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志強:代言農民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18:56 《小康》雜志
大遷徙中的人物與城市鏡像 之一 張志強:代言農民工 他是一個民工。為打工賺錢,幾乎走遍了中國。 因為長期兩地分居,他結婚,離婚,再婚,卻還是兩地分居。 他追討被拖欠的工資,為120元的打工錢花了1000元的訴訟費。 他加入了NGO組織,在幫助進城的農民兄弟。 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豐臺區東大街附近一套普通的民居住宅卻是非常的干凈整潔,電腦開著,桌面是茂密的樹林和蔚藍的湖水,朝陽的窗臺上還擺著幾盆依然鮮綠的盆景。民工張志強現在就在這里工作和生活。 瘦弱的張志強,因生活和勞作的艱辛,眼角過早的有了細細密密的魚尾紋,而清澈的目光,又讓人覺得他是個讀書人。30歲后,人就該對自己的長相負責了。16歲離家外出打工,24年的“流民”生涯,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了生活的辛酸和抗爭的尊嚴。 生在一個小山村 1967年,張志強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鳳儀鄉五臺村。儀隴縣是朱德的故鄉,也是國家級貧困縣。 張志強是家里的老二。姐姐18歲嫁人,因和公婆吵架,服農藥自殺。 1970年,家中添了一個妹妹。1973年,再添一個弟弟。 16歲,張志強初中畢業。父親給他和弟弟算命,他測得的是木材的“材”,而弟弟測得的是人才的“才”。父親希望張志強不要讀書了,讓弟弟繼續讀書。 1984年張志強拿著4元錢,走出了家門——“出門打工是成年勞動力賺錢的惟一途徑”。 在四川攀枝花撿垃圾,在云南昆明蹬三輪,到貴州貴陽、廣西南寧修鐵路,到陜西漢中當磚瓦工學徒…… 外出5年,年滿20歲的張志強回村。儀隴農村18歲的小伙就基本都結婚了。他給自己找了一個女朋友,兩人結婚。 1991年新疆建設兵團在儀隴縣里大規模招收農民工——到新疆拾棉花。“去新疆的車票不要錢,還算是支邊建設”,張志強興沖沖地決定到新疆打工。 去之前,他偷偷地問老婆有沒有懷孕,老婆說沒有。他們計劃5年后再要孩子。“可惜農村人,沒有文化,根本不懂如何避孕”,到了新疆,張志強發現老婆已經懷上了孩子。 在新疆拾棉花,150元/月,年底才能結帳。整個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了張志強一個人身上。零下30攝氏度的時候,他甚至還要到雪地里去割蘆葦來養活老婆和孩子。 1992年7月,張志強把不足一歲的小女兒送回老家。這年他和老婆加起來一共賺了3000多元。給家里2000多元。 工廠的“機器”和“動物”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1993年,用拾棉花的一點點積蓄,張志強和老婆買了火車票來到廣東。 張志強進了廣東的皮鞋工廠。“每天從早晨8點工作到晚上12點,沒有休息日。晚上回家,累得連澡都洗不動了,脫了衣服就睡。直到第二天打鈴,又是一路小跑去上工。上廁所要到車間門口的保安那里拿牌,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 “工廠不自由,不尊重人的情感,把人當成了動物,或者機器”,談到在工廠的感受時,張志強對記者反反復復用到兩個詞是“動物”和“機器”。 幾乎每兩個月,就換一個工廠,走遍了廣東的順德、佛山、番禺……最終,張志強選擇了到建筑工地,跟著一個小包工頭干。“那個小包工頭也是農民工出身。他給工人的工資是每天10元,工作8個小時,加班會給加班費,2元/小時,工人們每天和老板一起吃飯”。 兩年間, 張志強的工資從10元/天,漲到2000元/月,做到了管理者的位置。 可是張志強的建筑工地在肇慶,老婆的工廠在深圳市區,他和老婆一個月只能見一兩次 “因為疏于溝通和聯系,我雖然賺了些錢,到1996年年底的時候,老婆卻跟人走了。”1997年5月和老婆回四川辦了協議離婚。 學習《勞動法》 1997年7月,張志強再回廣州。因為有一點點在鞋廠工作過的經驗,他又去面試了一家鞋廠。幸運地考上大名鼎鼎的美國的ADDIES。剛進公司,那個在美國長大的臺灣老總就給新進的員工們講解《勞動法》——1萬人,在運動場上講了半個小時。 張志強覺得很奇怪,企業會給員工講勞動法?講的肯定都是假的。他自己買了本《勞動法》的書,看那個老總講的是不是真的。一看,講的還都是真的:每天工作8小時,加班給1.5倍的工資,周六周日不加班,加班,給2倍的工資。 