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30日訊(記者 郭子碩)支付領域又見8000萬元級別罰單。
10月30日,人民銀行天津分行新增一則行政處罰,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稱中匯支付)因未按規定辦理特約商戶資金結算;未按規定落實特約商戶實名制管理;未按規定設置收單銀行結算賬戶三項違法違規行為被警告,被沒收違法所得1328.11萬元,且罰款6762.55萬元。同時,中匯支付法人代表也因違法違規被警告,且被罰款55萬元。以此來看,中匯支付合計被罰沒高達8145.66萬元。這也是除財付通、支付寶外,年內最大的支付機構罰單。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1030/628/w1079h349/20231030/987a-886e50fca059a8de8e95fe2336f72c77.png)
中匯支付曾多次被罰
中匯支付成立于2009年,2013年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許可證,最早的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牌照和銀行卡收單牌照。不過,2016年1月,央行注銷其互聯網支付許可,停止其在黑龍江、吉林、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海南、深圳、廈門、寧波、大連等12個省(區、市)的銀行卡收單業務。
2023年1月5日,中匯支付相關牌照到期后,因存在《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情形,人民銀行決定中止對中匯支付《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申請的審查。
此前,中匯支付也曾收過千萬罰單。2021年9月,由于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法律制度規定,中匯支付被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處罰款1399萬元。
不僅如此,2017年以來中匯支付還曾被央行處罰十余次,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2017年,中匯支付還曾被中國銀聯爭議處理委員會辦公室通報,點名批評其虛假商戶、偽卡交易占比高等問題。
中匯支付多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天眼查顯示,中匯支付存在15條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記錄,未履行比例達100%。而最近一條限高記錄在今年4月。彼時,由于中匯支付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給付21.25萬元,中匯支付以及法定代表人陳蘇平被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下達限制消費令。
對機構與相關負責人雙罰漸成常態
財聯社記者發現,前三季度支付行業收到的罰單中,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特約商戶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問題是支付機構被罰的重災區。同時,監管部門對機構與相關負責人進行雙罰,也成為支付機構被處罰的常態。
10月20日,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公示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新生支付有限公司因未按真實交易場景、準確標識并完整發送、保存交易信息,確保交易信息真實、完整、可追溯和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未落實加強特約商戶管理的相關規定;未按規定設置收單銀行結算賬戶被警告,且被處罰款209萬元,時任新生支付收單事業部副總經理(代)鄭某被警告并罰款11萬元。
10月26日,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由于違反交易信息處理相關管理規定,違反特約商戶實名制相關管理規定,山西易聯支付數據處理有限公司被警告,并處罰款115萬元。同時,時任山西易聯支付副總經理王雪春對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被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警告,并處罰款6.5萬元。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