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商學院EDP與企業關系圓桌討論實錄(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 01:06 新浪財經
張偉:我希望企業家可以看到這邊的景色也是不錯的。一方面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高校,他們的門檻都很高。另外今天對于我們咨詢和培訓界的人士,也有一些尷尬。今天商學院EDP與企業是主角,我們作為一個輔襯。 企業在面對這么多問題的時候,為什么首先想到這些門檻這么高的商學院,而且是為數不多的這幾家頂級的商學院? 今天的商學院在走市場化,他們自己的課程也有特色,有職業和專業性的區別。我們有理由認為,商學院有課程序列的豐富的完善的內容,但商學院能不能幫助企業解決急于解決的問題呢?現在很多的企業由原來簡單的培訓變成了系統的培養。但是更多的企業家和管理層希望把解決企業的當前問題擺到焦點當中。在這個前提下,需要更熟悉企業的咨詢序列的培訓機構,我們有條件進行定制式的服務,我們的服務會更貼切,更多把企業界的職業性、職業技能的內容轉移到企業當中,轉移到企業的管理層當中。我們能提供的東西是企業急需的。 在我們的咨詢程序中也有高等學院或者商學院的老師以教授的面貌出現,他們的出現,他們的知識體系更加充實了我們咨詢培訓的前提。而且我們的費用又能被企業接受,我們要站出來做一下宣傳,希望可以接受企業家的拷問。 劉建華:說實話,我們企業真正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大部分還是選擇你們。 我們不一定都做,也不一定什么都拿,要分清楚哪個客戶是你的群體。我的心態是認為商學院和培訓機構是補充和合作的關系,今天來看商學院還是主流,尤其在高端的群體中。 彭志強:中外運和迪信通的老總需要培訓就應該去清華、北大,讓不讓度假是值得考慮的事情,高層培訓學習的成本需要很高,王石在爬珠峰的時候就看出了企業的戰略,他在鼓浪嶼度假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企業的戰略了。 從企業的角度講,應該架構一個分層次、分系統性的方案,和商學院或者培訓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為企業提供系統的方案。我們應該把商學院給高層講的內容和培訓機構對中層基層講的內容對接,否則效果統一不起來,比如商學院在講高層應該怎么怎么樣,我們在講中層應該怎么怎么樣,結果發現是兩回事。 也許有一天,商學院會選擇和培訓機構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之前,也需要今天培訓機構的實力、眼光、團隊大幅度去提高。 在上午的演講中我講了,下面坐的每一個企業都比培訓機構實力大、都比培訓機構有錢,我相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禮之后,像北大國際這樣的機構和企業大學這種實踐的公司,在未來的發展一定是全球化的、多元化的。 我認為這個論壇辦下去影響一定很深遠。 侯文君:說到商學院的價值到底在哪里?清華的老師回應了專業分工的問題。另外也提到服務,到底我們買的是什么? 我們做了很多年,遇到很多客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商學院專業的EDP可以挖掘出企業的價值,我們可以做出系統的解決方案,企業到底要的是授課的價值,還是系統的咨詢能力,以及提升組織的解決方案,這是我回應王老師的觀點。 商學院在EDP當中一定是有價值的,商學院因為有很多的教授,所以才成為商學院,這些教授的使命是創造知識。企業也有企業的發展之路,教授跟企業之間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橋梁,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商學院跟培訓公司之間的差異化。 人分為4種人:一種是平常人,一種是挑戰者,一種是游俠,一種是變形金剛。 平常人對于挑戰是在確定的環境里可以做出決定,挑戰者在不太確定的環境里面也可以做出成就。挑戰者和游俠就像是金庸筆下的游俠,出去也不帶劍,所有的東西就是靠內功。這些內功都是需要商學院來培養的。商學院在核心組織和事業建設上,修煉內功上面是很有價值的。一個游俠要怎樣面對現在我們復雜的環境問題,怎樣了解現在復雜的環境,現在的環境需要我們成為一個變形金剛,企業外部怎么變,我們都可以不斷地應招和接招,這個時候需要和一流的商學院和一流的企業建立起最佳的行業管理模式。 企業需要教授的知識,需要教授概括性的能力,企業內部沒有辦法自己培養。當然,教授的知識和概括性能力也要得益于企業的實際管理,需要從中得到啟示。同時企業也非常需要我們的專家,特別是一流的專家。我記得在2002年到2005年期間,這幾年間我以學員身份參加培訓的時候,當你的利潤越來越低,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越是需要培訓的時候。這是我給商學院提一點意見。 王新宇:我認為武老師的問題非常厲害,實際上是清楚地指向了問題的核心與實質。我自己的感受是EDP的價值在哪呢?是把企業實踐的東西提升為理論,并且把這個理論未來用于指導實踐。我認為這是EDP最核心的價值,這是企業自己沒有能力去做的內容。其實,我剛才為什么問張老師成本的問題,是因為做這個事情需要花非常大的成本,不是所有的商學院都有這樣的能力做這個事情。但是,一旦做起來,就像北大和諾華一樣,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聯盟的關系。那么,可是,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商學院好的老師資源是非常緊缺的。換句話說,有多少的老師在安排了現有的課程之外,還有精力做這種研究?客觀地講,我認為嚴重不足,北大和清華是這樣,其他的學校也是這樣。 至于剛才張總為什么我們只說EDP,其實企業聯系最多的還是培訓公司,不是EDP。只不過剛才的例子說的是EDP。 培訓公司其實是我們最多接觸的合作伙伴。培訓公司的長處是技能類的東西,但是在國內的市場上他們還是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 確實,存在著一些客戶,對自己的需求并不清晰,但這個是分人的,我認為今天坐在這里的企業,他們對于自己的培訓還是很清楚的。 