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孫一枚
見到劉眾,是在一片茶香里。
柔韌的葉片在水中輕舒脈絡,而我們這期 要采訪的對象,致力于尋找、保護、開發古茶樹的劉眾 在水汽中顯得文雅而獨具氣質。見面首先奉上自己親 歷尋至、親手采制的百年古樹武夷巖茶,輕舉慢動中, 體現了一種純樸、謙和、真性的道德風范。一杯香茗, 騰空而上的熱氣,淡淡的,幽 幽 的。 復 而 咂 味,直 至 喉底回甘。于是采訪便在 這茶清氣爽中開始了。
茶旅的三個沖動
《中國商界》:你大概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古 茶樹,并行動起來的?
劉眾 :那是我到深圳工作的第四年,1996 年左 右,無意中喝到一位朋友 在武夷山九龍窠茶樹下買征服,從此也開始了征服它的歷程。那個時代,國內茶 業還沒有炒作的概念,看護大紅袍母株的黃云飛、施碎 娟夫婦還住在破舊的石頭房里,我有運氣喝到了最真 實的二代大紅袍茶,算是高起點吧。
2001 年春,我在京畿之地突遇嚴重車禍,北京醫 院靜躺六月,家人買來大疊圖書,竟也是茶書居多。那 時,我心中就有了一幅中國茶、世界茶的山水地圖,我 想,等我能站起來,一定把地圖上的小點全部走個遍。 于是,每年我都會擠出點時間,去尋找心中的圣地。
近兩年,由于身體原因,我閑養竟日,有了整塊的 時間可游山玩水,也有了完整的尋找茶樹的故事。一 邊找樹,一邊休養,此消彼漲,算是因禍得福吧。如果 要用數量比劃,尋找到并且能控制的各類古茶樹資源, 上萬棵吧。
《中國商界》:促使你找茶的沖動是什么?
劉眾 :作為一個消費者、需求者,首先我喜歡喝 茶,但是在市場上又買不到、因而喝不到好茶,所以就 決定自己去找茶,這是最原始的一個沖動。而這個沖回的一泡巖茶,從此被它動,恰好和現在講的環保或綠色是相吻合的。
第二個是尋找茶樹的過程。這是一個很創意、很享受的過程,也可稱為一個很特別的旅游方式。我在 找的過程中就會得到滿足,那種不斷出現各種不確定 性,再到滿足你的不確定性,這個過程很有趣。攀巖擊 泉,何人不樂?烹香汲味,何樂不為?我想,當初徐霞 客健步走天下,可能也有這種沖動吧。找茶,比品茶的 沖動更強烈,更持久。這個沖動也是不停的促使我堅 持下去的原因。
第三個沖動,就是分享的快樂。我找了這么多年 的茶樹,首先是滿足自己的需要,然后也和朋友們一起 交流,這種快樂和滿足要分享的,這樣才會有價值,才 會有境界。于茶而言,要靜,要清,要寂,這是獨樂樂, 但也要眾樂樂,才會有最終的和。就是在這個過程中, 我的一些朋友開始關注我了,他們喝到我的好茶,才會 發現茶原來可以這么好,因為他們在市場上是幾乎接 觸不到好茶的。
我是幸運的,有許多朋友關注,讓我對茶、對茶樹 的愛好,可以系統化、甚到有點個性化,介入更深一點, 保護更強一點。現在,深圳市社會福利基金會還擬把 茶作成慈善茶,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出力。茶為善葉, 善為茶根,這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當茶葉遇上慈 善,必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我想,不管怎樣,有一個原則是不會改變的,首先 要尋找到古茶樹,然后保護好古茶樹,在這個基礎上“喝”一點古茶樹。其實,說得政治化或者民族化些, 讓中國的好茶成為世界的分享,讓中國經濟的崛起傳 遞文化的復興,這也應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使命和 責任。這是最根本的沖動。
承載歷史的古茶樹
《中國商界》:古茶樹在我國的分布如何?
