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企業的國際化生存、發展、競爭,必將成為一種常態。在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偉大征程中,做好“引進來”的文章不易,“走出去”跨國經營并取得成功更難。當前,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蔓延,許多中國企業欲“抄底海外”的呼聲較高,其激情可嘉、其勇氣可敬。但是,跨國經營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旅游交友。對于那些在本土進行經營管理尚且功力不濟的企業而言,跨國進行經營管理又談何容易,要想取得成功,需要進行多方面的內外修煉。
為了全面反映、總結和交流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取得的成就,抓住國際化經營中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國際資源的機會,防范跨國經營中的各種風險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經驗,特別是在有效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中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以促進和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和跨國經營能力的提高, 下面這組文章對于有志于在開拓國際市場、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國際資源、規避跨國經營風險、提升國際競爭能力的中國企業來說,無疑具有啟發與借鑒意義。
中國企業國際化:昨天、今天和明天
長安汽車 志在全球爭一流
發揮軍貿溢出效應 推進兵器工業國際化戰略
中國企業如何在金融危機中成功“走出去”?
入境先問俗——跨國經營的風險識別與防范
中國企業國際化:昨天、今天和明天
文 / 北京時代朗迪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張道軍 博士
以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為目的,以“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為基本思路,以“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為特點的中國企業國際化,是當代中國大型企業特別是作為共和國長子的中央企業發展主旋律之一,其進程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是一次小舞臺變成大舞臺、戰勝曲折并實現夢想的宏偉征程。如何深刻認識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歷史、現狀和未來,進而從演變軌跡中發現一般規律以指導企業國際化的具體實踐,是具有國際化戰略雄心的中國企業家必須關注、深思和求解的重大課題。
昨天
中國特色,不平凡的歷程
中華民族國際化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但是,現代意義上的中國企業國際化卻起步于1978年的“改革開放”。1979年10月成立的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可以視作中國首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其設立的目的就是把它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南巡講話和中國加入WTO,先后在全國形成新的思想解放,直接推動了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以此為主線,中國企業國際化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78年至1991年,蹣跚學步階段。在以沿海地區開放為重點的中國探索開放大背景下,國內企業國際化的種子開始萌芽。這一時期,中國企業抓住“亞洲四小龍”產業結構升級、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外轉移的機遇,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業,對國際化有了感性認識,取得了初步的國際化經驗,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一階段的國際化以“引進來”為主,進出口貿易是重頭戲,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由于外匯非常短缺導致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很小。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在國際化發展道路上的步伐較快。例如,廣東、福建和江浙地區的民營企業以極大的勇氣跨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在實力不強的時候,先是出去辦餐館,從事貿易和服務。
第二階段:1992年至2000年,發育成長階段。這一時期,中央決定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新區,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實行沿江和沿邊開放,推動了我國對外開放由沿海向內地縱深推進,進一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區域開放格局。中國企業抓住發達國家以機電產業為代表的產業轉移機遇,快速發展,對外貿易持續增長,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在國際分工序列中的地位上升。
這一階段的國際化以更大規模的“引進來”為主,進出口貿易仍然是重頭戲,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也取得了更大的成績,但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依然不大。不過,1993年后,對外投資的管理得到加強,單一部門的審批和管理發展為各部門在審批、管理和監督等方面全面分工,管理程序走向規范,分工趨于明確,體制逐步完善,政策開始配套。與第一階段有明顯區別的是,這一階段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開始“出聲音”,一些領先的中國企業如海爾集團在1998年制定并真正實施了國際化戰略,并提出了“先難后易”的進入策略,即先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取得名牌地位后,再進入發展中國家,并把使用海爾品牌作為其出口的首要前提條件。海爾的國際化探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
