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重創下的航運龍頭
中國遠洋目前是否還有投資價值?人們不禁好奇,一個曾被稱為全球最會賺錢的航運公司是如何面對巨額虧損的?一個三次入圍世界500強的中國公司到底是大還是強?但擺在魏家福面前的現實問題或許是:中遠集團未來10年怎么布局?中國跨國公司的全球化道路怎么走?
文|本刊記者 王穎/ 圖|本刊記者 梁海松/ 編輯|朱雪塵
經歷全球金融危機一年來的洗禮,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遠集團)終于開始走出陰霾。
200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公布,中國內地有43家企業入圍,中遠集團名列第327位,比去年提升78位。
這讓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興奮,《英才》采訪當天,他特別提到了前一天剛公布的500強排名。因為這個名次確實來之不易。
做了八年船長,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剛過,便執掌中遠,至今已經十年。經歷了無數驚濤駭浪的“CaptainW e i”(魏船長)在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中,他依然掌握中遠舵輪。但回眸風雨,魏家福依然心有余悸:“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在經濟全球化大的影響下,受到這場危機的嚴重沖擊,中遠集團也不能獨善其身。”
2008年上半年,國際航運還是一派繁榮景象,但從9月開始,美國次貸危機開始波及實體經濟,國際貿易劇烈波動,恐慌心理使得國際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BDI)一落千丈,2008年12月跌到663點,比2005年5月的歷史高位11793點,跌幅高達94.4%。
國際造船業權威咨詢機構英國克拉克森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球船舶訂單為零,創下至少7年以來最低水平;集裝箱業務陷入谷底,運力嚴重不足、運費大幅下挫……
其實,全球航運市場從去年末開始就一路低迷,噩耗頻傳:烏克蘭干散貨船公司Industrial Carriers成為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第一家宣布破產的航運公司,隨后瑞典船務公司Svithoid Tankers申請破產,韓國干散貨運營商Parkroad公
司破產,丹麥干散貨船經營商阿特拉斯(A t l a s)申請破產,新加坡干散貨運輸公司Armada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三大海運公司瀕臨破產……
作為中國最大的國際航運、物流和修造船企業龍頭,中遠集團自然無法在整個行業的大蕭條中獨善其身。
備受輿論關注的焦點是,中遠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遠洋2008年前三季度還累計實現凈利潤197.12億元,到第四季度卻出現了高達88.82億元的虧損,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公告虧損33.51億元。“這樣的虧損,在這十年中是第一次。”魏家福說。
不過中遠集團卻躲過了滅頂之災,究其原因,答案是:“預見性。”
“CEO不是戴老花鏡的人,看遠方,眼前的事讓其他的副手去做”,魏家福說得很直白。駕駛一艘小船,你只要目力所及就可以,可駕駛巨輪,你就需要有雷達、甚至衛星來增強預見能力。早在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剛剛出現時,魏家福就立刻組建了應對小組,并親任組長,經過研究分析,他們得出一個結論:次貸危機有可能嚴重摧毀美國的金融體系,進而波及全球,并影響實體經濟。
隨即出臺六項應急策略,其中很重要的便是:為了避免美國銀行倒閉帶來的損失和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中遠立即把在美國各個銀行的債務轉到中資銀行來,也盡可能把外資銀行的存款轉到中資銀行,同時砍掉不必要的投資,以保證現金流。
盡管如此,面對一個遭全球金融危機重創的產業,面對一個信心指數暴跌的航運市場,投資者要問:中國遠洋(601919.SH)目前是否還有投資價值?
人們不禁好奇,一個曾被稱為全球最會賺錢的航運公司是如何面對巨額虧損的?一個三次入圍世界500強的中國公司到底是大還是強?
但擺在魏家福面前的現實問題或許是:中遠集團未來10年怎么布局?中國跨國公司的全球化道路怎么走?
觸底“最黑暗的時刻已經過去”
在這一輪的反彈中,干散貨業務成為航運大板塊中表現最為搶眼的部分。
今年6月,全球新船訂單重上百萬噸;7月全球新船訂單超過630萬載重噸,為前6個月全部訂單量的1.2倍。用魏家福自己的話說:“最黑暗的時刻已經過去”。
代表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走勢晴雨表的BDI曾經一度攀升至4000點。作為干散貨運輸市場的衍生品——FFA(遠期運價協議)逐漸升溫。根據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統計,6月初FFA成交量達到4.8萬手,較年初的2.2萬手放大了一倍。
在國內資本市場上,航運股票也觸底反彈。中國遠洋作為“打造資本中遠的唯一平臺”,受到投資者追捧。僅7月,中國遠洋股價就上漲36.33%,與1月初相比,更是上漲超過150%。
長江證券交通運輸分析師吳云英認為,隨著2010年經濟復蘇,預計海運行業需求逐步好轉將帶來景氣復蘇,其中B D I下半年將維持在3000點以上高位震蕩。
但對于集裝箱行業,業內人士普遍對未來形勢持悲觀預期。集裝箱航運主要反映歐美等發達國家對產成品的消費需求,自從2005年以來,實際一直處于低位運行。從目前來看,歐美需求仍處于萎縮狀態,運價低迷。
干散貨航運更多的反映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對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在這一輪的反彈中,由于中國鋼材需求回暖,發電量迅速上升帶動煤炭需求上漲,干散貨業務成為航運大板塊中表現最為搶眼的部分。
前幾年為了緩解供不應求的局面,各個航運公司紛紛造船,但是目前還未投入使用,現在反而面臨運力不足的狀況。2007年,全球造船行業在手訂單占現有船隊運力的比例,散貨船約為58%,油輪約為40%,集裝箱約為47%。
近半年多以來,船主紛紛取消訂單,早在2008年初,魏家福就將二級公司報來的126條新造船計劃全部否決,其中四分之三是干散貨船,四分之一是油輪和集裝箱船。
并且,拆船業務在這場大蕭條中異常的興旺,今年前5個月全球的散貨船拆解量是2008年全年拆船數量的2.5倍。
權威海運咨詢機構克拉克森今年6月發布的預測顯示,供大于求仍將是干散貨市場的一大突出問題。到2009年底,如果不存在延誤和撤單,全球干散貨有效運力將比2008年同比增長15.5%,而2009年全年的干散貨運輸需求增速將低于5%。
實際上,就在今年7月,上市公司中國遠洋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又批準了下屬公司取消8艘散貨船建設。
但瑞銀《全球海運展望》報告顯示,干散貨海運市場可能正在走向衰退。到2009年底,干散貨船船價可能比現有的賬面價值縮水40%,作為全球最大干散貨航運企業,中國遠洋2009年的業績上升空間不足。
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對中國遠洋的評級維持減持,他們雖然對航運業長遠看法積極,但判斷波羅的海指數未來6個月有機會下滑。
對于未來的航運市場及中國遠洋的走勢,投行間也出現一些分歧。7月15日,德銀增持100多萬股,從而持有中國遠洋H股比例達到5%;7月17日,瑞銀減倉,售出超過750萬股中國遠洋H股。
魏家福對《英才》記者表示,集團下半年的業績將好于上半年,但整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遠洋7月29日發布公告,預計上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出現虧損。在全球性經濟下滑的沖擊下,全球經貿增長陷入衰退,國際航運市場受到重大影響,集裝箱船隊經營出現較大虧損,干散貨市場呈回升態勢,但干散貨船隊經營仍有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