境金融機構的協調與對接,為國內企業走出去提供多元化、多層次金融服務;根據我國的跨國公司業務布局變化,做好資金的歸集服務,有效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推動跨境投資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促進跨境貿易新業態發展。
二是要強化系統性風險防范能力。目前,全球金融體系風險水平處在上升階段,國際金融監管環境有可能“轉向”,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等造成的“輸入性風險”勢頭不減,國內銀行在不良資產處置和風險化解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不利問題。面對這些情況,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風險傳染的復雜性、快速性和嚴重性,將防范系統性風險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強化風險的識別、監測、預警和處置,建立完善預防機制,特別是對于掛鉤國際金融市場標的的產品和業務,建立健全完善、動態的風險監測機制。
三是強化數字化經營發展能力。數字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各國均高度重視培育數字經濟,加快數字化轉型。國內銀行在數字化經營發展方面目前具有優勢,要把這種優勢繼續保持和擴大。加快數字化轉型既是銀行業發展的基本趨向,也是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銀行業要堅守“以客戶為中心”原則,服務好本地與跨境客群金融服務需求;學習借鑒開放包容的互聯網思維,持續鞏固夯實金融科技能力;加強與外部機構的聯合創新,加快構筑多維度、無邊界的金融科技新生態。
同時,需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業務轉型。我國銀行業發展一直以“資產驅動”為主,“負債驅動”模式仍未占主流。隨著數字化經濟發展,輕資本業務的盈利能力將成為銀行競爭的重要領域,銀行的比較優勢將加快從資金規模轉向金融服務綜合供給能力。為此,要注意在業務方面的轉型和調整。
二是客戶結構。體現在對公業務中的小微企業客戶數占比提高,零售業務中的老年客群服務需求更加明顯。在此過程中,如何有效應對客戶結構變化對銀行盈利帶來的影響,值得深入研究。
三是風控壓力。我國銀行業當前的經營形勢和面臨的風險環境,與加入世貿組織前后時期不可同日而語。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對銀行個體風險的影響更加直接,風險在衍生品等中介作用下傳染性更強,各國對數字化轉型、綠色發展等領域中的風險也仍沒有全面和系統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要高度關注各類可能的風險因素,更加審慎防范風險的“螻蟻之穴”。
責任編輯:潘翹楚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