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第三屆中國經濟50人田橫島論壇實錄(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9日 11:46 新浪財經
許善達:下面我們請主題發言,就是蔡昉做主題發言。
蔡昉:就勞動力短缺的事,我還從來沒有在這個范圍內把它比較全面地、證據確鑿地給大家展示一下,所以利用田橫島論壇的時間,把它說的稍微多一點。 上次是我們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30周年,我做了一個講座,引起好多批評,批評沒有問題,我們寫文章就是歡迎批評的。還有就是引起好多誤解,這個誤解我覺得應該有一些需要值得回應的。所以我想講,我做這個研究有兩個初衷:第一個初衷我想看中國到底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發展階段上。因為我一直是搞發展經濟學,在我的腦子里,經濟發展上有幾個大的拐點,其中一個就是中國最典型的,從二元經濟結構轉向一元的,最核心的就是它無限供給的勞動力開始枯竭,變成勞動力市場比較均衡的配置。因此,很自然就要看拐點,我們到底離它有多遠。剛才劉鶴主任講到了中等收入陷阱,還有所謂的1000-3000美元,或者更高以后,會遇到很多社會問題。過去剛開始講1000-3000美元說法的時候,我就不明白,為什么?有沒有這個說法?后來我就去查了一些數字,我找了80多個國家的數字,這個橫軸是1970年的人均收入水平,縱軸是2003年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就是說30年,看看從不同的起點上,最后達到的效果有沒有不一樣。結果大家可以發現,這個非常低的,在1000美元以下的起點,1970年開始的國家,在30年以后,它們的增長都比較小,而且分化沒有太大。但是在這個黃色的區域里面,正好是1000-3000美元的,30年以后它們增長都比較快了,但是分化也非常大了,也就是說確實存在著非常敏感的時期。這個時期確實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也給我們一些啟示,我們做一些發展階段上的判斷,而且是正確的判斷,這是有好處的。第二個初衷,因為我一直搞勞動就業,在這個研究領域里,國內外普遍有幾個流行的說法和觀點,影響著大部分學者和政策制訂人。也就是說,幾十年不變的一些認識,其中包括說我們的統計沒有用,討論問題沒有任何依據了,變成虛無主義了,包括就業沒有增長,很多人認為90年代后期以來就業是零增長。還有,大家都集中說失業多么嚴峻,勞動力外出打工受到多么大的障礙,但是從來沒有人認真地總結勞動力市場發育的效果,到底發育了多少。再有,一成不變的一些傳統思維,比如說我們80年代就講農村剩余勞動力1/3,有1億多。90年代還是1億多-2億,直到最近大家還在普遍說,還有人測算說接近2億。但是和我們30年的改革開放發展、結構變化,就不太一致了。所以,這也是我想揭示一些事實的動機。 當我這個成果發出來以后,有幾種反應。一個是大家懷疑(劉易斯)轉折點的判斷,認為還有一些勞動力終究要轉移出來,在中國不可能像你蔡昉說的勞動力短缺了,無限供給不存在了。但是我就想說,從最簡單的方面理解所謂的(劉易斯)轉折點,就是說在這個轉折點之前,你一分錢工資不給他漲,他也能源源不斷供給勞動力。但是到這一點以后,還是有勞動力的,因為很長時間,我們還會保持這個國情。但是你不加強、不提高激勵手段,提高工資、提高福利,改善工作條件,減少死亡和傷害,你就雇不到你所需要的勞動力了。僅僅在這一點上,我們說“劉易斯轉折點”。還有一點,我比較擔心的,現在認為,好,我承認你說的,我也觀察到了,因此就可以把我們現在講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給它一個具體的含義,該從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到資本密集型的產業上面來了,很長時間以來的重工業化傾向也與此有關系。還有最近商務部對出口部門的一些限制,因為那個規定我也看了,我就看不懂。但是當Bloomberg報道的時候,就講到“中國將遏制廉價勞動力密集產品的出口,以強迫制造業制造更高質量的產品,以便縮小其世界頭號貿易順差和減少環境損害。”