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張新民宋立新曹章武做客談中國EMBA發展(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17:25 新浪財經
7月10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張新民做客新浪財經嘉賓聊天室。(來源:新浪財經) 曹章武:宋社長,您也是剛經歷過,或者是享受過EMBA平臺。通過您對項目的了解,您覺得,EMBA的學習對您的工作和生活以及看問題的角度,是不是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宋立新:我是覺得剛才張院長介紹了EMBA在學術上的情況。我想從一個剛剛畢業的EMBA學生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在這個里面更多的感受到心理的力量。因為我覺得EMBA這樣的一種教育環境,把很多在各行各業已經作出了成就的、在實踐方面已經有很好體驗的一些人放在一起。大家以學生的身份去溝通和交流,就會使每個人的視角產生變化。 比如說以前我們自己覺得在這個行業里面已經看到這么多了,就覺得已經看得很多了。其實到這樣的平臺上講,以學生的平常心感受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很大。這種話說起來,好像每一個人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都會體驗心理的歷練。我們EMBA的班級,這么多能量互相交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給人帶來的心理上的沖擊,其實也是很大的。所以從理論上來講,我們可以把以前的一些實踐,能夠更好的去認識,去提升。 從心理上來講,我覺得EMBA的學習使人能夠真實的去面對自己,面對他人,從而接受自己,接受他人,這樣的心理力量對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好處。 曹章武:您沒有讀EMBA的時候,突然從媒體上看到EMBA的時候,是怎么解讀它的? 宋立新:我覺得《英才》雜志社對這個并不陌生。我們的定位就是關注領袖公司和公司領袖,其實有很多涵蓋的意思。從當時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對于在職人員來說,他選擇這樣的方式,可能負擔小一點,從負擔角度來講,是輕很多。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提的要求更高。剛才張院長也談到了,很多學校把EMBA作為自己的品牌代言。很多學校在介紹自己商學院教育的時候,總是要從EMBA的學生質量談起。從這一點來說,并不會覺得進去以后,就說進去的時候,可能比MBA,比本科生要輕松。但是實際上在這樣的一種環境里,又是這樣的一個群體,每一個人,就是因為學校看中這樣的品牌,每個人才更看中自己的品牌。我覺得品牌的互動和品牌效益的相互影響,也是很明顯的。 曹章武:在中國EMBA發展五周年,很多企業家也都經歷了中國的管理教育,當然跟我們以往上學的那種方式,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更多的是互動性,其實我們是作為學習者,或者嘗試者,我們從單一的角度了解,我們沒有辦法評價他。張院長是做EMBA的業內人士,曾經在一個場合上面,我們張院長曾經說,中國真正能有能力,有資格教EMBA這個項目的教授可能不超過50個,那么當然這50個可能也有從國外引進來的,也有本土培養的。我們EMBA發展五年以來,師資隊伍是不是發生了變化? 張新民:我原來表達的意思是,中國國有大學里面,儲備的商學院的EMBA師資里面,能夠高質量的完成EMBA教育的教師不超過50人。就是現有的本土教師,能夠高質量的完成EMBA教育的不超過50個人。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看到的相當多的EMBA項目里面,老師是熟面孔。所以我說中國的EMBA教育,處于一種有質量沒特色的狀態。就是質量有保證,但是沒有特色,因為師資是比較雷同的。 我想就剛才你講的這個問題,關于師資和課程,我也說一下。在2002年的時候,E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給了我們一個計劃。基本是EMBA教育里面的課程差不多的情況。2005年的時候,我們進行了一個合格評估,我們對所有畢業的學生做了一個調查,就是你對哪些課程,您認為有用,或者你認為是重要的。在30所學校的學生里面,普遍追捧的四門課程,基本也是我們看來比較重要的方面。一個是戰略管理,一個是人力資源管理,一個是營銷管理,再一個是財務管理。可以看出來,我們現在EMBA所提供的知識體系,應該說符合了我們的學生的要求。
7月10日,《英才》雜志社社長宋立新做客新浪財經嘉賓聊天室。(來源:新浪財經)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財經新聞圖片 所以可以看出我們的教育提供基本符合我們學生的追求。這些課程體系是滿足了我們教育的需求的。就師資而言,我們實際經歷了一個過程。在2002年的時候,由于有關方面擔心我們自己沒有搞過這個項目,就怕搞不好。就規定,要求我們的EMBA教育,應該有三分之一的境外師資,包括中國大陸以外的境外,包括香港、臺灣都可以的。幾年下來以后,我們發現,實際上中國大陸的師資,在對中國的學生施教的過程里面,實際上在這個層面里面,他的最高水平的老師是沒有輸給外國教師的。這一點我完全可以客觀的恰當的評價他。 因為普遍來看,大規模的三分之一的境外師資在中國大陸的EMBA教育里面,并沒有我們所預期那樣,表現他們應有的高質量。這個里面就涉及到,我們說師資的陣容,師資的出身背景是一回事,這個師資作用于我們的學生能不能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們特別強調的是,這些師資能不能成功,首先是心態。 我聽說有一個外籍華人在給一個學校上EMBA課的時候,學生非常不買他的帳。原因是什么呢?他對我們的EMBA學生,從心理上,從言語上鄙視,蔑視,認為我們的EMBA學生,你們不過是在中國市場經濟條件并不完善的環境下,你們是暴發戶。在心理上是這樣的,言詞上刺激我們的學生,所以學生根本不買他的帳。有的把我們的學生當做什么也不懂的小學生,講基本的知識,他按國外的需求去講,完全脫離中國的需求,完全脫離中國的實際。可以講,境外的比較成功的老師,是熟悉中國的情況,可以是洋人,可以是中國人。但是他必須對中國的市場環境,和中國企業運作的情況有所了解,并把他的感悟提供給他的學生,這個時候他才是成功的。 另外我們談中國大陸的師資表現什么樣的?我在幾年前講過,千萬不要低估我們中國的本土師資,在面對各方面壓力時的努力和成功的一種實力,或者是學習的一種能力。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情況就是,中國大陸的本土的高質量的師資,經過這幾年的成長,應該說在主要學科方面,都形成一批有相當強實力的,能夠為EMBA授課的師資隊伍。所以從整體來看,我們擁有了一批能夠維持相當質量的EMBA教育的師資隊伍。中國大陸商學院完全可以做到。 當然我沒有排斥境外師資的作用。性價比和他所提供的知識相比的話,整體是不值的,但是個別是可以的。就是你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輸出這種不是以掙錢為目的的海外游子們。有些價格比中國教師還高,但是水平比中國教師還差,這種人你請他干什么?除了他是洋人以外。所以我想這些人逐漸會被我們的商學院所拋棄。非常高興的是,我們的商學院的甄別能力也很強。我們對師資越來越有信心。 再一個關于案例的問題。MBA和EMBA的差距,就是案例的程度占的更大。當然我的理論貫穿講解過程里面,因為四天的課,你肯定希望學生有預期的理論的預習,如果理論不能解釋的話,這些學生的實踐背景,就提供了他能夠學好這個課程的基本的素質。就是說,他可能連看都不用看,你講的東西,他可能概念都沒有,經過你的點撥,他可能把自己的管理實踐和你的課程融合到一起了。 就是說我們的案例應該選擇有代表性的,打動學員的,跟他的管理實踐結合比較緊密的。中國的EMBA,應該說在高質量的EMBA師資里面,他們都儲備了相當數量的,能夠保證我們EMBA教育的案例。我覺得案例的情況,應該說本土案例,以及本土企業的迅速發展,為我們商學院提供了最好的教育素材。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