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候選理論名稱
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理論
二、主要貢獻人
谷書堂研究組(谷書堂、蔡繼明)
三、推薦人/推薦機構
投票揭曉前保密
四、理論概述
該理論揭示了按勞分配理論與社會主義實踐的矛盾,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原則是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該理論以廣義價值論為基礎,在堅持價值決定與價值分配相統一、物質財富生產和社會財富創造相統一、生產關系與分配關系相統一的基礎上,論證了在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都參與了社會財富的創造,社會財富是按照各生產要素所做出的貢獻分配的。根據這一理論,非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不等于剝削,而作為無償占有他人財富的剝削本身恰恰是對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原則的偏離或否定,剝削與私有制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因此,只要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消滅剝削,與保護私有財產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就可以并行不悖。這就為保護私有財產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
五、推薦理由
1、該理論具有獨創性:每當經濟理論界的有關研究成果轉化為黨的文件語言后,時時會有“發明權”的爭議,但唯獨對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的理論沒有出現過“發明權”的爭議。因為大家都清楚,正是谷書堂教授和蔡繼明教授于1988年首次在中國學術界提出“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理論”,而且多年來,他們一直堅持對這一重大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前后共發表了37篇學術論文,出版了5部學術專著。對于一個創新性理論進行長達20年的研究,積累了如此豐碩的系列成果,這在我國經濟學界是獨一無二的。谷書堂教授和蔡繼明教授是這一理論當之無愧的獨創者,這一點在張卓元主編的《論爭與發展:中國經濟理論50年》、柳欣教授主編的《中國經濟學30年》以及陳東琪教授主編的《中國經濟學史綱(1900-2000)》中均給予了肯定。尤其是作為這一理論重要支撐的廣義價值論,既不同于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的價值論,又有別于斯拉法的價值論,可謂獨樹一幟的另一種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價值論。這使得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理論與薩伊的“三要素理論”以及新古典的邊際生產力分配理論劃清了界限,成為中國經濟學界唯一的以自己獨創的價值理論為基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理論。
2、該理論具有超前性:該理論是在1987年召開的中共十三大之后的第二年即1988年提出的。中共十三大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關系表述為“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在當時,“按生產要素分配”還被理論界斥責為資本主義分配原則,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理論也一度被當作資產階級自由化觀點受到批判。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1997年召開的中共十五大,則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關系調整為“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而到了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則明確提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報告則進一步強調“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理論的超前提出,無疑為我國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原則和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論基礎。
3、該理論具有普適性:該理論不僅推進了中國轉型期分配理論的創新,從而為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原則和分配制度的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為要素市場的建立,從而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另一方面,由于該理論闡明了各種生產要素都參與了社會財富的創造,并把各生產要素的貢獻與要素所有者的報酬是否一致作為判斷是否存在剝削的標準,從而證明剝削與私有制之間并沒有本質的聯系,消滅剝削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可以并行不悖,這就為保護私有財產的條款寫進憲法以及將非公有制經濟確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了理論依據。
六、文獻與材料目錄
1、谷書堂、蔡繼明,《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原則》,《理論縱橫》上篇,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 谷書堂、蔡繼明,《按貢獻分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原則》,《經濟學家》,1989年第2期。
3、谷書堂、蔡繼明,《按勞分配理論與現實》,《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
4、蔡繼明,《非勞動收入的性質、來源及量的規定》,《理論內參》,1988年第8期。
5、蔡繼明,《社會主義平等與效率》,《南開經濟研究所季刊》,1988年第3期。
6、 蔡繼明,《馬克思的按勞分配理論與社會主義實踐的矛盾》,《南開經濟研究》,1988年第3期。
7、蔡繼明,《廣義價值論初探》,《商業經濟與管理》,1988年第2期。
8、蔡繼明,《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收入分配的價值基礎》,《中青年經濟論壇》,1989年第4期。
9、谷書堂主編,《社會主義經濟學通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 蔡繼明,《我國收入分配不公的現狀、根源和對策》,《南開學報》,1990年第5期。
11、 蔡繼明,《論我國現階段的公平分配原則》,《南開經濟研究》,1990年第5期。
12、 蔡繼明,《論公有制經濟的雙重分配原則》,《南開經濟研究》,1992年第6期。
13、 蔡繼明、耿明齋,《公有制商品經濟中的收入分配》,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4、 蔡繼明,《中國城鄉比較生產力與相對收入差別》,《經濟研究》,1997年第12期。
15、 蔡繼明,《按貢獻分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原則》,《人民論壇》,1998年第4期。
16、 蔡繼明,《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并存的實質是按貢獻分配》,《經濟學動態》,1998年第6期。
17、 蔡繼明,《論分工與交換的起源和交換比例的確定——廣義價值論綱(上)》,《南開學報》,1999年第1期。
18、 蔡繼明,《論廣義價值論基本定理及廣義價值與勞動價值的關系——廣義價值論綱(下)》,《南開學報》,1999年第2期。
19、 蔡繼明,《論我國現階段的公平分配原則》,《經濟學家》,1999年第2期。
20、 蔡繼明、劉瀾飆,《中國三大階層的收入分配》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七、主要理論材料部分掃描件
略。(如需查閱原件請與秘書處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