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桌論壇:金融動蕩與機遇實錄(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 17:57 新浪財經
我只是想希望中國在下一輪全球面臨經濟困境和挑戰的過程當中,中國能把握住自己的機會,能夠有自己政策的章法,我們既不要第一個出手,成為為別人解決問題,為別人帶來走出困境的機會。但是我們自己也不能夠在一個環境當中沉溺的太深,不要把自己問題再進一步惡化。所以我想借這個機會,剛才我說的大部分的話都不是我自己的觀點,但是看到報紙上和采訪自己串起來的思路和總結。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謝謝大家! 主持人:石油已經形成了全球的危機,這成定局了,全球金融危機沒成定居。有的甚至進口,有的甚至出口。大概上周美國對來自中國的鋼管增收600%多的稅,現在誰出手,在我看來在整個全球通脹環境下,馬上又對鋼管600%多的稅收,我不理解是美國人現在不跳鋼管舞,跳的人少了,還是什么原因?接著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因為在2002年的時候美國曾經增收過鋼管行業的稅收。這次針對比例比上一次一下提升的幅度要大很多很多,相關的產業鏈上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在中美兩國之間會形成什么樣新的格局和變化? Richard Price:不幸的是當美國的政治家涉及到這事情里面,他們覺得這個事情有必要,他們有些保護性的政策,我覺得這是不合理的。我當時做的時候有七個政府組織都是加入到這個合并里面來,因為這涉及到很多其他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南非的問題,當時涉及到南非國家,他們想控制35%世界的金資源,想控制95%戰略性金屬的資源。如果在1990年美國當時的資源就不夠了,美國顯然在這些資源方面不能自給自足的,美國還沒有想出這個政策來,他們的想法是非常狹隘的。我們對石油應該有權利說這個石油是我們的,很多資源都應該有我們的權利。我覺得他們有這種想法是一個不好的行為,我對這個不同意,我覺得他們的想法是不合理的。 不幸的是當這個世界的經濟,當這個市場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建議的時候我們應該能夠知道這個東西,我們應該知道在中國制造的鋼材料,如果在美國市場制造鋼管的話價格非常高。所以我覺得美國政府如果這樣做的話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理智的。我覺得政策從這個角度來講,很多人他們在國際經濟領域做這些交易的時候,我在中國也有很多經驗,我覺得中國策略應該在國際尺度上面跟其他的國際公司競爭。比如說我看了一些MA二十年前的交易,很有趣的是,我們現在看到南非的情況不停地改變,當時南非的決策給全世界的金屬工業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對美國也造成了影響。當時美國給南非施加了壓力,我們現在看的全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這個改變也會擴展到金融領域來,我們的政治家不應該過多地干涉這個問題,而更應該理性地對待這個問題。 主持人:我發現你老表揚中國政府干預是對的,而批評美國政府干預是錯誤的。我接下來問題要問黃齊元先生,剛才您提到中國新興市場流動的問題,提到PE大的發展的問題。中國各個方面各界都在推動私募股權的發展,大的形勢特別好,可能對于緩解流動性過剩,改變中國金融結構也是有好處的。我們同時也看到一些熱錢還是不斷地在向中國涌進來。從越南以及過去的亞洲,上一個十年里面的金融危機反映的還是一個外資抽逃,本土的資本外套,這兩方面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我要問黃齊元先生的是,這些熱錢全都是化整為零,中國的資本項下并沒有開放。這些熱錢在中國的金融管制環境下能夠一次,因為這種危機到來受到傳染的時候應該是立即迅速地撤離。中國化整為零進來撤得出去嗎? 黃齊元:關于熱錢的問題我不是專家,我對于資本流動可以提供一些看法。剛才主持人提到了國外的PE,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中國很高的興趣,同時也提到了最近有大量的流動性,發展人民幣的基金。對于境外國際的私募股權基金來講,現在來投資中國是最好的時機,其實也是最壞的時機。活的時機當然是中國自身發展的機遇。但是從壞的時機來講政策上并不十分歡迎國外財務性的投資者,比如凱雷要投資徐州工程,這就遭到了嚴重的阻撓,中國大陸以往國外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希望在境外上市,現在要在境內上市,這也是一個障礙。另外中國大陸現在好的行業不允許外資做并購,偏偏這些國外的PE希望投資的是行業里面前三名的企業。 我們剛才提到的是美國的保護主義,但我覺得中國大陸在引進外資的部分里面,有的時候是不是做的稍微過頭了一點,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今天我們是站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的經濟是彼此互相連接的。中國大陸現在的看法是中國大陸的經濟崛起,應該是由我們中國大陸去并購歐美的公司,而不是由歐美的公司來并購中國大陸的企業。我覺得這個不一定,其實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是資源,特別是戰略投資者他所能夠帶來的附加價值,我覺得我們在某些行業里邊可以適度地引進一些國外的戰略投資者,中國大陸自己參與全世界的經濟,剛才提到的BHT,其實也在思考如何競爭,如何地合作。