他們直接看到它的目標,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說,“令人驚訝的是,為什么把這個當成它的目標?”所以我想這是一個類似的傾向。再一個,媒體和學術界可能有一些不太恰當的引申,比如說對部門來說,對勞動保障部門來說,它就比較擔心你由此是不是認為就業就不重要了,政策也就沒有必要了,我們不應該付出這么多的努力了。我覺得這些引申可能比較危險,所以我再簡單給大家回顧一下,勞動力市場究竟是什么狀況。 第一個是零就業或者就業趕不上增長,是不對的觀察。我們看這個圖,就業一直是增長的,這是城鎮就業,而且增長非常快,很多人看到不到就業增長,是因為他沒有看懂最上面藍色那一塊(PPT顯示)。那一塊是不斷增加,因為它沒有在我們單位就業增長數字中得到反映。也就是說改革開放多元化的經濟增長以后,我們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有些單位沒有統計上來,很多個體經濟沒有注冊,也有很多完全是自我雇傭,這也不能作為單位反映出來。還有一個,在單位就業中的就業者,被缺失了,沒有反映出來。原因是,一個我們大量使用的民工沒有被統計成正式職工,從來不上報的。還有一個,下崗、失業工人的再就業,回來以后也就不作為正式工人了,他們都是以勞務派遣公司派遣的方式放在企業中的,企業沒有把他們作為自己的職工,也不在工資基金中給他們支付工資,所以這些人在統計中都找不到了。因此我們有一個巨大的余項,這個藍色的面積,也就是說占全部城鎮就業的36%,這部分如果人們看不到的話,特別是當人們在計算就業彈性的時候,它必須要分部門的、比較詳細的資料,一到這個時候,這個部分就完全沒有了。所以實際上我們得到的就業信息是不準確的。 再一個,失業率。人們說失業越來越嚴重,實際不是。失業率在2000年的時候達到了最高,然后就下降了。2002年以后一直到現在,每年失業率都是下降的。2005年真實的失業率,國際勞工組織的概念叫“調查失業率”,只有5.2%。當然了,我們登記失業率,看樣是上升的,但是登記失業率有它的特殊原因。因為下崗不算登記失業,下崗與登記失業并軌以后,很自然的反映登記失業率上升。其實真實的失業率是下降的,百分之五點幾不算很高的失業率了。再一個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總量大、速度快。第一列就是農村外出的勞動力,這個數還是非常大的,2000年已經達到7800萬,到了2006年是1.32億。他們占城鎮就業者的比例是46.7%,也就是說不僅城市的就業增長沒有減慢,而且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在城鎮就業里的比重也在提高,速度也非常快。也就是說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城鄉就業的增長都是非常快的,它實際上和我們兩位數經濟增長速度是一致的,并不是說有增長沒有就業。 這樣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農村勞動力的配置格局就完全不一樣了。大家看,整個大的面積(PPT顯示),從上面那條線往下的面積是農村的全部勞動力,如果過去在90年代中期以前看到的,除了鄉鎮企業吸納一些勞動力之外,其它都是在農業中或者處于剩余狀態。那個時候我們算出來有1.7億和1.8億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還是合理的,實際上我自己當時也測算是1.7億。當時從那以后,第一我們下面黑色的這部分面積,又得到恢復,去年已經達到了1.4億多了。第二,在鄉鎮企業之外,又生出了農村的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各有兩千多萬。再之外,農村勞動力外出,一個我為了畫的年頭多一點,用我的一個老數據目前是1.1億,還有剛才我看到新的數據是1.3幾億,我把它加起來,這樣我們看那個白色的面積就非常小了,那里面包括農業中需要的勞動力,還包括剩余勞動力。但是已經就這么大的面積,我們很難說還有多少剩余勞動力。當然這張圖做了一個處理,這張圖是一個示意圖,因為外出打工的勞動力和進入鄉鎮企業,進入農村私營經濟的是有重合的。因為我作為一個勞動力,我一外出,就被統計了一次,但是我要到了沿海地區的鄉鎮企業就業,又被統計了一次。