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8環球企業家高峰論壇 > 正文
主持人:終于把剛才猶豫再三的話說出來了。剛才金總在發言之前,我特別想聽你的觀點,在金總一番話之后,您還有什么要說?
包凡:我是體制之外的人,想替金總把他意猶未盡的話說出來,結果他自己說出來了。我補充一句,我是做投資銀行的,在我來看任何行為背后都是利益驅動。為什么要創新,一個企業家要創新,為什么要做三年五年的生意,而不做六個月的生意,中國企業家已經到做事業的時候,要追求大的收益,所以大家考慮創新。在企業里面創新要有機制。如果領導是相當短視,就看你眼前六個月的業績,看你做東西長遠的回報,根本得不到領導的賞識,所以也沒有動力去做創新。體制的創新是所有問題的源頭,如果不解決體制的創新,就沒有創新可說。
金志國:這個創新剛才講體制上要突破,才有創新的可能性,機制的突破是提高創新能力和創造速度的關鍵。剛才舉的例子,一個技術員想創新,我們大學研究機構也在創新,但是我們創新的東西,很多研究成果都倒倉庫里,這樣的創新沒有用。創新要有正確的規則做保障。有人把創新理解為變化的就是創新,不一定。有效創新和無效創新,無效創新就是折騰,比如馬克思創導了馬克思主義學說,我們中國的創新把主義拿來,把馬克忘了,我們把主義拿回來搞文化大革命。創新一定是要務實的。應該說中國的創新是創造財富。在其他領域當中,怎么樣去管理財富、怎么樣去分配財富也需要創新。在財富創造過程和分配過程當中都需要一系列的創新。所以創新無處不在,要想無處不在,要想讓大家有動力,就要在體制上突破,在機制上創新。
主持人:徐總也忍不住了。
徐浩然:因為大家爭論得很激烈。大家討論半天,有一個概念需要明確,究竟我們是體制機制創新還是技術創新更重要,我個人認為中國企業不乏聰明之人。大家看大量創造者都是中國人,包括計算機二進制也是中國人,為什么中國人不缺乏創新能力,包括在中國的科技專家也不缺乏創新能力,包括企業家們都在想我們要創新,政府希望你們要創新,為什么上面也希望創新,下面也希望創新,就是創新不出來。不是我們具不具備創新的素質問題,我們要把創新的東西市場化,這塊東西是我們大家空白的,也許是思維空白點,也許是制度空白點,這需要我們雙方共同打造。我們不缺乏創新,我們需要把創新轉化成好的方面。
主持人:梁總,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梁信軍:中國的創新環境,我自己92年離開復旦,當時很幼稚,覺得學校有很多創新成果沒有到市場上去,老是很窮。一開始我把復旦成果拿到社會上用上去,凡是用到這個成果,十家有九家倒閉,我撕心裂肺地痛,我把這些成果帶去,我都堅信它有用,我推薦給熟人,結果他們垮了。今天中國的創新環境有很大變化,主要在要素分配上。過去我們創新資金國家撥給,我們感覺到像胡總說的,都撥給研究所,現在環境有變化,一點點在透明,但是速度還不夠。如果資源配置越市場化,將來政府腐敗成本,監管成本越低,社會更容易起來。尤其在刺激內需情況下,我覺得解除更多禁令,讓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到任何可能領域,的確可以極大促進消費。我覺得要讓民營企業參與到制造和創新領域,可以帶動內需。政府要調整資源配置方式更加市場化。實際上創新的資金大部分應該依賴市場供給,不要依賴政府財政的錢。我們探討微觀創新體系還非常有價值。剛才提到中國創新意識非常強。一個普通的奶農都能意識到要提高蛋白質的含量,這個水平很高,不能不佩服。對這樣私自創新,對大眾健康造成危害,光罰款不夠。
主持人:您覺得創新跟變通之間有聯系嗎?創新肯定不是變通,但是有的地方的變通是不是就是創新?
金志國:變通也是一種創新,因為你能實現目標。
主持人:說到變通我有一個例子,有很多從外國回來的朋友,剛回來的時候跟教授看球賽,買五美金球票,坐到最遠觀眾席觀看。到現場之后發現,前面貴賓席空著,中國留學生想辦法把教授請到前面看,沒發現有人管。第二次他們又買五美金的票去貴賓席看。我想問一問嘉賓,對于中國人的變通我們怎么看?
胡海平:因為我在國外經歷也比較多。我們到國外去的時候明顯感覺,我們華人不太排隊,到那邊去以后,你一說急事,人家肯定讓你排在前面。時間長了覺得挺心安理得,F在國外考試不監考,自己自覺。這樣我們有很多聰明程度,在西方程度是得利的。但是你去看,我們用在整個民族上,人家為什么堅持做下來,而我們結果相對而言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誰先得者誰得王,這也是一個事實。這種變通是過程,物質決定精神,物質成功了,人隨著修養自然提高,慢慢習慣也會改。變通肯定是創新有效的方法,這是肯定的,應該還在創新里面。至于創新這個東西到底是貶義還是中性,這本身值得探討。所以當年在寶潔待的時候,把正確的事做正確。這件事首先是正義把它做對,這就是企業的責任感。要把事情做對,這件事情對大眾有益就做,對社會不利,即使得利了,長遠還會失。中國企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現在出現的問題可以理解。但是我們要從這次事件中吸收教訓,小聰明一時可以,長遠來講會導致整個社會的障礙。我們在座的沒有國有機制在里面,有金總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事情可能做得更出色。民營企業有羨慕國有企業的時候,現在民營企業好多范圍受限制。民營企業在目前市場競爭中,我們非常被動。
主持人:金總今天怎么看都像大哥大,你還坐在中間。徐總?
徐浩然:我來說一下創新和變通的關系,變通這個詞很奇怪,是中國人善用的詞,西方人不知道怎么翻。變通非常有意思,中國人最講變通,因為中國人實在太聰明,都猴子變的。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對策,任何一個公司也好,到了中層和基層走樣了,法律總有空隙,空隙給下面的人鉆。我講這種變通有兩種,一種是顯性變通,是一種公開的變通,這種變通不如叫變革,是游戲規則重新制訂,大家得遵守。另外一種變通中國人擅長的隱性變通。創新不是變通,創新是規則。在德國我們會發現一個場景,晚上半夜兩點鐘,德國人開著奔馳行駛在大馬路上,突然紅燈亮了,半夜兩點鐘沒有行人和車輛,沒有電子警察,這個德國人會非常規矩,99%的德國人會停下來,紅燈亮必須停車,沒有任何理由,這是規則。這種規則的遵守,使得不影響他們的創新。中國人在創新的時候,不要忘記創新不是無規則的游戲,創新不是任意改變規則,創新是在遵守規則前提下的創造,就說這么多。
金志國:創新一定是在有規則的情況下創新,這樣的創新才有意義和價值。我們每個人都在變通和創新,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第一意識是什么?要想醫院有沒有熟人,可以不排隊。當我們開車違章的時候,第一意識是沒事,那里有我的朋友,我可以變成特殊人。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變通。我看到很奇怪的現象,在青島市有一個貴賓休息室,每個人想把自己變成特殊人進入貴賓室,每個人都去反而不是貴賓,不是貴賓的地方很空閑。所有的事情都是把自己當成特殊人。為什么?特殊人可以繞開法律,因此,這樣一種違法的變通,我們不需要這方面創新。創新在文化上要改變創新的文化,一定要在有規則良性有效的創新上去創新,這樣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