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7月8日消息,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暨第二屆銀行綜合評選”頒獎盛典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辦。本屆論壇以“未來銀行之路•變革與回歸”為主題,并圍繞金融業相關熱點話題展開議題討論。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微博]認為,銀行業的未來不能割裂過去,不能把已經有的改革丟掉,把存量丟掉,處理好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這之間的辯證關系是我們大家需要關注的。
以下為楊再平的發言實錄:
楊再平:總結發言不敢當,我覺得我們在座的聽眾非常令人欽佩,這么晚了,12點了,中間也沒有休息,能夠堅持到現在,我覺得這就是對我們這個論壇一個高度的肯定。我們這個論壇,我們既請了銀行業的高管,又請了監管部門的領導,層次非常高,高層次的領導和高層次的銀行家非常難得,我們銀行業協會要能夠請到這么多的銀行家是很難的。
我們的這些高層領導和銀行家,就銀行業的未來之路他們發表了很有見地的觀點,所以這個論壇我覺得對未來銀行的發展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些觀點都很有意義。所以我也非常感謝主辦方新浪財經,也感謝主持人。
我也想借這個機會,就銀行業的發展,銀行業的變革,說說我自己的觀點。近年來,大家關注銀行業改革,一個是民營銀行,一個是互聯網金融,這是大家關注的熱點,跟這個相聯系的,往往就是顛覆、推倒、重來這樣一些說法。我們在銀行業的變革上有一個怎樣正確看待和處理存量變革和增量變革的關系。我們的改革已經進行了30多年,所以就銀行業的改革來說已經是30年的存量,現在這個存量它實際上是30年改革的一個積累,從現在開始我們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來一個全盤否定,好像我們現在搞的改革就是另起爐灶,或者把前面的顛覆、要取代,實際上今天的增量改革,明天也就是存量,所以增量改革一定是改革層面的延續,不是另起爐灶,更不應該、也不可能推倒重來。
我們過去的改革,每走一步都是相當不容易,對我們已經進行30多年改革的成果,改革的存量,我覺得我們要對它的價值要有一個充分認識。最終我們一談到民營銀行,很多新聞媒體給我提的問題是,您認為民營銀行是否能夠改變服務經濟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們每年增加5家民營銀行就能夠替代我們現有銀行的服務能力嗎?它會比我們現有的金融機構馬上就做得更好?這個問題我是很難回答的。還有互聯網金融,馬云[微博]先生說“銀行不改變,我們就能改變銀行”,那銀行30多年以來沒有改變嗎?改變非常大,所以我覺得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點。我們媒體喜歡去關注新的東西,喜新厭舊這可能媒體應該是這樣,但是我們的研究人員尤其是決策人員恐怕不能一味的去喜新厭舊,把已經有的東西去否定,改革、變革不應該是瞎熊子掰玉米,我們的改革應該是在存量的基礎上,是存量的延續。這是我要說的觀點。
但是反過來說,存量不是說放在這兒我就不管了,還好相反,存量改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存量不斷改革,就會陷入制度上的路徑依賴。存量不改革,增量很難擺脫制度下的路徑依賴。所以我這里提出一個觀點,我們講存量重要,我們不應該否定存量,但是存量也要不斷的進行改革,只有不斷的改革才能夠使得新的增量不去增選或者說不存在制度上的路徑依賴。所以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上我們的改革重點還是在存量,我們現在就銀行業來說還是4000多家已經有的金融機構,這4000多家也是從改革來的,所以這個觀點確定以后,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對我們已有400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這樣一個龐大的存量進行盤點,它的改革成果在哪里,存在的問題在哪里。
我們的改革,從1家人民銀行[微博],到1+4,到1+4+N,到現在有4000多家。我們的改革,我們的銀行業97年前后的時候,被國際同行稱為技術上已經破產,到現在我們的銀行業國際公認是相對穩健的發展,我們已經有幾次國際金融機構來評估我們,我們的得分跟美國都是一樣的,有些是國際公認的。這個背后是什么呢?背后是公司治理的改革,金融管理的改革,以及監管的改革,我們過去沒有銀監會,人民銀行有了專業化的改革,它的有效監管的提升。還有我們的服務,我們的服務有沒有提升呢?我們過去的服務對象就是對公,銀行業過去只有對公業務,個人簡單的存款,對象發生了很大變化,然后是渠道,我們退到15年以前,包括銀行卡、ATM機有嗎?起碼是20年以前是沒有的。整個銀行業63%已經不需要通過柜臺了,我們講互聯網金融,我們銀行業互聯網金融還是主體的,我們去年銀行業網上銀行的交易達到1106萬億,增長20%多,這些年都是以20%的速度增長,手機銀行交易額達到12萬億,增長248%,而且這些年都是以100%多或者200%多的速度增長,這是服務渠道。