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吃卯糧”、“借錢過日子”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簡直就是敗家子的行為,可就在短短的3年內,中國人似乎來了個腦筋急轉彎,花明天的錢過好今天的生活,居然成了一種時髦。但如果你想真去趕個時髦,也許會碰上一些尷尬的事。
-銀行貸款:怎么那么“繁”?
如果你想向銀行貸款,你首先得鍛煉自己的耐心和毅力。以住房貸款為例,從填寫申請表開始,然后提供收入證明、所購房屋的評估報告、法律意見書、綜合貸款保險、合同公證、申請審查等等,不知要跑多少次,這樣的反復折騰,您或許會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另一件煩心事是手續費。還以貸房申請為例,首先要交納貸款資格調查費,此項費用是購房款的3‰至6‰,還有抵押房產價值評估和登記費,費用為房產價值的11‰,還有購買綜合保障費的費用,為抵押物價值的2%-9%。此外,還有公證費、律師費等等,總之你不事先準備好幾萬元的貸款費用,那幾十萬的款是借不到的。
-零首付:誰圈誰的錢?
上海的顧小姐終于開上了自己的新車,但與別人不同的是,30多萬元的車款,她一分錢沒付就把車開回了家。
零首付像一塊剛烤出來的蛋糕,十分誘人,但只有你真的嘗了一口,才知其中滋味。顧小姐雖然沒有交首付款,但先決條件是把新車作為抵押物,同時還必須交上財產抵押或者信用記錄。
零首付讓一些房產商也趨之若鶩,但如果你仔細閱讀零首付的條款,就會發現在你進住新居之前,還是要分期分批將一些錢交給房產商,這些錢累計相當于房款的20%到30%,也就是相當于原來的首付款。
-借貸雙方:誰不講信用?
沒有信用記錄,現在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放貸的最大風險。上海的一家銀行在對貸款人進行調查時發現,這個貸款人居然用同一抵押物在6家銀行辦理了抵押貸款。6月18日,中國內地的信用制度在上海落下了第一筆,180萬上海市民率先擁有由資信公司作出的個人信用報告,7月1日,這份報告在上海15個商業銀行中通用。而要讓自己迅速成為一個有信用的人,方法也并不復雜,不斷地借錢還錢就能快速建立個人良好的信用記錄,這高招,精明的上海人當然是不用教就能靈活運用的。但這樣的信用快餐對銀行是有備無患還是暗藏隱患,誰又知道呢?
而對于誰是有信用的人,北京人有自己的評判標準。11月北京市商業銀行正式開辦無擔保消費信貸,8種職業的人士被認為是可以充分信任的:在職教師、公務員、醫務人員、公檢法人員、銀行職員、國有郵政電信單位的正式職工、配偶有北京戶籍的駐京部隊軍人和開辦信貸消費商場的在職商場職工。這樣的規定,銀行倒不像是把錢借給了個人,而像是貸給了單位。
繁瑣的借貸手續,高昂的借貸費用,五花八門的借貸方式,不可信任的信用等級,如果不把這些煩心事給解決了,誰愿意向銀行借錢?銀行又敢把錢借給誰?(文/萬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