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管局最新發聲!事關房貸利率、養老金融、信貸投放等
1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長李明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統計與風險監測司負責人劉志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普惠金融司司長郭武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負責人尹江鰲介紹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談及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肖遠企表示,要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門,因城施策進一步優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指導督促銀行更好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資需求。
針對民營小微企業貸款,郭武平指出,將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推動民營小微企業法人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同時,增加對小微企業法人信貸的支持,提高小微企業法人貸款和戶數比重。
進一步優化首付比例、房貸利率,
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談及房地產相關問題,肖遠企表示,近段時間以來,我們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從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綜合施策,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住房城鄉建設部、央行、金融監管總局明確“認房不認貸”住房信貸政策;央行、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金融16條”支持措施,并研究確立首套房貸利率政策的動態調整機制,下調了二套房利率政策下限、引導銀行降低存量首套房貸款利率。
他表示:“這些政策措施對于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穩住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已經并且正在發揮積極作用。”
肖遠企強調,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也息息相關,金融業責無旁貸,必須大力支持。
他介紹,目前銀行對房地產融資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對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按揭貸款)。截至目前,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余額分別為12.3萬億元和38.3萬億元,2023年分別發放了開發貸款3萬億元,住房按揭貸款6.4萬億元,該兩項相加將近10萬億元。
二是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債券,去年末,銀行購買房企債券余額4275億元,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發行的債券金額較大,2023年相比2022年增長15%。此外,銀行在2023年還向房地產企業提供了并購貸款、存量展期貸款,兩項相加超過1萬億元。
另外,“保交樓”方面,肖遠企介紹,截至2023年底,35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絕大部分已投放到項目,商業銀行還提供了相應的商業配套融資,確保“保交樓”任務完成。
肖遠企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金融機構用好用足現有的金融支持政策,繼續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信貸整體穩定,滿足合理融資需求,為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貢獻和發揮金融力量,近期將重點開展以下幾項主要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二是指導金融機構落實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要求;三是要繼續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四是指導和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支持“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設,并且要求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肖遠企表示,近期將召開相關工作部署會,要求銀行盡快行動起來,在城市人民政府牽頭協調下,與住建部門一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此外,在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方面,肖遠企指出,要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門,因城施策進一步優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指導督促銀行更好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資需求。
將加大對民營小微信貸支持力度,
繼續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
劉志清表示,近年來,中國銀行業信貸結構持續優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更加精準有力,金融資源更多地用于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普惠小微、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他表示,在監管部門大力推動下,銀行機構連續多年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清收力度。2017年以來,累計處置銀行不良資產達18萬億元,盤活了大量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將資金投向更有效益、更具前景、更需支持的領域。從資金投向看,絕大部分信貸資金用于實體經濟,積極滿足企業、居民等市場主體的融資需求,有力支持了經濟恢復向好,提振有效需求。
劉志清稱,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繼續引導支持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重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著力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
談及民營小微企業發展,郭武平在發布會上表示,將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推動民營小微企業法人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同時,增加對小微企業法人信貸的支持,提高小微企業法人貸款和戶數比重。合理提升縣域存貸比水平,將新增縣域存款一定比例用于當地貸款,為縣域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促進城鄉均衡發展,助力共同富裕。
