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團隊負責內部審計中石油監管之失
索寒雪
在北京二環路邊的中石油總部門前,常年盤坐著一些從全國各地分公司前來“告狀”的職工,內部腐敗、不平等待遇以及養老問題等都是他們前來聲討的原因。
剛剛被披露接受組織審查的中石油副總經理王永春、李華林等4名高管,不知曾多少次從這些人身旁走過。
誰來監察高管?
“領導向我們傳達了目前的要求——不造謠,不傳謠。”一位中石油北方地區油田員工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記者接觸的多位石油領域資深人士,都對中石油高管落馬一事,發言謹慎。中石油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2012年實現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3.26億元,其員工總人數超過160萬。
而其監察部門也是央企中人數最多的監察部門之一。記者了解到,目前中石油監察部門由20多人組成,分為5個處室。
即便如此,中石油在監察方面依舊顯得力不從心,“我們經常收到各種舉報信,有時是幾個案件在同時調查。僅僅靠我們20多人是根本不夠的,還要從下屬分公司調來人員協助調查。”紀檢部門的人士表示,“我們采取的是一種綜合的調查方式。”
“如果事情已經過去很長時間,當時在崗的人員已經調動,那么財務數據也很難查找。”中石油監察部門人士向記者透露他們的工作方式。
“中石油高層對反腐和紀檢工作一直很關注,2010年,總部向我們部門撥款力度很大,購進了大量的技術設備。”上述人士表示,“我們這個部門也是由一把手直接管理,我們的要求是,對腐敗案件一查到底。”這種監管模式,能做到多少程度的有效監管,還是一個未知數。
一位行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常態的反腐監察,只是對個別人、個別事件的監察,實際上,可以看出,腐敗最嚴重的是職權部門的高層。”
該人士甚至直接指出:“單位的審計部門會去審計自己的領導嗎?中石油在每個下屬公司都建立了紀檢、監察、審計部門,但是,這種監察只對下,不對上。企業的審計權力和利益權力都掌握在同一人手中,監管實際上是缺失的。”
而在企業內部,常年舉報油田一把手,成為了一些人的日常工作,“企業一把手現在是又要搞經營,又要維穩。”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表示。
中石油監察部門表示,目前主要信息來源便是舉報,然而這種舉報數量相對于中石油自身的調查能力很明顯是不對稱的。
每個環節都會有徇私的空間
中石油有自己的項目招標網站,但是真正實現項目招標透明化非常困難。
“比如,一個項目需要設計一段管道,其中就有很多門道。”一位曾經參與石油石化系統項目招標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可以要求設計人員,把管道和接口設計得很奇特,只有某一家企業或者兩家企業能夠做到,這樣競爭對手會自動被排除。”
相反,“把管道設計得很普通,幫助不符合標準的企業參與生產,也是在幫助競標企業。”上述人士表示。
“只要是有巨額利益的,每一個環節,就都會有徇私的空間。”一位石油大學的老師向記者表示,他擔任顧問的公司也一直在參與一些投標,“我也告訴學生,現在中石油的高管雖然被調查,但是整個體系還是根深蒂固的,不會產生任何方式方法上的動搖。”
從源頭開始,中石油的紀檢部門就需要與腐敗進行斗爭。
在油田開發上,中石油正在與民企進行一些合作,“有石油系統的人脈關系,這是最基本的敲門磚,這樣可以送禮,能說的上話。”來自民企的石油勘探部門工程師隋經理表示。
“我們最近與中石油和中石化進行油田勘探工作,深深感覺到我們時刻處于不平等的待遇中。雖然壟斷行業的大門向民營資本敞開,但是很多條條框框都在告訴我們,最好自覺離開。”隋經理透露,“此外,我們還要不斷求助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勘探部門,因為只有他們掌握著最好的勘探技術。每個環節都牽扯到利益。”
此外,海外資產流失也是央企的重災區。從總部所在地中國到被收購方資產所在地的地理距離和管理距離跨度很大,這也考驗著管理流程。“比如央企聘請來的高管進入到海外公司,為了尋求私利,有些人會在當地注冊私人性質的小公司,并逐漸轉移資產,導致國有資產流失。這種形式在國有海外資產流失事件中,屢見不鮮。”能源行業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