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陶氏在新商業環境下能否翻越變革險峰
重大的公司變革涉及廣泛,從戰略方向調整、業務轉型,到人員團隊變化、組織架構再造以及公司文化的重構等等,這些變化皆為適應外部環境的改變。而如此復雜的變革也注定CEO們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變革的成敗取決于很多內外部因素,比如變革目標、變革時機的選擇、組織與制度保障、內外部利益的協調等等。變革過程中,公司CEO們時常會遇到難以逾越的挫折,有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就可能會讓所有努力功虧一簣。
過去幾年里,有著112年歷史的全球化工業領先企業陶氏化學公司CEO兼董事長利偉誠就一直為推動公司的整體變革而努力。去年,利偉誠遭遇了變革的生死考驗,但他堅持了下來,初步實現了既定的目標。
成功的公司變革者是幸運的,但成功絕非偶然,他們的一個共性是在遇到不可預測的挫折時能憑借“韌的戰斗”逾越障礙,最終把清晰的戰略目標執行下去,這也是陶氏這家世界500強+百年老店由“沉重的肉身”返老還童的關鍵
□ 主筆 王強
連日來的暴雨令上海潮濕而悶熱,8月5日,上海難得出現了藍天白云。午飯時間,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936號的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上海中心的餐廳里比往常熱鬧很多。老員工們發現,原本寬敞的餐廳很難找到空位。
“本周羅門哈斯的400多名員工開始入駐陶氏中心辦公了。”陶氏亞太、中東及非洲地區全球高級副總裁麥健銘向《商務周刊》解釋到。羅門哈斯在上海的辦公大樓就位于與陶氏一街之隔的對面。
這一切來之不易,尤其是對于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利偉誠(Andrew Liveris)而言,能最終收購羅門哈斯(Rohm & Haas)這家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學品生產商,為其一直推動的公司轉型戰略添加了一個重要的注腳。
半年前,利偉誠卻承受著來自內外的巨大壓力。今年1月27日,美國股票投資分析電視節目“Mad Money”主持人Jim Cramer這樣公開羞辱陶氏的CEO:“利偉誠可能是有史以來將一家公司經營得最糟糕的CEO。他的經營方向在哪里呢?是把這家公司搞垮!” Jim Cramer用嘲諷的口吻評價到,利偉誠給羅門哈斯的錢太多了,可以用overpaying(多付錢)來形容。
外界也注意到,一直是達沃斯論壇常客的利偉誠缺席了今年年初的這一商業領袖盛會。當時,利偉誠確實遭遇到了職業生涯中前所未有的困難。自利偉誠接掌這家百年化工公司,就一直試圖讓它變得更輕,其中主要的一步棋就是并購羅門哈斯。
創建于1909年的羅門哈斯在特殊材料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創新和開發方面一直處于全球業界領先地位,在電子化學品、涂料以及建筑和包裝材料等領域都具有很強的優勢。利偉誠很早就希望收購羅門哈斯創造協同增長,通過擴大特殊化學品和高新材料業務,陶氏的業務組合將向高增長、高利潤的領域轉移,促使陶氏向利潤增長型企業轉變。
但收購這樣一家領先公司需要巨額資金,去年,陶氏在宣布正式收購羅門哈斯時,曝出的總收購價格高達188億美元。為了籌劃資金,除了利用“股神”巴菲特、科威特投資局的財務支持以及花旗集團等的債務融資外,利偉誠還初步與科威特國有公司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Inc。(KPC)達成協議,雙方通過成立合資公司,陶氏將獲得95億美元的現金。
但雄心勃勃的并購開始不久,金融危機來臨,KPC撕毀了原先的合作合同,緊接著,由于資金壓力,陶氏不能按期執行收購合約,羅門哈斯一紙訴狀把陶氏告上法庭。這些意外似乎讓利偉誠的努力夭折了。
然而,后來的事實并沒有讓Cramer一語成讖,通過艱苦的努力,利偉誠沒有把這家全球最大的化學品公司搞垮,而是最終把羅門哈斯收入麾下。
