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信用卡 離賺錢有多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16:11 《IT經理世界》

  中國信用卡市場“速成”的代價,就是現在大家誰都賺不到錢。

  信用卡,離賺錢有多遠?

  王艷華/文

  揚的家住在北京西五環一個較新的社區里,樓下的超市是她日常消費停留最多的場所。五一假期中的一天,她忽然發現超市旁邊的小賣部門口多了塊立著的牌子,上面寫著:“代辦XX銀行信用卡,有禮品贈送。”牌子旁邊擺著玩具小熊、鬧鐘等小禮品。

  在店前擺這個攤位的正是店主的女婿,他是銀行信用卡中心的營銷人員。因為每個月發60張卡的硬任務,上班時間他本人在離店不遠的沃爾瑪超市里與同事一起設長臺促銷,另一方面在自己家店面門口豎這個小牌子,留下聯系方式,萬一有人對辦卡感興趣了,他甚至可以“上門服務”,以此增加一條銷售渠道。

  感到發卡壓力的已經不是一家銀行的銷售人員。地鐵站里、百貨商場、超市甚至鬧市區的大馬路上,發卡促銷人員的吆喝聲一浪高過一浪,隨處可見“辦某某銀行信用卡贈送多重好禮”的紅色大條幅。業內人士戲稱此為“掃樓”發卡之后的“掃街”發卡;不僅如此, 信用卡申請的程序也越來越簡化,以前還會需要復印機復印各種身份證明,如今在大街上,發卡人員用

數碼相機一拍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在中國信用卡市場跑馬圈地白熱化的時代,發卡量竄升的勢頭比股指更加強勁。最新出爐的首屆中國信用卡調查報告預測,今年年底我國信用卡發行量將突破6000萬張。而5年前中國信用卡剛剛開始規模發展的時候,這個數字只有155萬張。

  燒錢不賺錢

  增長呈幾何級的發卡量背后,是發卡行大量的投入。以營銷費用為例,興業銀行在推廣雙幣種信用卡時,一旦申請人申卡成功,并在30天內消費99元,除免年費外,還可以獲贈價值200多元的小家電禮品,比如電熨斗或者吸塵器;浦發銀行的一次金卡促銷活動,還吸引了其他行的工作人員前來辦卡,誘惑大家的是浦發銀行提供的價值1000元的飛利浦HI-FI音響一套,要求只是申請金卡成功后,在一個月內刷卡滿三次即可

  銀行將賭注下在信用卡必定會掙錢的明天,一投幾億元連眼都不眨一下。然而,銀行投入還不僅僅是錢本身,隨著投入成本的增加,累計更多的是風險——這個在金融產業重要性最高的詞。比如某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在發卡之初,申請人比較全面的個人財產收入和個人信用資料證明都要求被提供;但幾個月后,不足萬張的發卡量卻讓其左右為難。最后,隨著發卡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不得不以犧牲“風險控制”來降低信用卡申請難度。

  不僅僅是商業銀行征信體系的缺乏,由于信用卡貸款利率的管制,各家銀行紛紛通過提高透支額、降低提現手續費、免年費等方式來打“價格戰”的方法,也從根本上積累了風險。比如,取現手續費從3%下降到1%,甚至有銀行提出免手續費;透支額度從5萬元上升到10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大大超過了《銀行管理條例》中的5萬元上限。銀行在促銷行為的背后,實際上是在以降低消費者透支門檻來刺激刷卡消費,為消費者過渡透支埋下隱患。

  2007年3月11日,銀監會下發通知,嚴禁銀行盲目發卡,要求商業銀行加強風險管理。但市場鋪開的發卡競爭勢頭依然有增無減,投入也越來越大:今天你送護腕小豬,明天我就用高檔自行車誘惑消費者;此家的積分是20元換一分,彼家立即優惠為1元一個積分;A行刷6筆免年費,B行立即刷5筆就全免;你的白金卡保險是10萬元,我緊隨其后就推保險,而且保額是15萬元

  在這些現實與潛在的投入背后,一個問題開始變得越來越明顯,那就是中國的信用卡能否真的讓這些銀行獲得足夠的回報?

  在經營良好的國外發卡行,銀行卡業務占該行收入的比例,處于20%~40%之間;銀行卡業務及其關聯業務產生的純利潤約占全行利潤的30%左右。但在中國內地,銀行卡業務收入占本行收入的比例一般在2%~6%的水平。由于無法準確計算信用卡業務利潤,按常規測算,其利潤貢獻度自然也在上述收入貢獻度以下。

  實際上,除了2005年廣發銀行、招商銀行先后稱自己已經跨過盈虧平衡點外,很少有銀行能夠站出來大聲說自己在信用卡業務上開始賺錢了。就算是四大行之中的建設銀行也只是在采訪中表示“今年能持平。”

  信用卡怎么賺錢

  在市場成熟的美國,信用卡已經發展了整整40年。有兩種信用卡盈利模式堪稱經典:MBNA(美國美信銀行 )模式與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模式。

  MBNA被稱為信用卡貸款領域的后起之秀。這家在上世紀80年代才成立的新興銀行,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超越了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歷史悠久的綜合性銀行,成為僅次于花旗集團的全美第二大信用卡貸款銀行。

  它的盈利模式堪稱信用卡的傳統經營模式:以利差收益為主——也就是說從信用卡的貸款功能上賺錢。作為一家專業化的信用卡銀行,MBNA將自己的目標客戶鎖定為具有較高信用素質和消費潛力的專業化人士。它的營銷目標永遠是:如何讓持卡人增加每一張卡的透支額度,不斷透支,然后通過循環利息獲取收益。

