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汪濤
疫情期間的超額儲蓄可能得以釋放,服務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活動)的復蘇有助于支持就業和家庭收入,兩者均有助于支撐消費進一步復蘇。
春節假期前后的高頻數據有何亮點?
春節經濟活動乍暖還寒:同比明顯反彈,但仍弱于疫情前
春節假期前后的高頻數據顯示經濟活動較2022年同期大幅好轉,不過部分指標仍遠低于2019年疫情之前的水平。中國已取消了大部分防疫限制、且新冠疫情感染可能已達峰回落,受此影響,1月初經濟活動(尤其是消費和服務)較上月疲態大幅改善。
2023年春節假期期間,人口流動、出境旅游和國內旅游收入較2022年同期大幅反彈,但仍遠低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這與我們在春節前的把脈調查結果一致。隨著被抑制的需求釋放,春節假期期間電影票房創下有史以來的第二高水平。
另一方面,1月房地產銷售、整車貨運流量指數和汽車銷售走弱,后者部分是由于汽車購置稅減免到期和春節假期擾動的影響。
春運旅客發送量同比大幅反彈,但仍遠低于2019年水平。隨著防疫限制取消,感染病例快速回落,今年春運旅客發送量較2022年大幅反彈,春運前22天(2023年1月7日至1月28日)的旅客發送量同比增長56%(較2022年1月18日至2月8日),但仍僅為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53%。
春節假期期間,30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銷售由于假期等因素影響同比大幅下降79%,為2019年水平的34%。春節假期期間的房地產銷售量通常很低,因此無法準確代表實際的市場情況。不過,過去三周的房地產銷售依舊低迷,較去年春節同期下降24%。另一方面,春節假期期間整車貨運流量指數同比走弱,較2022年同期下降26%,而過去三周均值也較去年春節同期下降16%。
今年春節時點較早擾動1月經濟活動指標。與往年一樣,大部分1~2月的實體經濟活動數據將在3月合并發布。1月發布的經濟數據比較有限,且今年春節時點早于2022年,這也會給數據帶來一些擾動。由于大多數城市感染病例可能已在12月底或1月初達峰,瑞銀中國經濟活動指數(同比)在1月前10天大幅反彈。不過隨著春節臨近和假期因素擾動,瑞銀中國經濟活動指數(同比)在1月中下旬大幅走弱。
1月前4周,30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銷售同比下降40%。18大城市的地鐵客運量同比跌幅從46%收窄至23%,而百城交通擁堵指數也從之前同比下降13%收窄至同比下降6%。然而,整車貨運流量指數同比跌幅從33%擴大至42%,主要由于今年春節時點更早。
受春節假期因素和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到期影響,1月前15天汽車零售同比大幅下跌,從12月的同比增長15%轉為同比下降21%,汽車批發銷售也從同比下降4%進一步走弱至同比下降20%。
經濟重啟將帶動經濟活動和消費反彈。我們預計經濟活動將在本輪疫情感染結束后復蘇并反彈,可能在春節之后,尤其從2023年二季度開始大幅反彈。疫情期間的超額儲蓄可能得以釋放,服務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活動)的復蘇有助于支持就業和家庭收入,兩者均有助于支撐消費進一步復蘇。未來如果出現新一輪(或多輪)疫情感染可能對市場情緒和經濟活動帶來下行風險,而且相比取消防疫限制,居民收入、資產負債表和消費信心的修復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我們維持對2023年消費實際同比增長6.7%的預測。
1月經濟數據前瞻
對于即將公布的1月經濟數據(通脹、信貸和外匯儲備),我們預計:
CPI可能走強,PPI走弱。高頻數據顯示,1月份平均主要生產者價格再度環比下降(前20天統計局追蹤的一籃子商品價格環比下降1.9%)。因此,官方PPI環比可能下降,進而帶動整體PPI同比下降1.0%(此前同比下跌0.7%)。
另一方面,內需反彈可能推動非食品CPI走強,尤其是服務價格,而國內汽油價格在1月14日上調,1月18日下調。高頻數據顯示,平均食品價格可能受假期需求影響而環比上漲,其中豬肉價格環比下降18%(同比上漲9%),蔬菜價格環比上漲16%(同比上漲6%),水果價格環比上漲7%(同比上漲14%)。總體而言,整體CPI同比增速可能上升至2.7%,部分由于基數較低。
信貸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得益于對基建項目的持續信貸支持,疊加近期放松房地產開發商融資以及企業信貸需求復蘇,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可能達到4.1萬億元,小幅高于去年水平(同比多增1200億元)。
另一方面,政府債券凈發行量可能為5000億~6000億元,小幅低于去年同期。企業債券凈發行量可能為1000億~1500億元,大幅低于去年同期(同比少增超過4500億元)。影子信貸可能增長4000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總體而言,我們估計1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5.4萬億元,同比少增7000億~8000億元。因此,官方社融和我們估算的整體信貸(社融剔除股票融資)同比增速可能進一步下行0.4個百分點至9.1%~9.2%。信貸脈沖可能從之前的-0.6%降至-1.8%(占GDP比重)。
外匯儲備可能增加150億至200億美元。得益于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月份資本外流壓力可能有所緩解。我們估計,由于美元較主要貨幣走弱,主要儲備貨幣匯率變動可能帶來200億至250億美元的估值收益。進一步考慮到其他因素(商品貿易順差小幅收窄、服務貿易逆差小幅擴大、FDI凈流入平穩等),我們估算外匯儲備規模可能增加約150億至200億美元至3.145萬億美元。
本文原發于一財
(本文作者介紹: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