劉眾 :首先要界定什么才能稱為古茶樹。對這一 命題,目前中國學術界、產業界并沒有一個標準,我去 過一些權威的學院與研究所請教過,甚至與一些首席科學家、工程院院士也探討過,沒有人說得清,這也算 是一種不確定性吧!我個人的看法,綠茶樹,灌木型, 能上一百年就很老了,絕對的老壽星。武夷山的巖茶, 半喬木,能上兩百年,當然壽比南山。至于普洱茶樹, 喬木,沒有八百年,就不能喊爺爺。
古 茶 樹 的 世 界 分 布 主 要 在 中 國,以 長 江 流 域 為 主,跟北緯 30 度這條線有關系。這一緯度,是最適合 種茶的,從地圖上看,最北延伸到山東青島和河南信 陽,最南延伸到海南島。當然,最好的還是在長江流域, 從瀾滄江、金沙江,到錢塘江、楠溪江,從洞庭湖、鄱陽湖到太湖、西湖,從蒙頂山、神龍架到廬山、君山、括蒼山、武夷山,好的古茶樹數不勝數,但要去尋找,因為, 他們大多是在深山不知處。
在這條緯度線上,日本、韓國有茶,印度、斯里蘭 卡也有茶,到非洲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地也有茶。緯度太高太低都不行。中國茶樹的種類是世界上最豐富的, 古茶樹的分布也是最廣泛的,所以這種資源是不可替 代的資源,古茶樹本身就像文物一樣,它承載著太多的 歷史和文化。
《中國商界》:你尋找古茶樹的主要區域和目標是 什么?
劉 眾 :從 云 南、貴 州、廣 西、四 川、湖 南、湖 北、江 西、安徽、浙江、江蘇包括廣東、福建,這個區域都是我 關注的對象。國內,是我第一步關注的對象,第二步可能會到印度和日本去找。日本在唐朝的時候,就由遣 唐使或僧侶,從中國帶著茶樹回去,應該有不少的古茶 樹分布,但是絕不會像中國分布這么廣,數量這么多。 印度珠穆朗瑪峰下的大吉嶺地區,有不少古茶樹是應 該去訪、必須去訪的。
中 國 的 古 茶 樹 分 為 很 多 種,有 一 種 是 無 人 管 養 的,暫且稱為野性茶。我現在對這種茶樹最感興趣。 這些茶樹,在明、清的時候是有人管的,產權很清楚的, 隨著人口的遷徙,村莊的沒落,村子不在了,但是茶樹 還在。這樣幾百年下來,通過優勝劣汰就很自然的生 成一批優質的古茶樹了。這成為我尋找古茶樹的主要 目標之一。
最好的茶樹掌握在農民手上
《中國商界》:在目前您已經尋找到的古茶樹中, 最古老的有多少年?
劉眾 :綠茶樹最老有 600 年的,在貴州梵凈山下,僅此一棵。因為茶樹老了以后樹干很容易被蟲子蛀吃, 能長到 600 年已經很稀罕。而且,茶樹像人,需要特殊 的適合生長的環境才能長壽。武夷山的巖茶品類中, 老樅水仙茶樹較多,最老的可能接近 300 年,就跟武夷 山的山水有關。在武夷山巖茶里面,只有老樅水仙是 越老越好喝,五十年樹齡、一百年樹齡、兩百年樹齡,區 別大著呢。
像現在市場最火的大紅袍,最老的六棵母株大概 有 350 年左右,從 2007 年開始已經不采了,把當年采 的茶葉封起來放到故宮去了。現在我們喝的大紅袍是 一個大品牌,把很多茶歸到里面,說是大紅袍其實已經 不是這個品種了。
《中國商界》:您找茶的方式是什么?
劉眾 :找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書,我從網絡上 或者買一些關于茶樹的書,從這些資料里面就會鎖定 目標。歷史上貢茶的產區,一般是會有古茶樹的,但是會不會有很高大的老茶樹,就需要去尋找,更需要一點 運 氣 了。 有 很 多 老 茶 樹,被 砍 了,只 剩下樹樁,很是可惜。
鎖定完目標,就要做好案頭工作。經常,我會動用我的各種社會關系,同 學、親 戚、朋 友,然 后 是 同 學 的 同學,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少數 時 候,也 會 動 用 到 兩 品、三 品 這 樣 的 官員。總之,是削尖腦袋,見縫就鉆。 實 際 上,我 最 風 光 的 時 刻,就 是 尋找茶樹的時候,有些個人英雄主義 的味道,常常一個人,背著一個包,攔哪,這種方式最管用。為什么呢?住在農民家里是最好的,因為中國最好的茶樹掌握在農民手上,它永遠屬 于農民。所以,只有和農民交成朋友,才能找到好的茶 樹。他們會給我介紹古茶樹最真實的情況,我也會找 到我想要的東西。
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我收到的短信里面大部分 是這些茶農給我發的信息。我們關系非常好,因為我 本身比較喜歡茶,也比較懂茶,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知 識。我不僅是買他們的茶,給他們提供銷路,更多是讓 他們自己去認識茶,尊重茶。我的一些茶農兄弟,連施 肥鋤草都要向我報告,問這樣行不行,那樣行不行。一 個“農”字,學問真深。
草木之間一個人
《中國商界》:找茶的過程中,有什么挑戰與困難?