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登堂入室階段。2001年,《十五計劃綱要》將“走出去”與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并列為“十五”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成為WTO成員,為中國企業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全新的途徑。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實施“走出去”戰略是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鼓勵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十六大報告對中國企業國際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加速對外直接投資,逐步實現國際化經營,成為有實力的跨國企業。
這一階段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最快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也不失時機地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支持企業國際化經營。國務院各相關部門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法規和配套措施,涉及到簡化審批程序、提供資金支持、擴大進出口經營權范圍、財稅管理、外匯管理、外派人員審批、海外經營保險等,為全面實施“走出去”戰略奠定了基礎。期間,中國企業不僅順利渡過了WTO過渡期,而且競爭力大幅提升,真正開始在全球市場上登堂入室、顯露身手,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一支新生力量。其中,最靚麗的風景有三個:一是依托良好的政府資源,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在國際化舞臺上閃亮登場,成績斐然,舉世矚目。二是在國際化方面領先的中國企業如聯想、TCL、華為、海爾、海信等頻頻出手,斬獲頗豐,在國際市場上成為耀眼的明星。三是在保持“引進來”良好態勢的情況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
這一階段的另一個趨勢是中國金融機構“走出去”的力度加大,但結果是有得有失。一些重要事件有:
(1)2005年~2006年,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相繼海外整體上市,受到海外投資者的熱烈追捧,超額倍數達到78倍。但是,2008年12月31日,發生在H股市場上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境外戰略投資者紛紛拋售其所持股份的情景,到現在看來依舊驚心動魄。
(2)2007年9月29日中國投資公司在北京成立,2 000億美元資本金來源于1.55萬億元特別國債,初期所從事的外匯投資業務以境外金融組合產品為主,之后,投資30億美元購買黑石10%的無投票權股份,50億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時至今日均巨額虧損。
(3)2007年10月,中國銀行(英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對外營業。 新成立的英國子行將與倫敦分行并行運營,倫敦分行將主要從事批發業務,英國子行將全面從事個人金融和公司金融業務,并在歐洲范圍內發揮重要作用。
(4)從2006年開始,中資金融機構開始參與國際并購。至今所進行的海外跨國并購有11筆,有5筆超過10億美元,其中金額比較大的有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國開行入股巴克萊銀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海外并購基本都處于虧損狀態,包括平安在歐洲對富通的并購。
總體上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國際化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不平凡之路,特別是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淚、交了很多學費,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今天
碩果累累,仍有差距
目前,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步伐可謂鏗鏘有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中國企業的國際業務規模龐大,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中堅力量,具體表現在對外貿易、“走出去”和對外金融資產等方面。
(1)對外貿易增長迅速。2008年中國對外貿易達到2.56萬億美元。其中,出口是1.43萬億、進口是1.13萬億。至今,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已經完成了4次重大跨越。20世紀80年代實現從農產品為主向工業品為主的轉變,80年代中期實現從初級產品為主向工業制成品為主的轉變,90年代中后期實現由輕紡產品為主向機電產品為主轉變,進入新世紀以來進一步向IT等高新技術產品為主方向轉變。通過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中國企業成功實現了向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相結合的出口模式轉變。
(2)“走出去”步伐加快。據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2008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突破500億美元,達到521.5億美元,其中,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06.5億美元,占78%;金融類115億美元,占22%。截至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已經形成了粗略估計有上萬億美元規模的境外國有產權,共分布在全球172個國家和地區,境外中資企業的經營領域已從貿易、航運和餐飲等,逐步拓展到生產加工、資源開發、農業合作、研究開發和咨詢服務等眾多領域。對外投資逐步發展到綠地投資、跨國購并、股權置換、境外上市、創辦境外工業園區等多種形式。一批境外研發中心、工業園區逐步建立。