但是重合多少,應該可以知道。 這樣我就做了三種情形,讓大家看到底有多少農村剩余勞動力。第一種情形是勞動部的說法,說鄉鎮企業和外出打工有重合,但是總的來看,他們就地或外出轉移是2億人,占到全部農村勞動力的41%。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假設農業需要1.78億的勞動力,這也是根據現在的生產力水平,農產品成本資料測算出來的,用的最少的一種假設,這樣我們看到剩余勞動力只有1.1億,只占全國農村勞動力的22%。再做一個極端的情況,最近登了一篇文章,說農村勞動力轉移出去,不干農活的有2.3億,也就是說占到47.9%,它給的是47.9%,我推算出是2.3億。那么推算出農業勞動力是多少呢?按照一個全面的算法,也需要2.3億,這樣算下來,農村剩余勞動力只有兩千多萬人,只占全部農村勞動力的5%。 農村勞動力的定義,基本上就是農村的經濟活動人口,也就是說16歲以上經常從事勞動的人。實際上就是經濟活動人口,就是可能用的勞動力資源,實際上農村就業的數跟這個是一樣。這個當然是靜態的,上次樊綱跟我討論,說你說農業還需要1.8億,這個數太大。就是太大了,但是我們過去算農村剩余勞動力,也是根據當時的農業還需要勞動力,去看剩余。那么今天我們用同樣的尺度看它發生的變化,最多還有22%,最少可能就沒有了,我的意思是這樣,完全靜態的。 但同時我按照22%的剩余勞動力,1億數量來看,因為我們搞人口的,還可以看它的年齡階段。大家可以看,下面這個藍色的是轉移出去的年齡分布,每個年齡段都有,紅色的是農業需要的,主要集中在30歲以上;黃色是剩余勞動力的年齡分布。也就是說現在假設還有1億剩余勞動力的話,50%是40歲以上的。(PPT:剩余勞動力的年齡結構),我們搞遷移的人都看了,現在外出打工的都是30歲以下為主,40歲以上幾乎沒有什么了。但是現在農村剩余的勞動力一半是40歲以上的,他們很難說用現在的激勵手段能夠讓他們轉移出來。 因此我們再看得長遠一些,對于這些東西都是表面現象,大家可以說是制度的因素,你有戶籍制度,可能最近的三農政策有所改進,產生了一個拉力,減少了推力。還有可能說沿海地區有些企業不善待農民工,各種各樣的因素,但是我們看歸根到底勞動力有多少,是人口結構的問題。但是我們看到,這是人口撫養比,也就是說少兒撫養比,就是拿16歲以下的人去比勞動年齡人口,老年撫養比就是64歲以上的人去比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年齡人口是16歲-64歲,這其實就反應了人口的年齡結構。大家看從60年代中期,我們的撫養比一直在下降,也就是說勞動年齡人口越來越占主導地位。但是現在下降越來越緩了,到了2013年,就是一個拐點,就要上升了。我們做了一個計量的模型,得出一個結論是撫養比每下降一個百分點,人均GDP增長0.11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整個改革期間,我們人均GDP增長中有27%是由人口增長比下降貢獻來的。這個模型如果繼續成立的話,到2013年以后,也就是說人口撫養比每上升一個百分點,人均GDP增長率下降0.11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在2013年之前是人口紅利,2013年以后就是人口的負債了,就是你要償還了,這是從綜合的看人口。 還有一個事實,過去老說中國勞動力供給是既大,又源源不斷,增長也很快。但是從這個預測看,就是今后20年的增長中,全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率每年只有0.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當然更低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也低于北美的水平,只是比歐洲和日本高一些,也就是說是世界上勞動力增長最慢的國家之一了。因此,工資作為一個結果,也是一個佐證,我想非壟斷性的還是勞動力工資。大家可以看,從90年代后期,其實都是上漲的,當然這個是正規部門,也就是說國家統計局找到了單位,讓它填報表,這是我們所說的正規部門,這里面基本沒有反應對外職工、沒有反應民工。但是可以看一下,我們制造業正規部門的工資增長是全世界最快的。