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監管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市場一定要規范發展,否則市場永遠都不健康
●創業板的推出不是利空。它給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給予市場更多的機會
●收購兼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退出機制。鄭百文重組要看是否合法,但市場化思路是可取的
2月17日,中國證監會的“一元顧問”梁定邦先生走進央視《對話》節目,就證券市場的熱點問題,與觀眾展開面對面的交流,并對當前的市場熱點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底線”永遠要守
觀眾:我注意到梁先生最近一個講話,“監管不要搞運動”。這話有什么背景和含義嗎?
梁定邦:監管不能是以一種運動方式來做,一定要均衡。如果僅僅現在加大力度,以后又不干了,停下來等一等,到出了情況又出來干,這樣是不行的。
現在大家看到監管的信號非常強烈,可能引發較多的賣盤。但我覺得加大監管力度是非常必要的。看長遠一點,市場一定要規范發展,否則市場永遠都不健康,而資本市場本身需要長期的孕育,才能達到最有效的作用。
主持人:現在不管是報紙還是雜志都大談跟莊、與莊共舞等等,這正常嗎?
梁定邦:當然不正常。我可以理解他們為什么要“跟”,但市場到了這樣明目張膽的地步,已經很不健康了,這也是為什么今年工作重點要放在這上面。監管必須要劃一條“底線”,這條“底線”永遠要守。
二板:最后的暴富機會?
觀眾:有人說二板市場是最后的暴富機會,證券監管機構如何采取措施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梁定邦:保薦人制度正是專門為二板市場而設的一個制度。在這種機制下,承銷商本身也成為市場的“看門人”。從國外二板的經驗看,現在全球的趨勢都是一方面把“門檻”降低,另外一方面把監管的要求加高,二板的設計就是這樣。
觀眾:現在股市里莊家興風作浪,二板市場的炒作,會不會比主板更厲害?
梁定邦:一個市場不可能永遠被莊家所壟斷,對此我抱樂觀態度。現在監管機構開始發力,有目共睹,所以市場莊家有所收斂。目前一些系統已經到位了,還沒到位的是一些法律權力,這方面有待優化。
觀眾:創業板的設立,會不會造成主板市場資金大量地分流?
梁定邦:這個問題我很難預測。但創業板的推出對證券市場不是利空。它給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給予市場更多的機會,市場效率提高了。股民應該有這個權力選擇,而選擇之中可以優勝劣汰。
收購兼并是真正退出機制
觀眾:中國股市建立10年了,只有進沒有出,這種市場是不健康的。
梁定邦:我同意你的看法。而且我們現在真正的退出機制———收購兼并市場效率還非常低。希望很快可以頒布收購兼并條例,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退出機制,因為經過收購兼并也可以優勝劣汰。
觀眾:您還是說,不想看到股市引進破產的概念?
梁定邦:退市跟破產是不一樣的概念,如果這個公司該破產就讓它破產。另一個問題是,我國破產法本身也還有很大的欠缺,還需要完善。
觀眾:有報道說,如果鄭百文重組成功,最大的失敗者是中國證券市場,您的觀點是什么?
梁定邦:我覺得鄭百文重組成功,不一定是證券市場的損失,關鍵看怎么重組。據我所知,鄭百文重組是以市場化方法來操作的,還要看是否合法,合法才做。也許鄭百文原有的股民吃虧了,但市場化思路是可取的,世界上不應有免費午餐。
香港證監會比中國證監會權力大
觀眾:您來到大陸以后,感覺中國證監會跟香港證監會在各自的管轄范圍內,哪個權力大?
梁定邦:香港證監會比中國證監會權力大得多,主要是調查的權力大得多。比如說香港的證監會可以到法院申請搜查令,搜查嫌疑人和非嫌疑人,還可以到銀行查戶頭,中國證監會現在這方面權力非常窄,監管力度打了折扣。
觀眾:去年證監會兩次被人提起訴訟,您對這件事情有什么評價?
梁定邦:我覺得有非常正面的效果。權力跟制約應該是相對的,最麻煩的就是給無限的權力,而又沒有制約,絕對的權力就可能變成腐敗。這兩起訴訟意味著法院可以有效行使其監督能力,這非常重要。在一個依法治國的社會里面,權力機構一定要在法律的框架之內來行使權力。
觀眾:您今年還打算為中國證券市場、包括證監會提出一些什么樣的建議?
梁定邦: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可能不是向證監會提意見,而是向法院、向立法機構提意見。比如,我們需要一套完整的基金法。另外,《公司法》有的地方操作性不強,我們需要一些更能操作的、更適合現在市場發展的法規,還有民事賠償責任問題,現在還是一個模糊之處。這些都希望在今年有所進展。(中央電視臺《對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