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非物質”的物質化生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1日 17:27 新經濟導刊
“非物質”的物質化生存 申遺熱情和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無疑是中華國粹精品煥發生機的大好機遇 本刊記者 朱秀亮 當德云社和郭德剛紅遍大江南北時,難道相聲迎來了第二春了嗎? 當青春版《牡丹亭》唱響國內外時,難道昆曲開始姹紫嫣紅了嗎? 事實上不是。曲藝、皮影、剪紙、木偶、繪畫、雕刻、陶瓷、建筑、各民族歌舞……各種形式的,代表中國文化的國粹面臨著令人堪憂的景況。 雖然現在各地都在申請不同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更好地保護和發揚這些國粹精品,但是,到底給予什么樣的保護,是不是一直這樣保護就能夠不消亡,依然是個爭論的話題。‘“非物質’是與物質文化相對應提出的,與物質文化的保護比較起來,‘非物質’更加復雜。而且現在‘非物質’似乎都意味瀕于消亡。” 北京傳媒大學教授周華斌教授分析說。 好在,我們看到了一些申遺后的國粹確實是得到了比以前更好的保護,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較以前有了更好的發揚,甚至在商業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同時,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也為凝聚了中華文化的國粹精品得到更好傳播,取得商業上成功的一次機遇。“非物質”可以在創意產業的大潮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如果能夠取得如少林武術那樣商業上的成功,完全可以“物質化”地生存下去。 瀕危境況 天津大戲院旁邊的各式海報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張:單弦、墜子、梅花大鼓、京韻大鼓、單口相聲……一串不同的曲藝后是演員的名字,最后是票價,從10元到幾十元不等。 看上去多少有些寒酸,然而,能夠有演出,這已經是最好的了。與這些曲藝比起來,有些藝術形式,包括不少曲藝、戲曲、民間藝術等都繼承乏人,瀕臨死亡。 當昆曲成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首個項目時,文化部部長孫家正曾感嘆,這是喜憂參半的事情啊,喜的是,昆曲越來越被世界所矚目,憂的是,列入“遺產”實際上意味著昆曲處境艱難,瀕臨滅絕。 德云社的紅火場面掩蓋不了目前大多數曲藝院團的慘淡經營,而昆曲的海外熱唱,各個劇目大投資的制作也不能掩蓋各個昆曲團體的慘淡經營與人員流失。 這些國粹的慘淡前景更明顯地反映在每個從業人員的身上。對上海京劇市場十分了解的楊娟女士給記者分析,以生活在上海的年輕京劇演員為例,他們經過多年刻苦的戲校學習,到了院團跑龍套彩女,一場戲大概有幾十元的補貼,加上幾百元的基本工資,每月所有的收入大概剛過千元,即使是主演,一場演出補貼也不過100元。試想這樣的收入如何在上海生活? 面臨困境,演出團體的領導基本上顧不得抓劇目,提高演員水平,而是先跑市場。以京劇為例,普通演出的包場最多不過十萬,即便如此低價,也很難在市場上找到買家。而事實上,每次演出,僅服裝、道具、音響等運輸就得不少費用,加上演員補貼、宣傳、住宿等,消耗很大。如果是現代戲的話,那就更麻煩,記者了解到,不論是以前的樣板戲,還是現在新制作的如京劇《梅蘭芳》、《袁崇煥》,一個戲的裝景卡車就要三四輛,整個劇組也得七八十人,如果一次演出兩場以上,那還得增加。 很明顯,不演出沒市場,但有演出肯定是演一場賠一場。 所以,大多數的演出,都會有政府的補貼。即使是北京京劇院、中國京劇院這些大的院團,演出大都依靠的是高額的政府補貼。 “現實的艱難逼迫許多優秀演員改行,好演員的流失又導致了演出質量的下降,戲曲界這樣的惡性循環已經持續了十幾年。”楊鵑說。 戲曲還不是最嚴重的,不少民間手工藝和民族藝術形式,現在已經找不到傳人,這一代人去世之后,這一門技藝從此也就絕了。 戲曲、曲藝、民間工藝、民族歌舞等等,許多都是靠人直接傳承的,沒了人就沒了這門技藝。比如,戲曲是角兒的藝術,而現在隨著老一輩藝術家年華逝去導致了一大批優秀劇目的失傳。“無戲唱、無人演、無人看的‘三無’境地讓輝煌了幾百年的戲曲藝術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抉擇。”年輕的楊娟目睹著這一現狀,不無憂心。 “博物館”生存 既然瀕臨滅絕,那就該實行保護。和中國一樣具有豐富文化底蘊,大量藝術形式流于民間的國家,也大都采取保護的措施。比如意大利、羅馬、希臘、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在以各種方式保護本國的“非物質”,以延續本國文化的傳承。 