這個左上角是轉軌中的國家,它的工資增長基本下降的多,增長不太多,然后又上角是OECD國家,有很多上漲的,也有比較穩定的。左下角是一些非洲國家,它們有上漲工資的,也有大幅度下降的,(PPT顯示:制造業工資增長是全世界最快的)。看我選的這個縱軸,轉軌中國家的縱軸最大是140,OECD國家是130,非洲國家是160,中國我選的是230,也就是說中國幅度大的多,這個看不出特點,實際上中國的工資增長是全世界最快的,這是正規部門。也就是說隨著經濟增長,勞動生產率也在增長,在這個過程中不是說只有經濟增長。 農民工的工資作為非正規部門的代表,應該說在2004年以前我們相信它的工資增長是比較低的。李德水說過去十年增長的比較少。但是2004年增長了6.8%,2005年增長的是6.5%,去年增長的是11.5%。也就是說,長期以來沒有漲工資,正好是典型的經濟二元結構,最近這幾年越來越快,也是說有這個拐點的端倪。去年我們在南水北調上看一年工資是漲了一倍,就是非熟練工人的工資。 作為另外一個結果,我們都說勞動力市場是分割的還是一體化的,其實2004年我們就做過一個研究,用全國的分地區的制造業工資看過,當時它的制造業工資是一體化程度提出的。今年我們得到農戶的數據,農民工外出打工收入的數據,我們也做了一個表(PPT顯示:勞動力市場明顯一體化趨勢),大家看第二行,它的差距是縮小的,從0.27縮小到2006年的0.2。其中地區的貢獻率是從2003年的28%,降到目前的20%。也就是說它縮小,同時地區貢獻在縮小。也就意味著,把它套在產品市場上的所謂“溢價原則”,它是一個一體化趨勢,這都是一些佐證。但是這種勞動力短缺傾向意味著什么呢?這是我原來想到的。第一個,就是說我們現在需要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按照中國的經驗,還有世界發展經驗,我們看到其實發展就這么幾個階段,有幾個轉折點:第一點,最早我們是資源,誰有土地,誰的資源好,這是在農業社會。但是隨后,進入了新資本發展時代,誰能夠積累資本,實現12%的資本積累率,誰就能夠起飛。因此第一次面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接著,它的假設是遞減的,因此你再積累資本,回報就會遞減,導致你非得轉到(TFP)增長率,才可能實現經濟可持續性。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西方經濟學家批評說“中國的增長奇跡”,說你只是勞動力的投入。但是金融危機和那個沒有關系,它實現了增長,原因是說東亞有一個特點,是人口紅利,導致了人口撫養比不斷下降,它們也是這樣,測算出來貢獻率特別高。這個時候,就是有了第三個階段,勞動力啟動性的。中國很長時間就在這個階段,我們勞動力供給無限,又實現了資本積累,兩個東西加起來,沒有資本遞減現象,因此就用這個推動著經濟增長。它是可持續的,在人口紅利消失之前是可持續的,因此你在這個時候提什么口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也沒有用。企業家也好、會合成整體也好,都會形成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但是如果勞動力出現短缺的拐點以后,到目前為止根據經濟理論和其它國家的歷史經驗推,我們非要轉到TFP型的經濟增長,這是我的一個意思。 還有其它的政策含義,一個是我們注意到很多國家在歷史上,真正說善待勞動者,企業雇主善待勞動者,勞動關系的改善,政府通過立法和規制善待勞動者,從偏移資本轉向偏移勞動者,也出現這個階段。它可以給我們一個機會說,通過這些制度的調整,挖掘勞動力供給的潛力。在中國一個最大的制度就是戶籍制度的改革。 第二個含義,就是我們處理內外失衡的時候,我們不能雙管齊下、火上澆油。假如說我們強大的貿易順差是兩個杠桿:一個是真的,就是我們的勞動力便宜。一個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假設匯率是扭曲的,扭曲多少我們也不知道。因此,勞動力從便宜轉到開始昂貴了,它是一個可以調整的勞動力。假設匯率是扭曲的,可以調整的,我們不知道調整到什么時候。其它國家幣值升了以后,就有必要往下壓,但是壓沒了,經濟就受到巨大的損害。這是引申的一個結論。 其它的是怎么運用經濟手段,我在這篇文章中也告訴了大家,就不說了。 