培訓公司目前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培訓公司的顧問流失率很高,這會導致客戶的流失和知識積累的中斷,這也是國內培訓公司發展很快,但基本上都很難做大的關鍵原因之一。而像商學院,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此外,培訓公司的另一個問題是,針對客戶要求進行定制課程的能力不理想。舉個例子,我們華南地區有一個很大的公司要做項目管理的培訓,把華南地區最有名的項目管理的老師給請了過來,而且事先做了大量的溝通,因為我們是物流行業,而市場上很多講項目管理的老師熟悉的只是IT行業,因此,當時明確提出希望講課時的案例能結合公司的實際。但最后上課時用來討論的案例竟是搶銀行的例子。客觀地說,不能說老師的專業水平不高。最后是我自己去講了兩天,用了我們公司自己的業務案例,最后反饋非常好。這個例子給我們的啟示是,外面的老師水平再高,但是如果培訓不能結合企業的實際,效果是要打很大折扣的。 無論對于商學院也好,對培訓公司也好,從我們企業的角度來說,都有一個共性的問題,就是做完了這些培訓之后,我們的效果怎么看到和衡量?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但卻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洪總他們現在與北大合作了3年,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是否已經凸顯。對于我們來說,我們和清華的EDP的合作已經超過10年的時間,有超過500人在清華受過培訓。但培訓之后,如何判斷培訓的效果?去年我做了底下很多家公司的考核,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中層干部的后備力量不足,但老板會說,你們人力資源部花了那么多錢,培訓了那多人,怎么就找不出幾個好的總經理?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我非常難以回答。什么原因?很多的原因,培訓只是人員成材中的一個環節,而不是決定性的環節。如果沒有讓有潛力的管理者適合生存的土壤,學的再多也沒有用。這個問題延伸出來的是說,我們未必追求每個受訓者都能有明顯的提高,但我們希望他們有所變化,更希望這種變化可以被觀察或者測量到,同時為領導者所了解。如果能感受到這種好的變化,但成材率低,就說明我們的管理土壤有問題,而不是培訓本身有問題。從而知道下一步的重點是改變土壤,而不是改變種子。這對于我們這些做人力資源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遺憾的是,現在沒有人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今天坐在這里討論,從我們企業的角度,不是給商學院或者培訓公司挑毛病,我的想法是把我們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提出來,如果能得到解決,無論對企業、商學院還是培訓公司,都會非常好的影響。 張偉:我為什么把剛才那個問題拋出來?其實是想讓我們的討論有更多的聲音。王總說到并不是每一方都是權威的,過多地探討培訓公司和商學院的關系我認為是一個誤區,我們所有的環節都是需要培養的。人力資源曾經有一個段子,也是培訓界的段子。就是把HR定義為表面很風光,內心很彷徨,整天忙救火,卻當替罪羊,成就總難有,郁悶總經常,早賽騾子累,夜比驢子忙,轉眼又一年,回首兩茫茫。落款是謹以此獻給HR。 我們從我們的培訓方式中也總結出來培訓效果的好與壞,關鍵看是否有制度保證,也就是說領導是否把這種制度當作必須的手段。我給你一盆花,如果你不澆灌的話這盆花要枯竭。假設培訓的課程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那么也需要領導方面親力親為去養護這個產品。 我們上學的時候成績不好要降級,要請父母,我們用這些手段來保證我們學業有成。我們在培訓的過程當中,同樣需要我們的執行部門執行一個制度,對我們培訓的效果進行保證。 谷燕:很感謝王新宇,一上來就拋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就是關于培訓的成本以 及效果,以及如何評估的問題。剛才張銷民老師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企業可以 選擇上單個的培訓,但是無法用一個整體的系統和思維來構架系統的培訓。也就是企 業沒有專業的能力把單個的零件組裝成一輛大眾車,但是商學院或者是企業大學則有 這個能力,這也就是他們的核心價值所在。 我來自于北京燕寶,我們公司是寶馬車的代理商,我對寶馬車略微熟悉些,姑且 拿寶馬車做例子。如果企業沒有能力把培訓的各個配件組裝出一輛寶馬車,那么是不 是商學院就一定有能力組裝出寶馬車?你組裝出來的寶馬車的質量是否能獲得你的客 戶的認可,如果你的一個客戶認可,是否能保證你的10個,100個乃至所有的客戶都 認可呢?如果是這樣,那么你無疑就是培訓界的寶馬了。商學院是否真的立足高遠, 我立志打造培訓界的寶馬,你立志要打造培訓界的奔馳。。。如果每一個商學院都這 樣去想,那么中國的商學院媲美世界一流的商學院就指日可待了。 第二個問題是,每一個企業都是不同的層級組成的,員工,中層經理,高管人員 等,對于一般的員工,我們基本上給他一些硬通貨、硬知識就夠了,我們給你什么你 就吃什么,吃飽了可以成為專業的員工就可以了。對于中層的經理我們給一些軟通貨 ,給一些管理的技能,讓他們發揮管理的能力。對于高管層,他們是做決策和前瞻性 的事情,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至,那么,商學院高端是否能提供高端的知識,可 以使得他們在管理中更加收放自如,以至達到無為而至的境地? 張銷民:寶馬是我們的客戶,寶馬把中國的高管,包括全球的高管都給我們培訓了。 我們在一起談應該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回到今天早上談論的主題,在現在管理培訓的市場上,我們各自的定位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更像一個生態系統。每一個點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定位,是不可替代的。 諾華的洪女士講的,即使是諾華內部的培訓也不是北大的項目占了所有空間。因為一個單一的生態系統的生命力是很差的,大家談這個問題,不是談各自之間的相互替代性。 中國有一些概念是習慣用總結性的概念去涵蓋。