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投公司該如何“取信于民”?(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20:23 財時網
[接上頁] 2未來中投公司在投資方向上會有什么變化嗎?在資源購買方面會有更大的動作嗎? 反思投資思路是必要的 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 投資思路變化是存在的,中投公司投資黑石之后也會反思,由于對美國資本市場不夠了解,因此顯得很倉促;對經濟環境和政策也不是很了解,未來從資本市場方面的投資來看,把香港作為投資重點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直接購買原油、黃金等戰略物質也存在擔憂。因為來自中國的需求被國際市場視為洪水猛獸。從投資方向來看,能源物資的購買是投資的一個方向,可以選擇,但要慎重。因為如果購買原油等戰略性物質的話,假如把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推高,國內經濟同樣要面臨油價上漲的壓力,有可能經濟也會受影響。這就有可能出現得不償失。所以在實物投資上要慎重。 美元的匯率在貶值,對人民幣預期升值已經很強,美元匯率在未來一到兩年內貶值基本得到了一致的預期。將來還是以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投資為主。 投資資源性商品需謹慎 張明 中投成立的初期,不必過多地采用積極的投資管理策略,實行主動性投資,而應更多借用“FUND OF FUNDS(基金的基金)”,投資于其他傘型基金,積累市場資源和經驗,逐步擴大投資范圍和領域,穩步推進。這既符合主要從事金融資產投資的基金,也適合于私人股權投資基金。而對于一些戰略性資源的投資,如石油、有色及黑色金屬等自然資源、國外市場銷售網絡(如零售銷售網絡)、金融服務網絡資源(如萬事達信用卡支付結算網絡)的投資和收購,則應采取更為積極主動的方式,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隨時做出反應。既可直接出面單獨收購,也可委托收購甚至與他人合作,聯合行動。 3中投公司的損失究竟該由誰買單? 虧損需要有問責制 孫飛 中投公司是國有的,一旦投資虧損,最后毫無疑問就是國家來買單,當然,公司也能實行問責制。比如美林、花旗銀行由于次級債風波,CEO都辭職了,這方面中投可以效仿和借鑒,從而提升治理結構。中國的國有金融機構或者國有企業,如果出現巨額風險和虧損都需要實行問責制,因此可以效仿,在中國國有金融機構的總行層級實行問責制。 外匯儲備歸根結底是國家的,從資本的角度來講屬于國家所有,中投公司由誰來監管,從法律關系上是中央銀行、財政部,并受國內國際上的相關監管機構監管,非金融機構的實體資本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但專門針對國有金融機構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的監管機構目前還沒有。 財政要為虧損買單 郭田勇 中投成立之后,最大的壓力在于投資效益和收益上,因此迫于這個盈利的壓力和商業化的運作,必須要盈利和業績。如果中投公司不能保證足夠的收益率,甚至將不能償還發行特別國債的利息,如果投資失敗和虧損,最終將由財政來買單。因為中投公司是財政部通過發行特別國債來籌集資金并向央行購買外匯成立的。 4投資中鐵是否有違中投公司初衷?中投公司如何保證形成不受外界影響的科學明晰的投資思路? 急于“取信于民”心態不可取 曹紅輝(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 投資中鐵與投資黑石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似在于都是認購新上市股票,不同在于上次是國外股票,這次卻是境內企業在香港發行的股票,雖然理論上都是對A股之外的證券投資,但這次似乎更加有把握一些,因為發行主體畢竟是境內企業,而且是國有控股的大型壟斷企業。由此可見,急于在短期內有所突破,“取信于民”,減輕政治壓力,應該是其做出改變投資決策的主要原因,也是其策略,但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其實是投資的大忌。“打新股”在國外一般也是比較容易獲得發行后30%的溢價收益的,作為短期內改善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手段的一部分也無可厚非,但如果這種心態左右其主要投資策略則會誤導未來的投資管理。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