不少專家認為,可以借鑒日本對于“能劇“的保護方式,中國有些形式的國粹也可以“請進”博物館。 政府也在想盡各種辦法,以使這些代表中國文化博大豐富的形式免于消失在我們這個時代。 周華斌是儺戲研究專家,也是戲曲理論方面的權威,就戲曲生存、發展、“非物質”與文化創意產業等話題,與記者聊了一個下午。據周介紹,政府有關領導曾這樣表態,要創造可以生存發展的“生態環境”,要以保護熊貓的方式來保護這些文化藝術精粹。比如把昆曲放在蘇州這個最好的“生態環境”里面去發展。 現在,即便是大城市中的戲曲院團都不是很好的景況,更何況民間的手把手相傳的手工藝、舞蹈,口頭相傳的說唱、戲曲,一些已經因上一代人的死亡而徹底滅絕了。在被譽為中國傳統古音樂“活化石博物館”的福建泉州,有著千年歷史的南音、木偶戲、梨園戲已經面臨無人傳承的困境。 與其他有形的或者說“物質”的比起來,“非物質”的保護更加復雜和艱難,有的保護實際上就是保護一個人或一批人。比如,昆曲,如果不是當年“傳”字輩的一批老藝術家,可能現在的景況就更為慘淡了。 白先勇曾說過,“如果昆曲在我們這一代手上消失,我們就是歷史罪人!”他說,希臘悲劇倒有幾千年了,昆曲才600年而已。希臘悲劇今天還在演,就是因為其有藝術的價值,昆曲也是因為有很高的價值,所以才會存活到今天的。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對他們的文化精髓,都有一種保護意識,這是一個民族的身份。像日本的能劇、歌舞伎,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戲等。而中國是擁有最豐富文化,民族精粹最多的國家之一,保護與傳承都是重任在肩的。 一些專家提出“對于這些瀕危的藝術形式,要先搶救保護,再利用發展”,而國家確定的方針也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可謂是對“非物質”的一個統一態度。 “創意”生存 找合適的生態環境去保護,確實是一個好的提法。但請進博物館,并不意味著就可以“高枕無憂”地活下,其意圖或者說是希望這些被保護的形式,能在更適應其發展的生態環境下得以更大的發揚,甚至創造更大的價值。 從國家層面上講,保護各種形式的國粹,是傳承民族文化的必然舉動;從具體的某一地域而言,保護當地的國粹精品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一個最有意義和價值的做法。 周華斌說,事實上,從每個城市自身出發,都需要自己的文化傳承。保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一方面是城市樹立形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最好方向。 唐山皮影一直就走的是這樣的路子。舉辦國際皮影藝術展等活動、支持唐山皮影團,利用民間演出,與旅游市場結合,以各種形式將皮影打造成了唐山城市文化的一個符號,是這個城市的一種文化表現,即使在國際上也享有聲譽。 其實,眾多和皮影一樣的技藝,包括木偶、剪紙、印染,尤其是手工技藝高超、精巧的民間工藝,需要保護的同時,也需要有創意地開發。 不能否認保護是主體,是必須的,但還是應盡量減少“請進”博物館的種類,而是幫助他們開創新的生存方式。請進博物館只是最后的選擇,是讓這些精粹不遭滅絕的最后手段。 周認為,“非物質”與文化創意產業是相對出現的,一是預示著死亡、保護,另一是強調了生存、發展。因此,在保護中如何開創更多的新形式,尤其是向有商業價值的方向開發。比如,戲曲中某個曲種可能會消亡,但是戲曲的元素不會消亡,比如《大唐貴妃》演出市場不好,但完全可以策劃一場以此為題材的服裝服飾秀,運用的是戲曲服裝的元素。 事實上,在堪憂的景況下一樣有市場反響非常好的生存者。比如皮影藝人秦禮剛每天都在演出,京劇名家張火丁2006年在人民大會堂的個人演唱會票房達130萬,而嘗到甜頭的制作方北廣傳媒現在又在運作張火丁今年“十一”期間的演出。 其實,成功的例子已經不少,比如演出類的《云南印象》、《功夫傳奇》等,即是把民族的歌舞、中國的武術乃至宗教文化融入到新的形式中,達到既有保護傳承的目的,也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功夫傳奇》自2004年以來,一直在北京紅劇場駐演,打的是旅游市場,票價從180到680,并不低,但市場非常好。2005年赴北美巡演150場,票房收入高達300萬美元。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龍泉青瓷燒制技藝,青瓷是藝術片,但低端產品可以流水線生產,批量生產。這兩項在浙江麗水已經形成了7億元的產業規模。 在創意中,要尋找符合規律。比如,戲曲的困境其實非常復雜,體制問題是每一個接受采訪者都提到的。周華斌說:“戲曲是角兒的藝術,要培養好角兒,而且要靠市場培養,觀眾要認可。其次,要有好的劇目,劇目不突破,總搞一些‘拿獎’劇目是發展不了戲曲的。”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