其實現在是多元化的社會,中國的市場也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我們從企業的角度、商學院的角度,都在找各自的匹配和定位。如果找到了合理和有效的就是成功的,case by case其實是一種理念,我們要理解這個理念。 我經常遇到高校的教授沒有做過總經理,他怎么樣教別人做總經理?在亞當斯密的時代每年的增長率只有0.5%,要用了上千年人類的GDP才可以翻一番。到了工業化的時代人類出現了這么大的財富增長,就是因為社會的分工,分工增加了我們原創的動力。現在是分工的時代,管理理論從來不是閉門造車,不是哪個教授坐在屋里能自己想出來的。 管理培訓市場的發展需要企業家做得好、教授總結得好,教授受的訓練就是把實踐總結成理論,企業家傾其畢生的能力可能做一個行業或者兩個行業,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企業家和教授都要創造自己最大的價值。 美國的商學院最發達,因為他的經濟體最發達。企業的競爭和實踐在美國最活躍。哈佛成為一流商學院就是這么來的,商學院也各自有各自的分工。 有一個研究員是研究大猩猩的頂尖專家,他不是大猩猩,如果必須是大猩猩才能夠研究有關大猩猩的學識,那么人類能夠探討的區域就太小了。其實這意味著教授有他專攻的東西,這就是商學院有存在價值的地方。 在美國的企業大學,美國的摩托羅拉大學他們跟大批的商學院合作,不同的形態有不同形態的價值,價值形成互補,才會形成漂亮的生態圈和健康的生態圈,這里面并不是誰來否定或者替代。 如果我們的汽車市場只有寶馬,對于消費者來說不是一件好事。這個市場需要許多其他品牌的車,而且品牌越多,定位的功能越多,對于消費者來說是非常大的好事情。 我們討論中國的管理培訓市場,我覺得要從這個我們認可的思路去想。 武曉宇:我講我的個人想法,像婚姻一樣開始的引導是很高的,需要文化的結合,如果一開始兩個人就不對眼,怎樣去保證培訓的效果是最好的? 選擇客戶也是很重要的,舉一個例子,一個企業看到一個老師講課講得非常好,他就請這個老師來給他企業的員工講課,老板在上面講一句話,我基本上下一句話都知道了,你提出一個問題我對策都想好了。這就是之前的選課出現的問題。 人力資源部門是非常好的,這個部門的定義是連接上下層的紐帶。最后會發現一把手是很關鍵的。我們跟人力資源總監談,在很多的情況下我們都要求見到企業的一把手,要他幫助我們了解真正要解決的問題,這是很大的關鍵。 說到后備干部的事情,我覺得這是一個考核的事情。比如說做業績的部門,考核標準一定是你的業績,業務部門考核的也是業績。如果拿培養的人才做后備考核,這個程序就錯了。因為一般來講是要準備培養他當后備干部,再送他去學習。 王新宇:您可能沒太理解我的意思,我們送這些人培養的時候,不是說定位為后備干部,而是我們面臨的是我們選人選不出來,最后發現這些被培訓的人,在清華受了3個半月的培訓之后,我們沒有看到他們和沒有培訓的人的差異。我認為這是一個土壤的問題,再好的種子,沒有土壤是發不了芽的。 我想講的是,你培訓得再好,老板看不到,但是老板認為土壤很好,我給你錢撒種子澆水,為什么你長不出苗?這是問題的核心。 韓圣日:我發現一個問題,我不是在企業家的陣營,也不應該在培訓機構的陣營,也不是在商學院的陣營,我們的公司是做教育技術的,我們的核心應用是計算機技術在企業領域的應用。 我做培訓做了這么多年,發現培訓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培訓的評價體系是缺失的。大家僅僅靠著學生對于講課滿意度來評價培訓的意義。如果培訓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做評價體系,那么所有的培訓都會有娛樂化的傾向,在學習中大家有休假的需要。同時中國人的學習,老師講得越好玩越有意思,越容易得高分。 我經常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比如說郭德綱去講課,肯定很多的學生都打滿分。所以,學員的評價體系不是客觀評價培訓有價值的體系。 我們最近在西安楊森做了一個案例,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個應用模型投入到培訓當中,是可以算出一個培訓比的。這里借助了技術手段,我堅決不同意張老師說的像兩口子談戀愛,是拍腦袋的,對于生意來講不是談戀愛,我的投入一定要有產出比。 如果用錢給自己的人培訓,培訓了之后感覺好但是沒有產出,企業會不會做這個培訓,肯定是不會的。企業關鍵還是看培訓花的這個錢要賺回多少來。 諾華類的企業和大的外企進入中國,實際上帶來了商學院的第一次春天,他們對于企業的管理理念有大量的EMBA、MBA方面的知識,企業內部又需要自己的工作人員能掌握這些知識。中國商學院除了關注外企,我也非常希望在中國商學院的領域里面能有人開始花大精力真正關注中國的全球化,這個話題對于中國有真正的意義。 外企在500強不是核心的部分,單單拿一個企業來套用,僅僅是簡單的西學東用,是不是適合我們的商業市場還是一個問題,能不能把東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做一個結合,找到適合中國企業的方式,到今天為止我沒有看到哪家商學院做得非常好,大家很大程度上還是把很多國外的東西往中國搬。 培訓不僅僅是一個手段,真正好的培訓結果一定要讓培訓的企業和經營者發生行為的改變,要做到知行合一,除了培訓和企業的對接之外,培訓和商學院之間應該有一個執行層,我們大量的管理軟件、應用軟件,實際上就是把方法、理論等用可視化的方法來表達,并且強調了學院的操作。 洪朝陽:我覺得,這還是我們提到了和每個企業有關系,你客戶所處的階段還有你目前所需要的,還有你是不是相信他。可能你是最好的,但是你是不是最適合?你現在可能是適合做這個,但是不適合做那個,如果你適合了,完全可以做那個。 另外一個,我們一直提到企業和培訓,無論是商學院還是咨詢公司,但是我們很少提到這里面實際的發展的主體,就是人才本身。他無論是在休假或者是帶孩子,是因為他自己并沒有投入,沒有認為這是他自己的職業發展生涯,他認為怎么樣,而不是公司給他插一對翅膀,他認為是公司逼他學的。因為他每周要犧牲一個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他每周要在外面飛。所以,這對于他來說這是很難的,而不是說他爭取來的。所以,培訓還是其他的,都要和人才的意愿結合起來。 包括我們要做人才梯隊的計劃,還要做潛力分析和發展,這都是一步一步來的。如果你有了一個資源,你要想辦法使用他,我想這是整體合在一起的。 另外,張老師和彭先生都提到了培訓公司。我覺得我們都是需要咨詢公司的,他們幫我們做判斷、做診斷的。其實,我們在使用中會發現,我們目前用的都是國際的咨詢公司,是因為總部在用,我們的系統是在一起的。