1998年,張志強由普通工人升任為車間主任助理。工資漲到2400~2600元/月。但2001年,由于總公司實行輪崗制,換了老總。“新來的領導說一不二,甚至動手打人。看到同事被打,覺得人格受到侮辱,盡管被打的人并不是自己”。張志強辭職。 討要被拖欠的工資 2001年,張志強再次回到老家。堂嫂給他介紹了自己的妹妹——她丈夫到北京打工后失蹤,生活在儀隴縣鎮上,沒有地,也沒有讀過書,育有兩女。其中一個是丈夫失蹤前懷上的,因為是超生被罰款6000元,貸款才生下,長到上學的年齡,丈夫仍不見蹤影。 張志強幫助堂嫂的妹妹與失蹤的老公辦了離婚手續,還幫她還了欠下的貸款后,兩人結婚。 2002年6月張志強又來到北京,打工近一年,沒拿到多少錢,倒是被19家裝修公司拖欠了4000元工資。每家欠得都不算多,一二百,但也正因為如此,要起來很難。討要無果。到法院,不予立案。 正趕上非典,因為一位工友疑似,整個工地被封閉起來。閑來無事,張志強寫了一份《農民工生存報告》,給了北京幾家媒體。2003年7月《中國青年報》“冰點”欄目報道了張志強的在北京打工的境遇和人生狀態,11月30日《焦點訪談》也報道了張志強如何在北京追討工資的過程。12月8日,張志強終于拿到自己被拖欠的120元,為此他花去1000元訴訟成本。 生活還在繼續 在北京的張志強,依然與他出生的那個小山村有著無從割斷的聯系。 “奶奶已經90歲,媽媽也已經66歲了。老家的那8畝地沒人種。白送人種也沒有人要。因為種地除了勞動力,還需要化肥、農藥等投入,如遇天災,這些投入就全打了水漂。” “五臺村,總共900多人,青壯年勞動力全部外出打工了。父親死的時候,甚至找8個人抬棺材都找不到。” “我和第一個老婆有一個孩子,第二個老婆有兩個孩子,共三個孩子;第二個老婆的父母只有兩個女兒,老婆是老大,按農村的習俗,應由大女兒撫養;從小被溺愛的弟弟,不懂事,因犯搶劫罪被判了10年刑。提前兩年出獄,拐騙了衛校一個19歲的女生,生了兩個孩子,弟弟把兩個孩子交給母親后就再也不管了;父親死還花了1萬多元”…… 張志強絮絮地和《小康》記者講一些家事。算下來,他一個人要撫養5個孩子、4個老人。到現在,他依然保持著每用一分錢都要記帳的習慣。 “老婆和堂哥堂嫂一起到了廣東打工,每個月1000多元錢。因為太累她不想干了,我要她堅持,孩子、父母都需要撫養,靠我一個人怎么能行呢?”依然是兩地分居,“早已經習慣了,也就變得有些無所謂”。 “社會體制有問題。農民工得不到應有的待遇和尊重,和城市人一樣干活,卻不能同工同酬。7億農民,可國家財政每年用于‘三農’方面的只有10%。2/3的人,只用了國家10%的錢”,除了關注自己和家庭,對于整個社會,張志強并不是漠視和無知的。 成為一個專職志愿者 2003年一個朋友送了張志強一部手機。他把手機24小時開通,一邊在北京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一邊為民工兄弟做一些勞務糾紛的法律咨詢工作,不收取任何費用。 2004年,“打工妹之家”——中國第一家為農村進城工作的打工妹服務的公益性組織,邀請張志強去那里工作。剛開始,張志強每個月的工資是1200元,后來拿1500元,2006年12月離開時已經拿到1932元。張志強并沒有滿足于相對工地而言更好的工作環境。“起先單位不給我交保險。我是幫別人維權的,我自己的勞動權益都維護不了,這怎么可以?” 單位終于給張志強交了社會保險,可他仍是不滿。有北京戶口的工作人員有五險一金,而且工資也要高很多。 再次離職,他成為一個專職志愿者。 2007年10月,《小康》第一次采訪張志強的時候,他正在內蒙古烏海做環保教育。他還在網易開了一個博客,上面記錄的都是一些農民工維權的案例。 11月,《小康》再次采訪張志強的時候,他剛從長沙代理一起勞動糾紛訴訟回到北京。“現在一年代理的勞動訴訟大概在50起左右,涉及農民工有五六百人”,手機鈴聲不時響起,張志強說,“2008年1月1日即將實行新《勞動法》,很多農民工找我……” 張志強與100多名勞動法學專家一起參加過新《勞動法》在上海和南京的兩次審稿。會上張志強直言,“《勞動法》是保護誰的?可是企業有代表來了嗎?我作為全國近1.5億農民工的唯一代表,來參與討論。僅僅我一個人就能夠代表1.5億人嗎?……” 時任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副部長的郭軍,當即感慨“你看中國的農民工是多么的懂法”。 最終,張志強和其它專家的相關意見,在國家新的《勞動法》中有所體現,而他甚至還和一些企業主“不打不相識”。 張志強成為農民工的代言人。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