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南方周末社會責任大講堂 > 正文
1995年寧波大學廣告傳播專業的設立,在當年的寧波教育界和經濟界影響深遠,逐步演變為今天的藝術與傳媒學院。現在,學院在讀學生近千人,不斷向社會貢獻人才。
在此之前的1993年,民盟寧波市委為了發揮專長、服務地方經濟,想籌辦一所民辦中專,杉杉愿意出資。雙方商定:為了體現杉杉服裝企業的特色,也為了服務寧波地方發達的服裝工業,學校專設一個服裝專業。
多年后,鄭永剛回憶至此,語言很質樸:“企業直接的感受是人才不夠,那么就從學校開始,很純樸的想法。”
后來在寧波發起建立慈善基金會,也是“覺得企業應該對貧苦人施以援手”,第一次出資50萬,后來連續幾次追加。同樣是“純樸的想法”。
后來的思維提升,意味深長。
捐建了專業院系和學校,杉杉在寧波當地打開了更廣闊的社會局面,鄭永剛感到:人們跟他談話時的聲氣、看他的眼神,都開始與從前不同。
“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不是一時一事,可能是永遠的。企業需要獲得的認可,不僅限于供應商和銷售商。多數人都要通過你的行為來認識你,數量巨大的人群,可能是你的潛在消費者,也可能是未來的合作伙伴。”
后來就開始了社會公益領域的常態性投入。1998年長江洪水,杉杉捐資600萬余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杉杉企業各集團、公司、加盟商及員工捐款捐物共計1500萬元。
鄭永剛的感觸越來越深:“社會對企業,是有巨大回報的。”
因為不斷分擔公共事務,杉杉獲得了難以用金錢衡量的社會回報,1996年,杉杉股份獲批在上交所掛牌上市,順利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第一個上市公司。
1999年,杉杉成為第一家進入國家重點建設企業的服裝企業。
2000年,杉杉成為第一家通過綠色環保認證的服裝企業。
“企業對社會的這種責任,是分內事,就像吃飯穿衣一樣,并沒有特別的。你在家庭里生活,能不對你的家人負責嗎?這本身就是生活當中的一部分。社會責任有多有少,做得多,社會回報的認可就多;但你要是不做,那是很嚴重的事情,就像一個人不贍養老人。”
“開始時,我覺得我對社會付出了,社會給我認可,是天經地義,現在想法也有所變化。杉杉資助了鄞州區1000萬元做慈善基金會,提出兩個條件:一是真正讓弱勢群體得到好處,二是不登報宣傳。你一說,就有作秀的嫌疑。但你的目的,只是把該做的事做好,何必讓人說你作秀?”
社會責任與產業梯度轉移
步入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階段,杉杉的社會責任實踐,與企業的產業梯度轉移緊緊結合在一起。
2003年開始,鄭永剛著手重整杉杉加工廠的國內布局。
他意識到:隨著寧波、上海等地成本提高、產業結構的變化,加工業勢必回落。于是他遍訪內地,在中國版圖上插下一個個杉杉的“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