  與MBNA不同,美國運通是從信用卡的消費功能上賺錢——它選擇了不從消費者口袋里拿錢,而從上游商戶的口袋里要回傭。在美國運通的手里有很多簽約商戶,它能通過規模化的發卡量和大量客戶消費信息,為商戶提供有針對性的促銷渠道,運通再從它們手里拿到消費返點。資料顯示,美國運通的刷卡額平均返點率在2.6%左右,即每100美元消費,運通就能拿到2.6美元返點。2005年,運通卡已經成為全球刷卡額最大的信用卡銀行。

  利差和商戶返點雖然是兩個最主要的收入模式,但是信用卡在國外還有一個普遍的收入來源——年費。實際上,年費模式雖然曾經是銀行信用卡收入的主要來源,但今天比重已經變得很小了。

  據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課題組的一份研究顯示,在信用卡業務發展的初期,年費和商戶回傭收入占據主體;而當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資產業務形成的利息收入逐步上升。比如,在信用卡產品發展成熟的美國,在發展初期,其利息收入占到信用卡整個盈利的25%, 商戶回傭占到30%,年費及其他收入占到另外的45%;而在市場發展成熟的今天,資產業務已經成為美國信用卡盈利的主要來源,其利息收入占到70%,商戶回傭和其他收入各占15%。

  在中國,做信用卡似乎也離不開這三個最基本的盈利點,但中國的情況與國外卻完全不同。從信用卡產品本身的生命周期來看,業內普遍認可信用卡在中國的發展才剛剛從成長期走入成熟期,但是有意思的是,國外信用卡無論是成長期還是成熟期的收入模式,似乎在中國都不適用。

  跑馬圈地的代價

  在規模和效益之間,今天國內的大部分銀行將規模擺在了首位,過去幾年信用卡發卡量的暴漲就是“跑馬圈地”的直接體現。而這種“速成”的代價使得原本在這個階段可行的收入模式一概失效。

  首先,為了更多地吸引持卡者,靠年費創造收入只能是銀行的夢想了。目前,在各家銀行信用卡產品中,只有白金卡和部分專門卡能收取到1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年費。大部分銀行選擇了以免年費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拿著一張不存錢就能消費的卡片。以招商銀行為例,其 2006年年報顯示,它的年費收入為6015萬元,占其整個信用卡非利息收入的8%。由于公開資料無法顯示其信用卡業務的全部收入,但年費收入在招行整體信用卡收入中,肯定占比更低。這顯然與國外信用卡發展初期年費收入為主體收入模式不同。

  與此同時,為了讓自己的信用卡消費起來“更好用”,銀行從商戶處獲得的回傭比例在中國市場也是一降再降。商家和發卡行總在回傭上玩著“高低杠”的游戲,在經過長久博弈之后,從2005年起,酒店和餐飲業務回傭率從3%下降至2.2%,零售業則從0.8%下降至0.5%。麥肯錫的調查表明,中國目前的商戶回傭率與歐美相比整整低了30%~50%。

  而被催熟的中國信用卡市場上,成熟市場的盈利點——利差收入也變成了空中樓閣。畢竟中國進入消費經濟的時間還不長,老百姓量入為出的消費心理決定了借貸消費還沒有成為普遍習慣。從招商銀行當年推行的“關聯卡自動還款”業務在信用卡用戶中極高的采用率可以看出,國內絕大多數信用卡用戶并不是把信用卡當作“提前消費的工具”,而僅僅是“消費支付的工具”。實際上,一分錢的透支利息他們也不愿意多掏。在這個層面上,信用卡與借記卡沒什么差別。

  麥肯錫的數據表明,在中國僅有14%的持卡者使用循環信用。屈指可數的循環信用使用者和在免息期前定時還錢的貸款者,自然直接決定了信用卡利差盈利模式雖然存在,但規模太小根本無法支撐盈利。

  顯然,規模可以被迅速撐大,但是市場卻很難被馬上催熟。這也讓這場信用卡豪賭的賭注越堆越高,因為銀行們都知道這是場少數人才能贏的賭博。他們希望圈到更大的地盤(發卡量)做籌碼,這樣以后才可以翻本撈回來。

  “未來,國內信用卡的收入,基本上就是來自于商戶回傭和循環信用。” 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趙宇梓說道。“但是商戶回傭這一塊,銀行要先提供資金成本,畢竟持卡人是先消費、后還款,如果再扣掉相應的積分、獎勵,再加上各種營銷促銷費用,銀行可賺的利潤就不多了。”

  趙宇梓認為,最后銀行的信用卡是否盈利,仍取決于貸款利息收入。按照國外70%~80%的標準衡量,如果這一塊很小,自然就很難說信用卡盈利了。“現在說自己(的信用卡)盈利,那還真需要點勇氣。”他如此笑言。

  不過從前景來看,信用卡是一個令人無法放棄的肥肉。據麥肯錫公司預測,中國的零售信貸市場將呈指數增長,僅信用卡帶來的信貸,2013年的利潤就將達到130億~140億元,成為僅次于個人住房貸款的第二大零售信貸產品,中國信用卡業務必將成為整個銀行業的核心業務和主要利潤來源之一。

  銀行想賺信用卡的錢,顯然得等到規模效應發揮作用的那一天。不過今天發卡的27家銀行與機構,顯然不會都成為最后的贏家。-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