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作家越來越職業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4日 07:10 財經時報
張頤武 近兩年,成名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作家紛紛推出了作品。連許久沒有推出新作的作家余華也在2005年推出《兄弟》,莫言推出《生死疲勞》,張煒出版《刺猬歌》,蘇童、葉兆言、李銳更是受國外出版社委托,重敘經典。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作家好像在近年來了一次集體大爆發。 但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文學已經不能再吸引所有大眾的目光。不過在市場的慢慢退縮中,每個作家保留了自己的讀者群。像莫言,每部作品出版時仍然可以印到十萬冊左右,那是他的故定讀者群,王安憶也是。如今他們每隔一兩年都會按時推出自己的作品,這完全是一個職業作家的路子了——有自己的讀者群,定時穩定地推出作品。 雖然作家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受關注,但是他們創作水平的提高也是顯而易見的。像王安憶、莫言、張煒,他們一直在進步。余華在考慮轉型,還在搖擺期,他的《兄弟》在2005年推出,現在完全沒了動靜,沒有人再去討論這部作品了。王朔呢,他是完全改變了自己。他以前是諷刺正統,那些作品都是對現實不屑的,現在卻變成了哲人,開始思考起現實來,很明顯,《我的千歲寒》這本新書的對象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些讀者。他挑戰自己,也挑戰了讀者和這個現實的生活。 八十年代的時候,很多作家憑借在文學雜志上發表一部短篇小說或者中篇小說就可以名聲大振,現在文學雜志的影響力漸漸降低,作家靠一部短篇或者中篇出名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了。 如今進入了一個出版強勢的時代,作家成名的方式轉成了圖書出版。像郭敬明、韓寒他們,都是靠在出版社出版了長篇小說之后出名的。相對文學雜志,出版社看一部小說能否出版,更多是從市場角度來看的,因此,那些原本入不了文學雜志編輯眼的小說作家又找到了另外一個出路——出版社。而且后者的影響力慢慢超過了文學雜志。相比文學雜志,出版社更像一個商業機構。 我覺得,在以后,80后作家也會進行分流,像郭敬明他們是一塊,但是仍然會有純文學的作家出現,比如張悅然就是一個,剛出道的時候,媒體喜歡把她和郭敬明并列,現在兩個人的創作方向早就不一樣了。 一個新的文學格局將會在不久的以后慢慢形成。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