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炳才:中國經濟和金融運行的特殊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7:52 新浪財經
2008年3月13日,由北京大學中國金融衍生品研修院主辦的“北京大學第二屆中國金融創新論壇”在京隆重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2008年金融環境分折與金融衍生品法律制度建設”。新浪財經獨家網絡圖文直播本次論壇。以下是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金融學會常務副會長陳炳才的演講內容。 經濟金融運行三個特殊性: 第一,速度規律不起作用。 我們制定翻兩番的時候,計算每十年翻一番,年均增長速度為7.2%。我們前期增長速度高一點,后面會低一些。因為經濟基礎和規模擴大了,基數增加了,增長速度會降下來。研究了很多國家規律得到了這一個結論。 看到經濟增長這一塊,我們GDP增長速度比較高,大部分是在9%以上。90年代也比較高。低一點,也是亞洲金融危機到2001年,是處在經濟恢復的時期。02年之后,經濟增長又比較高,而且是加速度。打破了長期以來的速度規律。速度規律在中國不起作用,在其他國家起作用。對研究中國的很多人來說是一個謎,這也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和思考。 這里面有幾個原因: 1、需求規律不起作用或對需求認識不足,對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認識都不足。之前我們講產能過剩,要壓。紡織業或煤炭業都壓過。壓過之后,我們生產能力不僅僅是得到了擴大,而實際產量也是增大。這一個速度和我們早期沒有想到這么快,也需要這么快。中國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我們認為市場飽和的時候,但是市場還有擴大。為什么擴大?因為沒有想到一個家買幾臺空調、洗衣機、空調。這一些產品還拿到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去。消費品市場,世界上的市場都是中國的產品。還有農村的市場,我們沒有想到農村的市場到底有到大。中國也20年機遇期,這一個判斷是什么。拿人均GDP來比,農村和城市至少差3倍。1978年的城市和現在的農村發展狀況差不多,那一個時候家庭生活水平很低。現在中國的農村再經過20年,能夠達到我們城市人人均GDP水平,你說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大不大。這值得我們關注。 2、資金供求規律發生了變化。過去講發展中國家資金短缺。而且國家開始的時候也是短缺,后來不短缺了。為什么不短缺?經濟發展本身會創造出資金。90年前外資利用很少,90年后,這一塊增加很大。利用外資和外債,包括境外上市等等,這一塊資金進來之后增加了國內資金供給。 過去資金主要是給本地,外資進來之后,貿易順差大了之后,外匯增加了。外幣在中國創造了本幣供給。本身經濟發展導致人民幣供給增加,再加上涉外經濟發展造成了資金增加,所以資金供給非常大。在宏觀調控當中,每一次針對的是中資企業,對外資沒有政策。當收縮中資企業的時候,外資企業進來就發展了。中資企業也在不斷需求合作。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這一個過程給中國成長創造了很大的機會。 3、主要依靠銀行、財政逐步擴大拓展到同時依靠直接融資。人民銀行創造了融資債,還有股票等等。這幾個特點改變了投資增長和對投資的約束。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