所以外資進入中國大陸在PE里面怎么走,將來很值得思考。但是大家不要把外資當做純粹的定義是財務投資者,中國企業積極地走出去,中國大陸企業走出去,要并購歐美的企業其實需要有國際經營的人員管理,國際一流的PE在這一方面可以提供相當的協助。 另外就財務的投資者來說,我們看QFII其實并沒有大幅度的增加,中國大陸的人民幣不斷升值,我們應該看到QFII不斷地涌入,但是QFII在中國大陸股票市場里面投資還是相對比較低的比例,中國大陸現在正在積極地推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反而是多元的投資人,我們現在看到投資人還是太單一,不管你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大部分是個人的投資者所關切的,也只是國內中國的股市,頂多加上香港的股市地我覺得這部分其實還可以更開放一些,在財務的投資者里面中國大陸要走向成熟的資本市場勢必要有更多QFII的參與,而中國大陸的股民也必須要發展國際投資的意識,不要將焦點只是在A股跟港股的市場,這樣才能真正地跟世界的經濟連接互動,產生一個好的結果。 主持人:你剛才這段還是留一個問題給你,等一會兒討論。剛才我們說大陸本身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在這樣的環境下QFII的門再開的大一點,在全球金融動蕩的大背景下我們再開大一點的話對中國的金融穩定,對于中國金融能否在顯露出來的情況下到底適不適合? 再給李總提一個問題,從大的方面來說中國宏觀面的政策也是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你們兩位觀點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剛才我也跟龐玉良先生一起討論了他收購德國機場,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我想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動蕩的大背景下,在全球通脹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時機是否已經到了? 我現在要問陸先生一個問題,全球金融動蕩,全球通脹,中國的通貨膨脹也開始顯現,也是在邊緣上,大家高度緊張,CPI不斷攀升。這樣一個大的金融環境對于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是利好還是利差? 陸紅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有兩個確定要素,第一個是國家戰略。第二個要素是上海的市場體系,也就是金融要素市場體系在國內大都市上最齊全。這兩點對上海來說是比較確定的因素。但是上海也一些不決定的因素,因為整個資本開放,決策權是在中央,所以我們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國家戰略。我覺得這次金融通脹對上海來說應該說既是個挑戰,是對整個國家的挑戰,同時對上海是新的機遇。在這過程中,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剛好跟世界銀行合作舉辦一個國際會議,也看到了從97年5月到97年的12月香港的波動很大。我們現在還算美國的次貸金融危機到現在已經差不多有一年時間了,這一年當中對上海周邊的環境,整個國內外形勢,就像我剛才前面提到了,也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我們現在來講金融動蕩對上海的前景來看,我覺得應該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看到這個是一種挑戰,什么樣的情況下是一種機遇。在這過程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對當前的通貨膨脹,各國的中央銀行,各國的政府需要有一個一致行為,就是誰牽頭,抵制通脹,而這個等于對周邊國家是一種解脫。越南我個人感覺缺乏經驗,他們過早地采取了一些治理通貨膨脹的政策,使得越南現在遭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當然有的時候是危機,有的時候還沒到,反正亞洲充滿了恐懼,對金融危機的恐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上海來說,依據于中國強大的經濟體,以及我們走出去的戰略,如果我們有充分的人才和好的戰略應該是很好的機遇。 至于說貨幣的升值與貶值,資本的流入與流出,這個情況就像我開始講的,多重矛盾是整個二十一世紀我們面臨的新的特點,這個是不會結束的。上個世紀各種金融危機的規律方式已經被顛覆了,所以我經常講,美國人把全世界的龍頭打開了,金融全球化,市場開放,中國人把全世界的碼頭打開了,出口。這樣的一種格局下作為大國之間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首要的是美國要快。核心的是我們中國希望美國要開放,一般來說好像發達國家中國新興市場,像這次開放的門關起來。我記得5月9號就在上海陸家嘴論壇上美國財政部副市長在午餐會上就說,我們擔心中國由于次貸危機,金融動蕩把改革開放的門關起來。但王岐山總理在第四次論壇上明確提出來,我們希望你們美國也不要把門關起來。上海在這樣的過程中金融中心的發展就受到全球的關注。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