這是舉的一個例子,就是中國戶籍制度改革,還可以促進勞動力轉移。這是世界銀行做的三種假設,假設今后十年里面還能轉移出1%的農業勞動力,它可以增加7%的GDP。假設轉移出5%的話,可以增加3.3%的GDP。假設10%的話,它的GDP效應是6.4%。這是作為一個例子。 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我要強調的是不意味什么,勞動力短缺不意味什么。第一個,我想中國的資源稟賦結構,也就是中國的比較優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改變,也不會在近期改變,這是我看到國外的人作的一些文章,他們講按照要素密集程度,來看中國產品的比較優勢,它叫“顯示性比較優勢”,它講中國一共有1700多種制造產品。其中主要的按順序排是非熟練勞動密集型產品,第二是技術密集型,第三是資本密集型。從自然的、顯示性的比較優勢,就是通過貿易顯示出來的結論看,我們資本密集型產業還沒有占據國際競爭的地位。而且它從2000年-2003年做的研究沒有什么變化,我們也不能假設最近就迅速出現大的變化。 再一個不意味著什么呢?不意味著轉向資本密集型,轉向工業化發展,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蘇聯,歷史上蘇聯就是勞動力短缺,按照如果簡單地說經濟增長方式的核心就是從某種要素密集度,轉到另一種要素密集度,那蘇聯搞重化工業化是合理的,但是它搞的重化工業化的結果是TFP的增長率非常低,而且大部分是負的。其它的幾種不同的假設,美國中央情報局測算的,蘇聯國內學者測算的,等等,它的整個經濟增長率是越來越低,最后它崩潰了。因此我們想說,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從一種過去的,在當時具有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源泉轉向另一種經濟增長源泉。就我們目前面臨的,是從勞動資本投入型的經濟增長,轉向TFP投入型的增長,而不是資本密集型的投入增長。 另外樊綱有一個觀點,說重化工業化有利于精細增長。表面看不合常識,但是他解釋說,每一個產業有一個前向連帶效應,有一個后向連帶效應,重化工業的產業鏈條長,因此它的最終結果,直接間接就業效率反而是大的。但是他是說用工業化時代指導方法。然后我指導了一個博士說,我說你用反工業化時代來去反駁樊老師這個觀點吧。 再一個是,不意味著政府積極政策松懈。我跟勞動就業部門說,我跟你們一起鼓吹了這么多年的就業增長,我觀點不會改變的,并不是說勞動力多才有失業。今天也不會說勞動力少了,就業就不重要了。 這兒有一個例子,曲線的部分是實際的失業率。實線,這只能分段的估計,是我們的自然失業。也就是說因為摩擦性的因素和結構性的因素造成的失業,它和經濟增長周期速度快一些、慢一些,和所謂的(飛利浦)曲線沒有太大的關系。因此說目前我們的就業問題,主要解決的是提高勞動力市場的功能,增加政府的服務,改善各種培訓,減少結構性失業和摩擦性失業。因此這些職能根本不會隨著整體的勞動力供給的變化而改變。 再一個,勞動年齡人口雖然速度減的越來越快,而且將來不太增長。但是從總量上看,這是黃色的框圖,到2030年仍然有9.7億,總量上,而實際上那時候的總量比今天的總量還要大。經過一個高度,然后下降了,但是總量還是很大的。同樣,它占總人口的比重從現在的71%降到那時候的大概67%,(PPT顯示:勞動年齡人口仍然龐大),但是就是那個勞動年齡人口占全國總數的比例,仍然高于現在的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因此說你雖然會發現一個拐點性變化,但是你的根本國情還不會變化,只是在邊界上影響你的選擇。 勞動力仍然要轉移,從官方的統計看,我們還有44.8%在農業中,從我們剛才的估算看,也還有23%的勞動力在農業中。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最低的,英國只有1.2%。而發達國家農業勞動力比重最高的是日本,它也有25.6%,我們從目前的狀況看到這個現象,不知道花多少年。因此農村看不到勞動力了,但并不意味著農村沒有勞動力轉移的壓力。 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