也是因為他們有一些專業化的東西,比如說專業的人才的評估、測評等等,這可能是針對我們的。 那么,反過來,我覺得我們真正在用這些公司的過程中,也會發現我們有很多缺的東西。比如說第一個缺的就是人才測評,我們想在用國際之前先找國內。但是,真正找到一個目前的TOP1不是特別地容易,還是和我們的市場沒有發展到足夠的成熟期有關系。 所以,我們希望有一天可以做出一些符合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測評,我們是很希望的。所以,剛才說什么是中國最需要的?我們現在跟北大的合作,發現特別難總結出來,因為目前是一個動態的、非常多元化的時代,所以確實也沒有學習的工具。 另外一個,我們在轉化的過程中,我們基本上都知道他們的情況,比較容易評估,那么比如說1對1的專人的高管的人員的輔導,在國內好像很難找到。我們找國外的也發現,比如說港臺和我們還有語言的問題,所以我們也在用,我們現在挑了1、2家在用,但是我們覺得這比較少。 其實,咨詢公司可以給我們很多的東西,也是我們期待的東西,也許將來在我們發展中期待著產生這樣成熟的產品,我們會特別樂于使用。謝謝! 曹章武:中國的商學院做了大量本土的成熟案例,我相信他們已經關注到中國本土市場的發展。我們公司8年來跟商學院一起共同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他們的案例已經是商學院的案例了。哈佛有非常完善的案例庫,這都是中國商學院缺乏的,我們還缺乏案例的模式和師資力量等。 中國的商學院和美國的商學院相差很多年的時間,所以我們不能要求中國的商學院現在就有美國商學院的成績。 大家現在探討EDP探討中國企業未來發展的過程,在中國現在的情況下,很多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很難投那么多錢讓高管上課。 谷燕:今天我很高興有機會來參加這個盛大的論壇,去年的我也來了,去年主要 是討論商學院高端的EDP課程,今天邀請了培訓機構加入,這是對培訓行業的很好的 補充和發展。其實,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我們接觸最多的不是高端的EDP課程,而 是培訓或咨詢機構,無論是本土的還是跨國的。一個普遍的感覺就是國內的培訓公司 相對來講素質良莠不齊,高素質的培訓公司較少。國內培訓公司由于成立的時間較短 ,經驗較少,培訓行業的門檻不是很高,中國的培訓市場也很大,競爭還可以。 我們選擇培訓到最后通常還是選擇國際公司,因為提供的課程整體水平較高,從培訓 師,課程設置,培訓的過程管理,培訓的反饋及再開發等環節都做的不錯。 培訓的水準高低體現于細節,舉個例子,今天我們論壇在一家本土的五星級酒店,中 午就餐時,吃完的餐盤很少能及時的被服務員收走,而在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管理的五 星級酒店就很少出現這種情況,這種細微的差別就能體現出管理的內功。 在此,我也祝愿本土的中小型培訓公司能向國際的公司取取經,爭取能取長補短 ,越走越好! 許曉霞:我們今天有緣份坐到一起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我們都希望有培訓效果最好的培訓,大家達到多贏的局面。我自己的身份比較特別,我原來在企業工作,也有過自己的企業,現在我是在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工作。 我在這個培訓中心工作了4年多,我現在也做EMBA,在華南地區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們是工程師的搖籃、是企業家的搖籃。我自己做過企業,我知道企業的需求,我們最早引入了培訓機構。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給企業量身定制課程,我會根據企業的培訓需求,企業的人員的定位,去量身定制課程。 舉一個例子,我們去年和今年兩年給中國人壽的廣州公司做培訓。設置有兩個班,一個班是高管的班,一個班是中層經理人的班。在培訓過程中,高管班跟我說全部不要培訓師,這些高管都知道我們所有的培訓都是請華工商學院的教授和全國其他商學院的教授還有頂級的培訓師來做。高管班的老總技能已經很強了,我們再找培訓師來講是沒有意義的,高管需要的是方法的提高和前沿的理論,那么我們課程的設置是全部請國內外的教授來講方法和理論,他們覺得效果非常好。 對中層人員的培訓又有區別,上市之后需要他們有很強的能力,我們給他們設置的課程50%是經典的MBA的課程。另外50%我們會選國內很多著名培訓公司的課程。我覺得培訓公司有一個特點,他們在某一個課程上做得很精。我們希望有機會可以把這些課程引進來。 反過來商學院的培訓中心也有他的優勢和生存發展的空間。大學給我們的信任度很高。培訓公司之間的差異比較大,企業在選擇的時候要做很多很多的對比,但是企業對商學院會絕對信任。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幫企業選擇一些培訓機構來配合整體的培訓計劃。 反過來培訓機構也愿意跟我們合作,我們為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很好的老師一般的企業很難請到,我們提供商學院的平臺,這些很好的老師就很愿意到我們的EMBA的班,對于他來說也是品牌的推廣,對他課程的推廣過程。 今天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我們商學院的培訓中心也可以作為一個平臺把我們的企業和培訓公司結合在一起。 曹章武:我們后面坐的企業家的嘉賓,有想發言的嗎? 吳江燕:我來自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我想說的是:企業大學的出現意味著什么,為什么企業要有自己的大學?就是因為企業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所以不論是商學院還是培訓公司,我們都任重道遠。 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的性質是比較獨特的,介于培訓公司和商學院之間。為什么呢?因為商學院的系統性我們有,培訓公司課程的實用性及互動性優勢我們有。現在我們跟很多培訓公司有很好的合作,他們是我們的區域合作伙伴,和我們一起開拓當地市場。同時,我們和大學也有很多非常好的嵌入式的合作,從而共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比如我們和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EDP中心的合作。