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 觀察家
以工代賑,是相關群體自食其力的一種積極途徑。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盡管以工代賑由來已久,但公眾對特定領域的制度安排往往知之不多,以至《辦法》出臺后便引發諸多爭議,其中不乏一些誤讀需要厘清。
《辦法》指出,以工代賑是指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受賑濟者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賑濟的一項扶持政策。
不妨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理解政策出臺的背景及用意。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因此,提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調“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可見,穩增長、保就業和促增收,這三者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要目標。如前所述,在以工代賑的定義中包含兩個主體,一個是各級政府,一個是受賑濟者。
其中,各級政府負責動員和組織基礎設施工程的投資建設,這里多為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錨定的是穩增長這個經濟工作的首要目標;而受賑濟者實際也是工程建設所需的勞動力,通過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可以同時實現保就業和促增收兩大目標。
從這個角度來看待以工代賑,不啻是當前經濟和就業形勢下的一種特別安排。比起直接印鈔發錢,這種創造就業機會讓勞動者增加收入的安排,無疑更可持續。
此次政策出臺后,《辦法》中的一句話在網上被單獨放大并廣為傳播,即“能用人工盡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地群眾務工盡量不用專業施工隊伍”。其實,如果我們能夠結合政策對以工代賑的適用范圍和項目參與方的規定,再來理解這句話,這樣的爭議就會小得多。
當然,以工代賑需要與其他政策結合并協同發力。比如通過技能培訓,提升上述群體的人力資本。
現階段,以工代賑主要包括使用以工代賑專項資金實施以工代賑項目、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在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中實施以工代賑等,主要目的是向參與工程建設的群眾發放勞務報酬、開展技能培訓,促進其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也體現出《辦法》對以工代賑堅守“賑”的初心的要求,讓以工代賑不僅是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提升其勞動技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漁”。
□朱克力(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
責任編輯:呂成飛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