還有服務的種類,04年以前我們沒有理財,90年代中期以前沒有什么汽車金融,沒有房貸等等,這個背后有很多的改革。所以這些東西我們要看到。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我們銀行業,我講的這些存量,我們要看到它的成果,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它的不足。我們改革最終目的無非是兩個方面,更好的服務,更穩健的銀行體系,要首先看這兩個方面。第一我們的服務盡管有很大改進,但是它不夠普惠,我們的邊緣化,我們的弱勢群體,小微企業、農村等等它的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不夠。第二我們講服務的同質化,就是它的特色不夠,尤其是專業性、特色化不夠,大家都是同樣的客戶群體、同樣的產品,同樣的種類。這里特別要說的是,我們圍繞支持科技創新,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尤其不夠,我們科技成果在世界上的專利是數一數二,但是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25%,實際上比25%還要低,像以色列這樣的國家它的轉化率都是80%多。我們還要實現國際化,盡管這些年不少銀行到國外去開了分支機構,但實際上我們的國際化相對于我們已經走出去的企業,相對于實體企業的走出去是不夠的,相對于我們人民幣作為境外結算的貨幣的增量增加,我們現在差不多5萬億,那么多人民幣在國外,它的離岸金融相應的產品等等,我們國際化的跟進也是不夠的。
這些服務不夠,歸結一點就是創新不夠。創新不夠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方面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對客戶細分以后,我們現有的工具先拿來服務我們已經細分過的客戶都不夠,第二方面就是工具創新不夠,包括我們現在講互聯網金融,我們銀行互聯網金融也做了,但是真正運用互聯網精神和互聯網的技術來服務我們的客戶,我覺得還是不夠的。這是我們講的服務。
我們講風險管控,盡管我們從一個技術上被認為已經破產,到現在被認為國際上公認的銀行體系,達到這樣一種境界相當程度上是我們實體經濟的發展和支持,所以我們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現有的家底,我們的資本充足率都很高,真正管控分析的主觀能動性,整體機構的主觀能動性還是不夠的,我覺得我們要看到這一點。從這一次新暴發的風險點來看,比方說青島港的倉單,一個倉單重復質押,十幾家銀行被套進去一百多億,這說明我們的管控能力還是有問題的。
背后就是銀行體制機制的問題,有四個方面:第一是我們的公司制度行政化,我們銀行家不是職業銀行家,國有企業的改革很重要一點就是職業經理人,我們的銀行家還不是職業的銀行家,我們存量中間有相當比例的民營銀行,中小城商行50%,農村中小機構90%,公司治理結構還存在問題。第二是經營管理部門化僵化,不能圍繞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形成一個動態的流程。第三是市場結構,雖然我們整個市場結構跟歐洲一些主要經濟體相比,它的壟斷競爭結構這種集中度甚至比美國還要低,但是我們的銀行在進入方面門檻確實是高的,我們要辦一家銀行那是相當困難,包括一家城鎮銀行,包括這次新批的5家民營銀行,說實話不是很容易的。然后退出問題一直沒解決,真正的市場退出一直沒有解決,我們的銀行不僅是大而不倒,而且小也不能倒,雖然靜態看我們銀行市場結構集中度是不高的,但是它不存在動態的競爭結構,這是市場結構的問題。第四是市場價格,就是我們大家廣泛討論的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實際還有一個大家不愿意討論的就是我們中間業務的收費,也沒有讓它市場化,在現在這樣一種輿論和這樣一種環境下,銀行的中間業務更難,能讓它真正市場化呢?這是銀行所面臨的環境,所以這個問題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所以這四方面體制機制的問題,決定我們銀行的存量還要繼續改革。
所以總體來講,我們的改革有一個增量和存量的問題,我覺得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存量,當然增量改革它又反過來促進存量改革,相互促進,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存量,存量改革四個方向,一是公司治理,二是經營管理,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三是市場結構常態化的有進有出,四是真正的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銀行的服務市場化,體制機制這樣一個改革會推動我們有更好的服務,有更安全、穩健的銀行。所以我認為銀行業的未來不能割裂過去,不能把已經有的改革丟掉,把存量丟掉,處理好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這之間的辨證關系是我們大家需要關注的。
謝謝。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