我很同意盛景網聯彭總和華南理工EDP主任的觀點,商學院和培訓機構應該可以找到合作點,以發揮各自的優勢,把EDP市場的蛋糕做大。 第二點我想談的是:國內我接觸過很多的培訓機構的老總是很有理念的,很想把培訓做好,而當他投入了金錢與精力研發了一些課程后,就被別人迅速地拷貝了。另外,可能有的企業也不是那么尊重知識產權,會想方設法私下就把老師抓來用了,那么,這樣的話,好的培訓公司是很難有生存余地的。我們德魯克學院還是非常幸運的,我們有點類似長江商學院,我們有集團的注資。我們已經成立8、9年了,我們可以先不考慮生存問題,先集中精力做課程研發,師資培養,上千萬的投入,建立我們的課程體系,我們存活下來了,還有了不錯的發展,我們很幸運。但是,很多同樣有理念的培訓機構卻因為無法支撐倒下來了,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很嚴峻,這個很殘酷。這是很需要企業的支持的,在培訓公司和商學院一起尋求為企業提供滿足需求的服務的同時,也很希望企業反過來理解我們,也要尊重知識產權,這樣,才能有越來越多好的課程被發展出來。 另外,關于培訓效果評估的問題,如果沒有企業高層的重視、投入,在全過程中的配合,這個培訓是不可能做好的。非常希望能多些諾華那樣的企業,為達成最終的好的效果,除了經費,更要有人力資源管理者負責任的投入,以及企業高管身體力行的投入。 今天這個會議非常好,我們可以看到,培訓公司越來越重視研發的投入,比如盛景網聯,有了金融資本的介入,就有能力去做長久了。我們也看到商學院現在已經越來越Open了,愿意與培訓機構一起來探討如何給企業提供價值。這個趨勢非常好。 劉佶:剛才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的同仁進行了精彩分享,恰巧杜院長也曾是我的老師,所以與今天非常有緣份和大家共享盛宴。我們談的管理、文化都是舶來品,是從海外向中國的漸進式影響過程。所以王總剛才也談到時國際在吞食中國。但是天獅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我們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逆轉,以中國的文化和制度去影響海外。我們分支遍布了世界六大洲,而且每一個洲基本上本土化,像是歐洲、日本等基本實現了100%的本地化。我們在歐洲、亞洲、非洲,他的管理團隊都是不一樣的。那么,如何有效做好做高管人員的培訓和文化認同,我覺得我們有自己的方法。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根據民族特色和習慣文化不一樣,美洲、歐洲屬于低關系度文化,不講究裙帶關系,人比較崇尚自由、講究溝通。那么,我們給歐洲的團隊做培訓的時候,主要采取的是開放式論壇、交流會雙向溝通的方式。那么,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磨合以后,最終以中國式的文本的形式達成共識,甚至他們在從來不加班的習慣也得到了改變,這就是效果。 那么,在當地去執行企業戰略的時候,也會受我們的文化的引導和影響。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日本人,他們是崇尚的觀念是嚴謹、細致、有秩序,以高效著稱。那么,我們采用的培訓模式就是“高強度、多內容”。那么,我們上個月接待了一個日本高管團隊到北京做為期兩天的培訓。從一個現象大家可以分析,我們培訓的時間是從早上的8點半,到晚上的9點,將近13、14個小時不間斷的培訓。除了中午午休一個小時的吃飯,從培訓的業務、技能到管理的文化都有。這樣密集的培訓是日本人也感到震撼,原本對中國企業那種懶散、拖沓的錯誤印象徹底被澄清了,他們沒有想到一個民營企業和內資企業,可以把我們的管理做到這種地步。回到日本后勁頭十足,業績迅速增長,這也是效果。 我們在研究一個項目就是跨文化的管理,歐洲人注重權力職位、美洲人崇尚個人英雄、日本關注長期目標,亞洲人更強調群體利益……等等,我想我們無論是培訓機構或者是商學院,或者是企業大學,一切應該是以客戶為導向的,以需求為導向的,根據不同的特色因地制宜。 培訓機構像我們的速食店,講求短評快,解決眼下問題。那么大學里面的商學院這種培訓機構是比較系統化、體系化的學術教學,我想稱為糧油站,是持續的營養的補充。那么,企業內部大學的培訓機構,是一個健身操教練,通過不斷地吸收內外知識并內化傳遞,使我們的企業經常性地自我鍛煉而健康起來。 我總感覺我們的聚焦點比較模糊,我們始終關注外圍,實際上企業的發展,包括人力資源各個方面,最終是為了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最終的經驗不管是系統的還是實戰的,最終是要建立一個知識管理體系,把這些東西沉淀下來、傳承下來,天獅在這個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特色的,希望今后有機會可以跟各位的專家多學習,我們再進一步的交流,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 曹章武:接下來有請我們來自于上海復旦大學的朱智文老師發表您的觀點。 朱智文:有得到一定有付出,大家都有很好的觀點,如果我沒有一點的想法,就對不起大家、對不起自己的人生。 我一開始不是做EDP的,做敲門推銷的人知道,在他們打電話的時候一方面希望有人接,一方面希望沒有人接,敲門也是一樣的。我講的是大實話,我們一定要對企業的內需非常了解,思路很清晰,才可以知道我們應該為企業提供什么樣的課程。 如果我們直接的回答,很難講清楚,可能我們坐在這里講三天三夜,你說服不了我,我也說服不了你。所以我們應該把這個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是不是歸結為有沒有價值的問題。我要問我們的商學院到底有沒有價值,價值在哪里?當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要找的價值不是在我們的商學院里面去找,是要去找客戶那邊的需求。 我們要思考客戶那邊有什么需求,客戶那邊的需求分為好幾類。我們要做的是從這些需求里面想一想,哪一類哪一點的需求是我們可以滿足的。 如果我們把今天所有的問題歸結到這個問題的話,會有一個進步。接下來就是執行的問題。要知道價值的定位在哪里以及如何把價值創造出來? 舉了一個例子,一個人沒有生過小孩,怎么樣教人家生小孩呢?這個例子太好了,我感同身受。現在婦產科的醫生是男的多還是女的多?好像男的也不少吧?男醫生給懷孕婦女講的道理,我相信懷孕的婦女是要聽的。