在對外承包工程方面,2008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66億美元,同比增長39.4%;新簽合同額1 046億美元,同比增長34.8%。截至2008年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累計完成營業額2 630億美元,簽訂合同額4 341億美元。
在對外勞務合作方面,2008年我國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80.6億美元,同比增長19.1%;新簽合同額75.6億美元,同比增長12.8%。全年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2.7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5.5萬人;2008年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74萬人,較上年同期減少0.3萬人。截至2008年底,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累計完成營業額559億美元;合同額599億美元;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62萬人。
在對外設計咨詢方面,2008年我國對外設計咨詢業務完成營業額4.48億美元,同比下降8.6%;新簽合同額8.88億美元,同比下降13.8%。截至2008年底,我國對外設計咨詢累計完成營業額26.7億美元,簽訂合同額46.6億美元。
在“走出去”過程中,中央企業已經成為主力軍。以對外承包工程為例,2008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排名前5位的企業有4家是中央企業,見下表。
(3)對外金融資產規模龐大。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公布的《2008年末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截至2008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29 203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23%;對外金融負債14 013億美元,增長17%;對外金融凈資產15 190億美元,增長31%。
在對外金融資產中,對外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和儲備資產分別為1 694億美元、2 519億美元、5 328億美元和19 662億美元,分別占對外金融資產的6%、9%、18%和67%。在對外金融負債中,外國來華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8 763億美元、1 612億美元和3 637億美元,分別占對外金融負債的63%、11%和26%。
其中,備受關注的儲備資產,占對外金融資產的六成以上。以美元計值,儲備資產的4個組成部分: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在基金組織中的儲備頭寸和外匯分別為169億美元、12億美元、20億美元和19 460億美元。
二是形成了一批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相結合、國際競爭力明顯的行業。例如,通過發揮勞動力等比較優勢、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我國已成為世界重要制造業基地,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內市場受制于短缺經濟的狀況,帶著“中國制造”的產品在國際市場常見常新。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已超過美國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紡織品、服裝、鞋、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連續多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國。近年來,機電產品中的手機、彩電、集裝箱、磁頭等出口也升至世界首位。在一些規模較大、行業集中度較高、有一定出口或受到政府鼓勵的行業,例如:家用電器、消費電子、計算機、電子元器件、電信設備、汽車、鋼鐵、紡織、石油天然氣等行業,中國企業獲得了比較大的成功。
三是建立了覆蓋面廣闊、多元化的國際市場布局。目前,中國企業國際化市場遍布全球各地,戰略空間大。當然,不同業務其市場布局有所不同。從貿易對象來看,歐洲、美國、日本是中國三大貿易伙伴,占我國對外貿易額的很高比重。在對外工程承包方面,從2008年營業額的地區分布情況看,亞洲289億美元,占51.1%;非洲197.5億美元,占34.9%;歐洲33億美元,占5.8%;拉丁美洲30億美元,占5.3%;北美洲、大洋洲分別占1%和1.9%。對外投資區域重點由港澳、北美向亞太、非洲、拉美、東歐等發展中國家轉移,多元化的對外經營格局正在形成。
四是涌現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世界級績效的中國跨國公司。2008年,已經有35戶中國企業(其中內地企業26戶、香港3戶、臺灣6戶),內地企業中有19家是中央企業。海爾、聯想、華為、中興、TCL、海信、萬向等研發能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高端產業領域的制造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逐步形成了國際品牌,提升了“中國制造”的品牌影響力和品牌價值。此外,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主體中,既有像中石化、中石油、中遠、中化、海爾、康佳、中建、中興、TCL等一批領軍的國有企業,也有像新希望集團、萬向集團、華為、力帆、創維等一批開拓能力強、發展勢頭猛的民營企業。民營和股份制企業已成為廣東、福建、浙江等省新批境外投資企業的主體,并正從個體分散投資向成片海外投資發展。
五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范圍和深度明顯改善,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模式。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目標已經多元化,包括開拓新市場、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獲取海外生產要素等等。在開拓市場方面,中國各個行業的利潤空間差別非常大,高度壟斷行業的企業利潤豐厚;相反,以對外開放程度較高,殘酷的國內外競爭導致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獲利空間相對較小。為了生存和更大的獲利空間,這些中國企業希望開拓更多新的國際市場,以謀求營業收入的增長及業務的突破。此外,創新是眾多中國企業家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主動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部分企業積極尋求與海外廠商的合作或直接選擇海外兼并收購來獲取技術及其他資源,以求擺脫價值鏈低端的制造者角色,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國際化研究” 課題組將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歸納為4大類22種基本模式。一家企業在不同階段會采取不同模式,亦可能同時采取多種模式。具體包括:
(1)主要為獲得市場的市場國際化戰略,10種基本模式:國內名牌自建銷售網絡走出國門,收購企業獲得海外銷售渠道,國內優勢企業先建銷售網絡、再建生產基地開拓國際市場,自建研發基地開發適合當地市場產品,國內領先企業并購重組跨國公司業務全球資源整合成為跨國公司,全球專業化的OEM制造商,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跨境服務——全球化視角下的業務拓展,外貿新做法——全球采購與銷售,應對貿易壁壘的新舉措——境外設廠。
(2)主要為獲得技術的技術國際化戰略,4種基本模式: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跨國購并獲得技術進入新領域,傳統企業通過跨國購并獲得技術提高國內市場競爭力,技術型企業境外建立研發機構不斷引進新技術和新產品,高新技術優勢企業境外建立研發機構、實行研發業務的全球化運作。
(3)主要為獲得資源的資源國際化戰略,5種基本模式:國家能源公司收購海外油氣資源滿足國內需求,國家能源公司收購海外石油公司獲取系統性資源,能源外貿企業收購海外煉油資產實現業務轉型,國內優勢資源型企業利用海外資源開拓資源所在國市場,國內優勢企業利用海外資源和國內生產能力滿足國際需求。
(4)主要為獲得國外資金的資本國際化戰略,3種基本模式:大型國企海外上市融資,民企繞道海外上市融資,新技術公司——與海外資本共成長。
此外,王輝耀先生曾經將中國企業目前“走出去”的形式總結出十大模式,具體包括:海爾安營扎寨模式、TCL品牌共享模式、聯想借船出海模式、華為技術領先農村包圍城市模式、長虹產品代理模式、中石油和中海油資源互補模式、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借雞生蛋模式、溫州星火燎原模式、對外承包工程模式、勞務合作模式。
六是在資源能源合作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為國家經濟安全提供了保證。中國企業已與30多個國家建立資源能源長期合作關系,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沙特、蘇丹、澳大利亞、印尼、安哥拉、委內瑞拉等國的大項目和中長期合作取得突破,在西歐、北非、南美、東南亞、中亞-俄羅斯等海外戰略區域建立了年產百萬噸以上的原油生產基地;鐵、銅、鋁、鉻、鋅等礦種均在境外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能力。另外,我企業在境外開展森林資源合作開發、漁業合作也取得較好成效。在資源能源合作方面,中央企業功不可沒。例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按照“立足國內,發展海外,實施國際化經營”的戰略目標,積極參與海外石油資源的開發,初步形成了中東及北非、中亞及俄羅斯、南美三大戰略區。
在看到上述成績的同時,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也存在不足,主要包括4個方面:
一是產業鏈控制力明顯不足。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是指能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源進行最佳配置的企業,而中國目前的頂級企業中無論是已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央企業如中銀、中石化,還是近年來表現搶眼的海爾、聯想、TCL和華為,他們都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在全球配置資源的程度。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供應鏈控制力明顯欠缺,多集中在附加值不高的產業鏈低端。根據IBM的研究結果,中國原始設備制造商大部分處于全球價值鏈的最底層,獲得的利潤率不足產品價值的5% ,大部分的產品利潤都被那些有較強研發能力、有品牌影響力、有核心客戶關系的外國公司收入囊中。
二是品牌建設不力。目前,中國企業仍然在低成本、低價格的層面競爭,缺乏國際級的自主品牌。世界名牌的形成既需要產品的品質保證,更需要文化的積淀。按照海爾集團張瑞敏的理解,世界名牌還指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所建立的本土化的名牌的綜合。而絕大多數跨國經營的中國企業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在國際市場上經常可以看到,同樣是一雙做工與質地差不多的皮鞋,中國品牌的可能只賣到20美元,而意大利產的就要賣200美元甚至 500美元。中國的百年品牌張裕酒味獨特,在品質上并不比法國的差,但在法國許多城市的酒廊、商場里張裕的售價只能是人家的零頭。 盡管張裕等16家中國知名企業曾于2002年共同簽署了《北京宣言》,向全國企業發出倡議:向世界名牌進軍!但客觀地說,以中國品牌的實力,要在短期內擠進相對穩定而又具排外性的世界名牌陣營絕非易事。
三是金融業務風險控制能力急需提升。中國企業參與國際金融衍生品投機遭遇折戟沉沙已經不是新聞。早在2004年,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航油在投機性石油衍生品交易損失約5.5億美元后,向當地法院申請召開債權人大會,以重組債務,其股票遭新交所停牌。2005年底發生了中國國儲局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期貨作空被套事件。2008年,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從事的燃油套期保值合約出現了重大虧損。其中,國航的損失達到77.07億元,東航的虧損也有63.53億元,上航虧損額為1.7億元。
四是經濟增加值高的新興產業,如高科技企業、創意產業、文化產業等,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明顯不足。
當然,上述問題是中國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問題。差距和不足,指明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努力方向。
明天
挑戰與機遇并存,任重而道遠