事實上,自2005年以來,利偉誠推動的公司轉型計劃就承受著巨大壓力。他布下的棋局如此龐大,涉及到公司的業務調整、組織構架重構、管理模式變化以及外部客戶關系的再造。過去幾年,更加錯綜復雜的外部商業環境變得讓所有這一切更迫切,也更艱難——當然,如果變革成功,陶氏的未來也會是更大的大場面。
利偉誠的理想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操刀變革一家百年老店+世界500強,都是一件極其辛苦和冒風險的事情,但對于公司的CEO來說,又不得不頂著巨大的壓力工作。在陶氏的歷史上,因為變革失敗的CEO不是沒有,最近的例子就發生在利偉誠之前。
2000年年末,威廉·施達偉(William Stavropoulos)辭去陶氏公司CEO職位時,考慮再三后選擇為陶氏公司工作了32年的宿將邁克爾·帕克做接班人。當帕克接任公司首席執行官時,全球化工行業陷入一個嚴重的衰退期。不僅如此,陶氏化學公司那時還剛剛以116億美元收購了聯合碳化公司(Union Carbide)。這是陶氏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收購,位于密歇根州米德蘭市的陶氏公司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面對困境,帕克沒有表現出當年施達偉應對公司財務危機時的果敢和迅速。在公司發展繁盛期成長起來的帕克雖然采取了裁員措施,但在削減開支方面舉步不前,隨后,陶氏化學公司從連續7年贏利的黃金期迅速陷入連年虧損。已經當上董事長的施達偉不得不在2002年底重新坐回了自己原先的辦公室。
施達偉不得不再次尋找接班人。曾任集團業務部總裁、負責功能化學產品事業部(Performance Chemicals)的利偉誠進入了他的視線,2003年11月,利偉誠被任命為公司新任總裁兼COO。這一年,利偉誠49歲,進入陶氏已經27年。2004年末,利偉誠正式接替了施達偉的CEO職務。
按照公司的決定,除了繼續把重點放在改善公司財務業績的執行計劃方面外,利偉誠還開始負責制定陶氏的長期發展戰略和組織機構調整。
成立于1897年的陶氏化學公司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憑借強大的研發優勢,其基礎化學品業務已經確定了全球領先的地位。但到1990年代中期,陶氏化學卻處在一個十字路口,那就是陶氏一直立足的根本已經風光不再:陶氏的一些看家產品是在二戰期間聲名鵲起的,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很多高難度工藝門檻降低,全球競爭越來越激烈,基礎化工品業務受產業景氣周期影響較大,同時規模生產的邊際利潤遞減。
更令陶氏等化工巨頭頭疼的是,由于國際油價飛漲,中東的石化公司依靠廉價的上游原材料成本大舉進入基礎石化領域。2000年以后,陶氏化學的市場地位受到了重大挑戰,北美和歐洲的業務甚至出現萎縮。
為了應對外部商業環境的變化,在施達偉時代,陶氏就開始嘗試公司轉型,比如關閉低利潤的工廠,出售非核心資產,成立高利潤的功能化學品事業單元,并開始了一系列高姿態的收購活動。2001年陶氏完成對美國聯合碳化公司的購并,成為當時業內轟動一時的新聞。購并使陶氏企業規模迅速擴大,但如此大宗交易由于遭遇到基礎化學品利潤進一步降低等問題,并沒有達到最終預期。
顯然,施達偉在卸任前,陶氏并沒有實現徹底轉型。利偉誠時代的陶氏依然面臨著迫切的轉型壓力。由于上游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更加高企以及競爭的進一步加劇,陶氏曾經引以為傲的基礎化學品業務已經不再能被倚為支柱。2004—2007年,陶氏基礎化學品業務板塊的息稅前利潤就不斷下跌,從最初的16億美元下挫至2007年的8.13億美元。2008年,陶氏的基礎化學品業務總銷售額為56億美元,但息稅前利潤已經只有1500萬美元。
“我相信未來油氣的價格和原材料的價格還是會上升。”6月2日,利偉誠在出席上海陶氏中心揭幕儀式時接受本刊采訪時認為,這不但會導致未來陶氏原材料成本持續上升,進一步侵蝕利潤空間,而且還會帶來更激烈的同質化競爭。
所以,上任伊始,他就試圖讓陶氏擺脫對上游石油及天然氣等原材料的成本束縛,徹底轉變業務結構,保證高利潤增長。與此同時,伴隨著陶氏業務的轉型,利偉誠還從內部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上對陶氏進行大規模改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