商學院的老師也是一樣的,不是什么都可以教的,教的一定要是企業需要的東西。 我就講這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啟迪,謝謝! 曹章武:接下來有請來自中山大學的徐曉良老師。 徐曉良:各位好,我是中山大學的徐曉良。 我想,今天有企業的嘉賓,有培訓公司的嘉賓,也有商學院的老師和同仁,五洲在線組織這個活動其中一個目的是想共同探討如何把培訓、教育、知識更好傳遞給我們的學生,不管學員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還是企業的中基層同事。 我講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是“教育不是完全的商品”。現在在座的企業界的同事比較多,我們在討論培訓教育的時候,往往會不自覺地把它放到市場的環境下來討論。既然在市場環境下,那我們提供的就是商品,商品的定義就是可以通過交換獲得。應該是花錢可以買到的,還要讓買到的客戶滿意。 為什么我要說教育并非是完全的商品呢?教育在有的時候是錢買不到的。我本人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負責MBA合作的項目,之后又負責EMBA的項目,去年到了EDP。我本人很挑剔學生,對企業也非常挑剔。但是很多企業選擇到我們這里來,他們提到國內有很多的商學院,境內海外也有很多商學院,他們接到了很多商學院的邀請,邀請他們去那里讀書。言外之意就是中山大學也應該邀請他們來聽課,對于學生這樣的提法我完全理解。 像我當年進學校讀書一樣,我開始是把自己當成客戶,慢慢把自己當成學生。今天的管理培訓就是要先客戶、后學生。為什么我對這樣的同學非常警惕呢?當一個同學對知識沒有崇敬感、敬畏感的時候,他來到學校也比較難教。諾華的洪總說培訓的學生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和主題是什么,他到學校來要學什么。通常定位不清晰的學生,我鼓勵他們各個地方走一走。 MBA是學生拿著錢也不能獲得這個機會。EMBA不需要全國統考,門檻就低一點,EDP完全是靠近市場的。因為它沒有學位,更加沒有官方的色彩和門檻。但是我們對于EDP的學生,在進來之前至少有一個面試,我們要面試他們的態度和心態,假如他們沒有完全成熟就來到商學院讀書,他的學習效果一定會受到影響。我們第一要關注學生的心態,他是否成熟了,是否應該到這里來學習。 第二是教育資源的稀缺,如果我們的企業可以整合、邀請一些老師。實際在商學院的教育體系當中,許多老師不是那么有機會,可以是企業恰好出錢就請得到的。很多的老師來自于著名的企業或者來自海外,他們到國內只去幾個地方,香港、廣州、上海、北京,然后就回國了。所以并非用錢就可以留得住他們。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可能都是知名企業的董事長或者知名的學者。 商學院和市場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我們的企業無論是人力資源或者是培訓機構,或者是企業商學院,當我們想要把最好的知識提供給培訓主體的時候,我們應該有這樣一種想法:知識并非是完全的商品,它需要幾個方面的因素來配合才能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加完美。我想這也是五洲在線舉辦這個論壇的初衷。 曹章武:下面請來自暨南大學管理學院EDP中心執行的鄧地主任。 鄧地:我來說一些務虛的東西,人家為什么要到商學院上課?這可能是一個偽命題,我們去菜市場買菜,買了白菜、蘿卜、魚,自己可以做一頓飯,但是也可以跟朋友出去吃飯。這個沒有什么可討論的價值。 其實很多的企業都可以提到我們做HR現實的壓力就是培訓有沒有效果,我們到底為什么做這個培訓?而且老板也會問你為什么做這個培訓。我們同樣打個吃的比方來講,不論是不是健康,美味是一定要的,如果不美味都不能吃下去,我們怎么衡量呢? 剛才韓總講到培訓能不能使業績增長?也許像上午的劉老師講的,如果趕上了GDP的增長就帶來了增長了,這個不是直接可以衡量的,我想多數的企業也不會機械到這個程度來做這個事情。 培訓對于很多的客戶來講既是消費也是投資。我們沒有必要把這兩個事情沖突起來,比如咱們廈門大學的老師講的,很多的人來廈大培訓也能順便看看全中國最美的校園,這有什么不好呢?就像大家到清華去培訓,大家一起在清華園的牌坊下面照個相,這也是很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做培訓、營銷,大家都在談體驗經濟的時代,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做的事情,也是我們跟培訓機構的差別。 有很大公司的老總,他愿意跑到食堂吃飯,他很開心,他認為這就是他到商學院學習培訓的一部分。所以大家應該很寬容地看待這個事情。 劉建華:我們不是指我們沒有到過美麗的校園,我們不希望我們花1、2萬或者是5萬元去派一個人度假,我們希望有產出。所以我們談的是數據的問題,而不是說好不好的事情,公司是需要有業績的、有利潤的,要對社會和股東負責。捐款的時候大家關注的是企業,企業是必須要捐的。我的觀點是我們有一種期望,我們期望商學院辦得更好,辦得更有針對性,在我們優先選擇的時候能夠準確知道要去什么學校?而不是現在我們第一選擇是自己做,現在很多的公司都是自己在做。 徐曉良:我非常贊同建華的意見。 我們的培訓是一個基本性的培訓,相對而言是容易測量的,我們可以測試到在市場中會不會用到。教育要比這個范圍更寬泛一些了,類似對于領導力的評價。 有的東西根本就難測量。廣東有一個做高級襯衫的企業,他們從種棉花開始,一直到紡紗、織布,這個公司的老板是MIT我們的校友。這個企業的地理位置是在廣東的順德,在比較偏僻的農村,他的人員流動很大。所以他們去做培訓來穩定人力的隊伍,他們除了市場、營銷之外,還選了很多的哲學、公檢法、古典等等,這個企業就認為他們在這么偏遠的地方,怎樣留住這些人才呢?他們可能會覺得到大城市的整個文化氛圍他們更加喜歡,就像許多人愿意到北京來是一個道理。當企業把這些知識給到他們的時候,他們不僅獲得了物質上的食糧,也獲得了精神上的食糧,在心里上獲得了滋潤。這些軟性的東西很難測量。 曹章武:關于培訓的體系我們很難討論出來,下面我們請馬艷芳小姐談一下。 馬艷芳:首先我想感謝五洲在線給我這個機會,我在這個行業干了十幾年的時間了,各種各樣的項目我都親自做過管理過,現在我還在做著。我今天來這個論壇有收獲,但是到目前為止還不大,我留下來聽希望在后半程里可以聽到一些東西。 