劉眾 :找茶的過程,其實充滿了危險與艱辛。這 里面有很多偶然因素,或者說你要克服很多困難,然后 才能得到需要的東西。兩年前我在江西婺源認識的一位茶農,就在尋茶的路上翻車去世了。另一位茶農,聽 說最好的茶樹開摘了,騎摩托車收新鮮葉子,路滑發生 車禍,撿回了一條命,但是,卻永遠地破相了。每每想 到他們,我就會心酸。
還有意志的比拼。比如我在湖南湘西找到一棵茶 樹,叫做黃金茶。它植于明代末期,在清代道光年間是 貢茶,產量很少,味道特別,一兩黃金一兩茶,所以叫做 黃金茶。第一次去的時候,茶農給我喝的是普通的茶, 大概是想考考吧。這正中我的下懷,一喝就知道這不 是他真正的好茶。試了四、五種,終于逼出真正的好茶。 他就帶我們去看那棵樹,那時候離采摘時間還有幾天, 氣候也不好,我必須要住下,三天三夜,等著天氣晴好。 住在這家是一種折磨,停水,沒電,也沒地方睡。 剛開始睡在閣樓上,四面都是空的,全是風,早上起來一看,一個大蜘蛛在腦門上轉。后來覺得住在上面太危險,就換到下面倉儲間,周圍掛滿了苗家臘肉,手一著什么車就上什么車,走到哪就睡到伸一把油。就是在這種環境,硬是住了三天三夜,等到了我們最想要的那一刻。
類似的故事很多,比如,在江西婺源的許多原始 森林,上山找茶的時候必須帶著鞭炮,就是怕碰到狗 熊。而且,有時候爬山需要用一整天的時間,這就需要 很好的體力和經驗。找茶的過程充滿了刺激、艱辛、挑 戰,但也充滿了樂趣和想象力。其實“茶”字,你拆分 就可以看到,是草木之間一個人,所以茶性是最接近人 性的一種植物,茶的內涵,只有依靠人的努力、人的追 求、人的理想,才能充分釋放,才能完美圓滿,才能茶人 合一、天人合一。
做一名中國茶葉的行者
《中國商界》:找茶,玩茶,或者說做茶,你想把它 做到什么程度?
劉眾 :玩茶與賣茶,其實是一對矛盾。因為,玩家手中的茶,往往量產極少,比如,湖南那棵黃金古茶樹, 把粗葉都做成茶,一年不足八兩,怎樣賣?這種茶,是 用來尋找知音的。炒作拍賣當然可以,弄個 50 克五萬 元,很容易,物以稀為貴嘛,但它不是一條善良的建議, 最終會損害古茶樹的“根”,損害茶生態。
有人會說,能否把茶葉做成奢侈品呢?很多國內 企業早開始了,四川的某種綠茶上了世界奢侈品大會, 深圳的某種紅茶上了國際航線的頭等艙,安溪的某種 茶讓英國安德魯王子驚嘆,安徽的某種茶策劃搭上歌 德堡號,來一回海上茶馬古道的復興。都不錯,起碼都 是中國優秀與傳統文化的展示與傳播。
文化與商業,如何處之?對于中國茶業來說,可 能是需要幾代人探索的宏大命題。有人說,中國的茶 葉,是最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打造世界級民族品牌的 元素,超過陶瓷、絲綢和中藥,我信。但中國目前的現 實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做茶,而且,不少日子 還過得很愜意。中國的茶品牌每省都有、每市都有、每 縣都有,但就是沒有一個全國性的品牌。也許,中國人
不允許、不需要茶業的秦始皇。我們還必須等待。
我想,讓自己與朋友喝的茶精確到一棵樹或一片 茶園,讓中國的古茶樹低調登場傳遞些許有價值的文 化歷史,讓大家能科學地飲茶品茗健康長壽,于我而 言,能做一名中國茶葉的行者,或就已足夠。其他的, 或許就是枝干上的葉,到了春天,能不發芽?步入深 冬,落又何妨?
后記 :香而不釅,醇而不醉,是茶獨有的高雅品 格。品茶,品第一口,清心養神,和氣安性 ;品第二口, 行為純正,品德高尚 ;品第三口,身心怡然,志趣高遠。 茶不僅是當今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飲品,在人類精神 生活中,更是獨具特色不可取代的文化基因。它代表 著文明,又推動著文明。我們衷心祝愿劉眾在尋茶的 道路上越走越快樂,能夠給我們帶來一縷與眾不同的 茶香。
( 劉眾 :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深圳資深媒體人,慈 善福利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