展望未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面臨機遇和挑戰,道路必將充滿坎坷,有很多坎需要跨越。特別是源于美國次貸風波的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歷史經驗表明,貿易保護主義與經濟危機如影隨形,貿易保護主義對脆弱的世界經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但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大趨勢是不可逆轉的,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在許多領域反而會增加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相對競爭優勢。只要運籌得當,精心組織,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企業仍將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大步邁進,中國企業將努力實現“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漸進推動從生產制造向研發和市場營銷環節延伸,從制造業向服務業延伸,從以綠地投資為主向綠地和并購多種投資方式并舉轉變,從國際市場競爭規則的“旁觀者”到遵守者再到參與制定者的轉變,在國際經濟協調和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強。為什么能作出這樣的判斷?除了全球化大趨勢外,從我們內部看,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中國國家戰略的需要。中國企業國際化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組成部分。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眾所周知,跨國公司已經是母國實力的象征以及母國利益的代言人。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宏曾經說過:“我的左臉是索尼,我的右臉是松下。”在他看來,索尼和松下這兩個品牌讓他在國際交往中感到非常自信。今天,判斷一國是不是世界經濟強國,在一定程度上主要看該國是否擁有以及擁有多少世界級的跨國公司。一國如果沒有自己的跨國公司,那么在國際分工、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等方面必然受制于人,在國際經濟事務中就很難有發言權,甚至國家經濟主權也保不住。
翻開工業革命以來的歷史,不難發現,當一國崛起為世界經濟強國時,必然出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如德國在19世紀末成為世界經濟新貴時, 就涌現了西門子、巴斯夫、拜耳、蒂森?克虜伯等一大批世界級企業。同樣,當美國在20世紀初開始主導世界經濟時,通用汽車、通用電氣、福特、杜邦、 IBM等業界巨子便應運而生了。類似的情形還出現在“二戰”后的日本和上個世紀后期的韓國。因此,經濟學家把跨國公司的出現以及在戰后獲得的巨大發展視為“同蒸汽機、電力和汽車的應用推廣一樣,是現代經濟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
從全球經濟發展史的角度看,中國企業國際化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必然結果。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必將由經濟大國轉變為經濟強國,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進程必將加快。黨的十七大提出了“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新要求。同時,十七大報告還首次具體闡明了我國企業國際化的戰略方向,即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這為制定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指明了方向,必將對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進一步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是中國企業發展的需要。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以國際并購為例,中國企業的國際并購數量和規模,不僅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即使與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例如,2006年印度米塔爾公司以332億美元收購歐洲最大的鋼鐵集團安賽樂,使企業的年產量超過1.1億噸,超出當時名列第二的日本鋼鐵三倍,成為全球鋼鐵之王。
國際化是中國企業緩解國內產能過剩、推動產業升級的需要,是緩解國際貿易摩擦的需要,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需要,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需要。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例,積極開展國際化經營,首先可以學習借鑒國外企業的現代經營模式,在全面深化外部分工協作基礎上優選培育有競爭優勢的主導業務環節,走上基于創新的差異化競爭之路;其次是學習引入國外先進的管理方法,實現業務流程再造,建立健全供應鏈管理體系,實現資源在國內國際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還有,通過對外投資合作與并購,建立自己的海外營銷網絡,既改變目前單純依賴國外中間商的局面,更為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品開發設計和研發體系創造條件。
三是實現當代中國企業家戰略雄心的需要。企業家的形成和作用的發揮,是以企業為載體的。在這個載體上,責任與義務、光榮與夢想,鼓舞著他們為追求卓越,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盡管在追夢的路途上坎坷不平,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當然,成功的企業家也贏得了尊重。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眼中,索尼的創始人盛田昭夫就是成功改善日本國家形象的民族英雄。因為以前“日本制造”曾是品質低劣的代名詞,而以盛田昭夫為主要代表的一批企業家則為日本洗刷了這個惡名,讓世界了解到日本品牌的優良品質。
綜上,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未來之路仍將布滿荊棘,同時面臨機遇和挑戰。但是,全球化的車輪不可倒轉,中國企業特別是具有雄厚實力的中央企業,未來必將在全球大舞臺上,上演一臺連一臺的大戲、好戲,并贏得燦爛的未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