我看到論壇的內容很豐富,其中有幾個主題我也一直很關注,這幾個主題講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很困惑的問題,我很期望在里面獲得指引思路的方向和提示。目前我感覺像一場辯論會。 我表明一下我的觀點,我代表的是正略鈞策。我覺得在這里的培訓公司、商學院、企業的老總,有的時候可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知道自己要什么可以很準確說出自己的關注點,同時也有很多收獲帶回去。 我今天拋出這樣一個理念,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更深層次的單獨探討,真正給彼此帶來價值。在這里我不多評價商學院,因為我們的定位不同。我自己主觀的判斷是認為在中國高校商學院的定位,應該集中在中國比較著名的,有實力的企業高層培訓的方面。 我們作為咨詢公司培訓的部門,應該怎么定位?我覺得我們的定位是應該幫助企業在培養核心骨干員工上做出更多的貢獻。這是我的定位,也是正略鈞策的定位。我們這么多年具體在做什么?我們這些年將企業和培訓結合形成優質的培養,這個培養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我聽到剛才有人說我們的問題你們不能解決,如果要解決就要給我一個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你知道要什么,恐怕也不能說服你的老板,如果你不能說服你的老板,我建議你跳槽。 國內其實有一些有實力的公司,我們為什么不在這些有實力的公司身上去發展,因為我們的目標定位不同,如果沒有機會就說明我們的目標定位不在你們身上。 曹章武:謝謝來自正略鈞策的馬艷芳。 王新宇:我不同意剛才提到的消費和投資的觀點,剛才您舉的吃飯的例子,某種意義上是有道理的,但并不適用與企業和商學院的合作。如果是到大排檔吃飯,確實可以不用太多思考,到如果是到世紀金源這樣的飯店吃飯,而且是自己買單,我相信誰也不會這么隨意地說。 我剛才說了,商學院在企業的培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把企業的實踐總結成理論,再告訴企業今后應該怎么做。這也是我們希望和EDP之間有緊密合作的點,今天不是說誰不行,這不行,那不行,這不是我們討論的問題,我們是要把我們的困惑、困難表達出來,而且我們希望商學院、培訓公司、咨詢公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這才是雙贏和共贏。 我想張老師講的很多的觀點我們很一致,培訓公司替代不了EDP,EDP也替代不了培訓公司,咨詢公司也是一樣的。大家自己不同的角度位企業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是我們需要的東西,也是我們今天交流我們希望得到收獲的地方。從我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把我們的想法和困惑講出來,而不是說讓我們得到一個答案。 我很贊成剛才建華說的觀點,比如說EDP的老師和培訓的公司,能不能把中國的管理實踐中的規律性的一些東西提煉出來?另外,也可以探討一些創新性的思路告訴我們怎么做,比如說清華、北大可以幫助我們合作一下,我們做一下受過培訓的高層管理人員3、5年的跟蹤,看看他們領導力或者是管理能力的變化與提升,分析與培訓的關系。如果商學院在這方面有創新的思路,如果需要企業配合,我們是非常愿意做的。今天我們坐在這里不是想得到標準的答案,沒有標準的答案,也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曹章武:剛才馬艷芳小姐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她想得到我們很多的答案,接下來我們將和新浪網合作做很多訪談,你可以在上面看到所有你關心的問題。 武曉宇:剛才聽得比較多,我做了很多年的教育,我始終的定位是高級職業經理人,剛才很多人談自己,我也拿自己舉例。剛才說到業績評估的問題,說到話語權的問題。我來清華之前是在人大,管人大的EMBA,人大的EMBA在我管的期間業務翻了一番。我特別理解的當你做這個的時候,是需要有業績的。當你業績特別好拿出來給別人看到的時候,是有話語權的。 剛才說到訴求的問題,做了企業之后發現訴求是不一樣的,企業有知識的訴求還有讀EMBA的學歷訴求,同時交際的訴求也是有的。我們有國企、民企、外企,民企的老板打拼了這么多年,他有需要放松一下,這部分也是需要關注的,還有全球化的視野也是中國的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 剛才王總說的問題,我做EMBA的時候曾經想過,比如說讀過EMBA的這些人,在讀完之后的幾年內業績量提升了多少。因為當時沒有人在做,所以我沒有敢冒這個險。我自己一直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值得以后探討的問題。 我覺得合作是很重要的,我上午的話題是“合作共贏”。商學院和企業是有不同需求的,你希望達到的方面和我是不一樣的,你也要贏,我也要贏,我們就要合作。合作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但要是深度的合作,合作的方式也需要探討。 張銷民:最后的總結是很簡單的一句話,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商學院和企業的關系,《財富》雜志的一篇文章說,商學院和企業互為魚水。我覺得并不是誰是單方的魚水,EDP是商學院和企業中真正的橋梁,可以真正幫助企業,通過這個企業我們的教授也能進入到一個行業,對一個行業進行深度研究,我們和企業合作,需要對這個行業把脈,我們有大量的EDP需要發展,比如說醫療行業,我們有一個教授跑過中國相當多的三甲醫院,做了幾千個研究中國醫院的調研問題,我們如果不做調研就不知道。 所以我認為EDP和企業是互為魚水的關系。 鄧地:上午中歐的劉老師給我們列的表,是中歐在全球商學院EDP當中的排名,我印象很深刻。我們在座的不論哪一方,企業也好、培訓公司也好、商學院也好,我們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離我們國際同行的水準還有很大的差距。 我們大家坐在這里開會,我們愿意共同追趕我們世界級的標桿。商學院的EDP可能是三者當中時間最短的,基礎最脆弱、最稚嫩的一方。我希望我們自己國內的商學院努力來做好這個事情,好像在大學里EDP是銅臭味很重的,其實EDP是完全靠服務客戶做起來的。首先我想說我們的同行很不容易,然后我還想說的是中國EDP培訓的空間是非常巨大的。