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盧鋒:中國沒有糧食安全問題(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 11:07 南方周末
其中最后一個是新因素,歷史上尚未發生過。根據數據,美國和巴西各自把本國玉米產量的20%和26%用于生產乙醇汽油。 每當出現具有全球影響新事物或市場面臨新沖擊時,國際資本市場上人們的定價在短期內會被更大不確定性甚至恐慌心理影響或支配,因為第一次,從未見過,面向未來定價的不確定性增加。1973年的第一次中東危機,油價一下子增長了一倍,其實那時價格現在看來病不很高,原來5美元左右一下子漲到十幾美元。讓人們一下子恐慌了,恐慌了你看糧食的價格抬了有多高,F在油價接近120美元,但糧價并沒有同比例漲到過去的10倍。 新技術革命出現,往往會伴隨資本市場極大泡沫,應當也有這方面因素影響。比如說鐵路革命、電力革命,都曾導致華爾街資本市場泡沫,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好東西,但是難以準確定價。我們這個時代又有了互聯網泡沫。泡沫破滅了一次市場就明白了,再炒互聯網一點用也沒有了,因為人們畢竟積累了辨識能力和免疫力。 南方周末:您是說,這次糧價飆升也有泡沫成分?玉米被大量用于生產乙醇汽油成為全新的刺激因素?國外有評論認為,中國對糧食的大量需求也是不同以往的因素? 盧鋒:最重要的因素應當還是周期性因素。近年糧價顯然處于周期上升通道,目前價格處在周期較高價位。 至于玉米,為什么會用玉米提煉乙醇?因為在谷物價格中玉米最便宜。這幾年國際運費上漲得特別厲害,由于玉米便宜,所以運費在它的到岸價格中占的比例就高于其他谷物,使得玉米的可貿易性降低了,一方面運費高了出口減少,一方面可以生產替代產品,有更高的價格收益比,所以巴西、美國用玉米來提煉乙醇。這里的意思是:即便玉米替代需求增長較大,并不必然意味著所有糧食都會經歷類似變化。 至于中國的因素,這次糧價上漲很難歸咎到中國。如果僅計算大米、小麥和玉米這三種谷物,中國已經十幾年是凈出口了,如果算上大豆,中國的糧食自給率是95%。 為什么我強調周期?因為1995年的糧價是過高的價格、導致了嚴重相對市場供求過剩的價格。所以才有隨后多年的價格下調,才會有國際糧食庫存的不斷減少——誰有庫存誰倒霉!國際如此,中國也如此。 全球面臨的不是糧食生產能力極限帶來的危機。結合歷史經驗和現實新情況考量,現在這樣較高價位應能刺激主要糧食生產國擴大種植,因而可以預期糧食產量供給將顯著增加,并最終把糧食供求拉回到比較均衡水平。 南方周末:這一次的價格上升將持續多久?會持續維持在高位嗎? 盧鋒:一般而言,糧食供給對價格的反應要一兩年時間才能體現,在這期間,糧價可能還會上漲。 國際農產品價格漲幅統計 中國沒有糧食安全問題 南方周末:您在十余年前就指出,中國傳統糧食安全問題已經解決,現在您仍這樣看嗎? 盧鋒:我沒有改變過看法,也沒有看到改變的必要。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