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蕊 發自北京
根據北京市房協的數據,7月作為北京市房價控制目標的新建普通住房共成交7911套,占北京新建住房成交總量的86.6%;而1-7月,新建普通住房的價格為13623元/平方米,比去年全年下降8.2%。
但是北京市房協的新聞稿進一步說,7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每平方米2269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9.8%,原因是主要受中心城區成交比重上升的結構性因素影響。結構性因素已經成為宏觀調控當中用的最多的詞匯。看到這,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北京市房協1.36萬/平的均價是結構性的均價。[詳細]
中國房地產市場正經歷下行風險。
今天看到神馬部門公布1--7月北京平均房價1.3萬元,可能嗎?哪里有這種房子?通州房子降價后也高于16000元。有些部門,有些人,瞪著眼說瞎話啊,好事都讓這些人辦砸了!
如此顯著的調控成果,百姓應該歡喜、媒體應該鼓勵,為什么反而很多人不相信,有質疑呢?原因就在于統計的口徑,或者套用一個時髦的詞就是如此成果喜人的房價是被結構性的結果。
[原因] 結構性因素已經成為宏觀調控當中用的最多的詞匯。從目前北京房地產的供應結構從區域來看,郊區化趨勢明顯;從住宅屬性來看,未來保障房占比將進一步擴大。如此也諳合了官方的統計口徑。
在成交量低迷的情況下,加上有限的融資渠道和高昂的融資成本,房價或現下行。
在信貸等融資渠道被逐一收緊之后,開發商自己籌集資金的力度逐漸加大。銀行對房地產開發貸款的平均利率是8.8%,而信托公司和其他融資機構的利率在10%和30%之間,平均為17.5%,是銀行利率的一倍。
庫存上升應促使開發商降低銷售價格。目前購房給現金返還、免費車位及家具購物券等優惠手段已經較為普遍。情況表明,未來幾個月新房市場的價格將向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