只要我們所有商學院的同事們真正愿意用心來服務,繼續用心去聽,其實客戶不是我們現在所感覺到的這么刁蠻的,服務客戶會給我們很多的成就感。 老實說在我們的學校里做這樣工作的人,更多的成就感是來自于客戶,而不是來自于上級領導的認可。 徐曉良:商學院與企業的關系,很大的程度上在企業EDP與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很大的程度上,應該用商學院培訓的眼光看一下教育的課題,也應該用企業對于商學院教育的看法來看一下培訓的課題。 朱智文:王總講的那句話其實我很感動,因為你說的很真誠,不是和我們對立的,是希望解決一些困惑。如果大家也認同的話,我們一起給他一個掌聲。 我們的價值真正在客戶那邊,如果我們不能解決客戶的問題,商學院也不要存在了。有些培訓是很容易評估的,真正的培訓不是在于評估,真正培訓的成效評估成本不光是金錢,還有個人的投入,涉及到了很多人愿意不愿意去投入?我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們要解決一個很難的問題,當我們解決不了的時候,很難找到出路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跳出這個問題來看,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么我要評估,問題是什么?然后我再問為什么我要看到成效?其實我最關注是希望有一些成效。因為我要的東西我希望有成效。培訓成效跟什么有關?我想商學院可以配合多做一些事前的籌劃。 時間比較長的培訓,我們要求每個學員事先跟他們的老板協調好,每個學員要做一個總結,必須結合未來的工作,3個月或者是半年,提交一個計劃上來。然后企業要做跟蹤,如果企業連跟蹤都不愿意做,提任何成效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現在就在這么做而且效果不錯。 馬艷芳:我簡單說一句,我覺得商學院EDP,或者是培訓機構、咨詢機構,只要自己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在自己有限的資源之內努力去做自己可以達到的事情,我們就有機會跟企業共同成長,甚至可以超越企業的期望。否則都沒有意義。 侯文君:我們現在做6個有針對性的培訓,針對行業針對醫院、針對金融等做培訓。我們在這個行業專注做了6年,我們給客戶創造了價值,客戶的滿意度都非常高。但是我們要攜手起來做更偉大的事,這是一種期望,我們也希望跟各位更深入的探討。在這個領域怎樣從銷售型的培訓公司成為產品研發型的培訓公司,一起服務我們的客戶。 曹章武:我們作為主辦方,今天也學到很多的東西。 劉佶:其實在座的各位在培訓領域、教育領域、人力資源領域工作過很多年了,大家可能名字不熟面也熟,雖然今天有共識也有很多爭議,但我們都是一個圈子的戰友,我們要建一個和諧的社會共同發展。我們最主要的目標是求同而存異,但是按照二八法則,我們希望我們80%的力量關注怎么求同,20%的異議我們以一種包容、大度的胸懷允許它存在。幫助企業去成長才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本源。 吳江燕:前幾年大家對于MBA和EMBA都是趨之若鶩的,其中很多人都為了那個文憑去上學。那么,現在大家開始看中EDP的價值了。來學EDP的人看中的不會是文憑,而是希望真正學到東西,EDP也沒有什么門檻。為了畢業證書,學MBA他不滿意他也要學,但是EDP就不一樣了,他不滿意他就會挑戰你,這是非常市場化的項目。企業現在更關注實際的收益、效果了,這一點我非常開心,中國管理培訓教育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是非常好的。 對于德魯克管理學院來講,我們有非常好的EDP的項目,大家覺得學了之后非常有用。對于我們的挑戰,也是大家談到的評估的問題。盡管我個人覺得投資收益不一定要那么細化、量化,這太難做了,因為大家都講到了,影響培訓效果的很多的指標、因素你是很難評價的。但是,要不要評估?我們肯定要做。對于我們的挑戰是一定要想辦法有效地去做今后的跟蹤與反饋,或者說就是幫助這些學習過的人,怎么能夠在他的工作中不斷實踐和思考,讓他能夠訓練有素地在各種環境和條件下都能靈活地運用。我覺得,這不僅是德魯克管理學院所關注的,也是值得我們所有在這個領域中的商學院、培訓機構,以及企業,都需要探討和重視的問題。 劉建華:我認為應該研究未來的企業和商學院的標桿。 韓圣日:我明白了討論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大家都需要為知識的有效傳遞進行努力,我希望大家多花一點時間在改變知識傳遞的手段上。知識傳遞在底層上的投入要加大,我們確信計算機可以輔助大家進行管理和個人的溝通,那么它一定也可以在很多地方改變我們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我們有很多的老師還僅僅停留在做PPT的階段,這種教學服務肯定是不夠的。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家企業了,我們如何把計算機的技術和教學手段,還有知識有效的傳遞到企業,我們相信可以給一些商學院創造更多的價值。 王新宇:其實,在坐的代表了國內的頂級商學院,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商學院可以放下你們的身段。目前,國內的培訓公司坦率地講,我認為沒有一家可以牛到跟國內的大企業在談的過程中,有值得驕傲的資本,但是商學院不一樣,你們有。所以,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想最后用一句話來談我自己的感想,算是對我們企業、商學院和培訓公司都需要的一句話,叫做“用心傾聽,尋找多贏”。 曹章武:謝謝各位嘉賓,關于中國教育市場的前景,關于市場的細分,無論是企業商學院、商學院、咨詢公司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其實國外的商學院已經給我們做出了很多的表率。雖然他們只做商學院體系的評估和排名,其實他們這個排名已經包含了企業的需求。比如說我們的EDP總排名里面有一項是客戶滿意度,包括了16項體系,這里面有實的也有虛的,不同的人關注不同的標準。我認為中國很快會有關于EDP培訓系統的標準出來。國外的很多的體系標準還是值得我們中國借鑒的。 由于我們今天開會的時間非常長,大家非常辛苦,我代表我們主辦方《第一財經日報》社非常感謝大家對于我們工作的支持。謝謝大家!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