在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方面,郭武平表示,截至去年底,貸款余額為29.06萬億元,同比增長23.27%,相對來看,比各項貸款的平均增速高13.13個百分點。
在普惠信貸方面,他表示,對于“專精特新”企業,將鼓勵銀行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特點,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持信貸決策,積極運用企業科技研發、專利創新、知識產權等方面的信息,量身打造專屬金融產品,擴大信貸規模。
另外,他還表示:“我們還有普惠保險,將鼓勵保險公司進一步加強‘專精特新’企業全生命周期保險服務。比如,研發設備財產險、產品責任險、產品質量保證險、專利險、出口信用保險、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等特色保險產品,助力企業避災挽損、擴大對外貿易和科技創新。”
談及綠色金融發展,李明肖表示,我們一直高度重視綠色金融工作,我國的綠色金融已走在全球前列。截至2023年末,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到27.2萬億元,同比增長31.7%。
中小行經營和監管指標處于合理健康水平,
嚴防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
談及中小銀行,肖遠企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中小銀行3912家,主要是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幾類中小銀行機構,總資產110萬億元,在銀行業整體總資產中的比例是28%。
他表示,從全國范圍看,當前中小銀行經營穩健,資產質量都保持穩定,資本實力顯著增強,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資產質量總體上均處于較好水平,經營和監管指標均處于合理健康水平。
與此同時,肖遠企也指出,有少部分中小銀行在前期積累了一些矛盾和風險,個別的中小銀行風險較高。而從全國來看,個別風險較高的中小銀行數量和資產總額以及不良資產總額,無論是占整個銀行業的比例,或占中小銀行體系的比例均非常低。
他表示,對于這些風險較高的中小銀行,我們一方面實施高強度監管,逐步使它的風險收斂,同時,與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一起“一行一策”,謀劃實施改革化險的路徑以及相應的舉措。整體上多措并舉,穩妥有序化解和處置存量風險,嚴控增量風險,其中有相當部分此類銀行的風險已大幅收斂,且實現了可持續經營,改革化險成效正在顯現。
肖遠企表示,合力做好中小銀行的改革和風險防控,不斷提升中小銀行經營管理水平,將重點從五個方面發力:
第一,強化公司治理,實現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優化股權結構,規范公司治理主體的履職要求,建立相互制衡、運行高效的公司治理機制,特別是要嚴防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嚴防利益輸送和違法違規的關聯交易;第二,配合地方黨委政府,按照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三個過硬”的標準,選配選優地方中小銀行的高管和關鍵崗位的重要人員。加強對高管班子和人才隊伍的建設;第三,分類施策深化改革;第四,督促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第五,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穩中求進、標本兼治,全面加強監管,防范化解風險。
優化個人養老金相關金融產品供給,
持續推進商業養老金融試點
談及養老金融方面情況,尹江鰲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化商業養老金融改革,在引導養老保險機構聚焦主業轉型發展,服務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他指出,養老理財產品是采用符合養老需求的資產配置策略,實現投資者養老資金長期穩健增值的理財產品。自2021年9月試點至今,11家理財公司在10個試點城市發行了51個產品,認購投資者約47萬,規模超過1000億元。
此外,特定養老儲蓄由工、農、中、建四家銀行在5個城市開展試點,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20年四檔,利率略高于大型銀行5年期存款利率。自2022年11月啟動試點至今,存款人數約20萬人,余額接近400億元。
商業養老金業務方面,尹江鰲指出,商業養老金由養老保險公司提供,集養老規劃、賬戶管理與金融產品于一體,為消費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養老資金穩健管理服務。自2023年1月起在十省(市)啟動試點以來,已累計開戶超過59萬個。
他表示,下一步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做好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和落實銀發經濟有關政策意見,推動保險機構發揮保險保障優勢,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以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等為抓手,積極滿足新產業、新業態人員養老保障需求。進一步優化個人養老金相關金融產品供給,針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特點,研究完善相關業務監管規則。及時總結經驗,持續推進商業養老金融試點。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公司轉型發展,引導推動公司發揮專業優勢,更好參與和服務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
劉志清表示,展望2024年,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產業基礎、要素稟賦、創新能力等基本面不斷優化,新型城鎮化、綠色轉型等方面將形成發展增量,為銀行業保險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行業發展機遇大于挑戰。
他指出,銀行業有望持續保持穩健發展勢頭,機構和功能布局更為合理,金融資源配置將進一步優化。過去三年,保險業總資產平均增速達到8.7%,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保險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服務社會經濟大局能力將持續增強,更加有效地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
責任編輯:曹睿潼
作者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熱文排行
- 從上至下均涉違法發放貸款!7名農信社管理層人員被終身禁業,另有數人同時獲刑
- 潘功勝、朱鶴新、宣昌能最新發聲!央行宣布降準,設立信貸市場司
- 獨家!國開行副行長劉進將任中行副行長
- 工行個金部總經理曾琪將任中信集團副總經理
- 北京2023新增貸款首度突破1萬億,月均增速達12%!39家違法主體因拒收現金被罰
- 獨家!“70后”林朝暉擬任國壽集團副總裁
- 重磅!“宇宙行”官宣,廖林任工商銀行黨委書記
- 上海緊急暫停“龍幣龍鈔”余量兌換工作!原因為何?多人已在銀行門口通宵排隊
- 某國有銀行一支行兩名高管被禁業!牽涉超1.3億挪用公款案,其中一人與房管局“內鬼”合謀
- 又見金融界大案!一咖啡企業董事長行賄數千萬,牽涉進出口銀行、交行云南分行高管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電 話: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