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農產品流通誰在缺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8日 13:45 財經時報

  胡佳恒

  政府的投入與監管是批發市場繁榮的中流砥柱,將于9月在北京召開的“第25屆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代表大會”透露出一個強烈的信息:通過批發市場尋找優秀供貨商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的新趨勢

  李云一家晚飯后陷入暈眩。

  “可能是因為喝了蘑菇湯!奔易”本┦谐枀^北沙灘中科院小區的李云猜測。蘑菇是他在家門口的馬路市場買的。這里每天都有進城的農戶開著小貨車停在這個小區附近,車上滿載著還帶土腥味的蔬菜,農戶們鋪開塑料布就開始論把叫賣;在離這個馬路市場20米遠的地方,一家小型農貿市場的生意則稍差一些;而馬路市場背后的超市,蔬菜瓜果的買賣更顯清淡。

  這個只有城管才偶爾管管的原始集市由農戶自發組成,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當然也聞所未聞。

  誰來抽檢

  “抓好批發市場安全,就是抓了

食品安全。”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的言論頗有“打蛇打七寸”的味道。

  由于國內批發市場掌握著農產品流通領域80%的份額,即各地農貿市場的絕大部分農產品都來自批發市場的供貨,所以對批發市場農產品的檢測也似乎是從源頭上消滅食品安全問題的不二法門。以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為例,市場檢測中心從農產品進場的半夜即開始工作,該市場近幾年抽檢不合格率連年下降,目前已從1999年的5.17%下降到1.98%。

  事實上在1999年之前,食品安全問題還未進入公眾視野,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個問題不存在:當年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抽檢不合格率就為5.17%。將食品問題推上臺面的導火索是2000年前后國內農產品出口因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受阻。此后十三個部委開展了“三綠工程”(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辟綠色通道),旨在提高中國食品安全的整體水平。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也正是于1999年派人專程赴香港學習蔬菜農藥殘留檢測技術。

  但僅在流通環節監管并不能保證食用農產品高枕無憂。每天進出的運輸車輛達到一萬多,而抽檢化驗一次樣本就要20分鐘,這讓新發地的抽檢方式難免有掛一漏萬之嫌。而更尷尬之處在于所有的抽檢化驗全部由市場自己完成,這對于微利經營的市場所有者來說又是一筆不菲的費用。目前全國4000余家批發市場也基本處于此種狀況:自己出錢抽檢。而作為市場經營者,抽檢結果的公信力也大打折扣。

  誰的市場

  為什么政府在批發市場的食品安全環節缺位?

  “誰投資、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瘪R增俊在回憶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對于批發市場建設的政策時這樣總結道。1978年之后中國開始對集貿市場給予合法地位,著名的漢正街小商品市場和

義烏小商品市場即在這一時期產生;1984年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明確提出“廣泛設置農產品批發市場”后,同年中國第一家產區蔬菜批發市場——山東壽光批發市場即成立。在省長抓“米袋子”、市長抓“菜籃子”的初期,由于產能短缺,為了緩解北京蔬菜供應不足的局面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1988年由交通部、公安部、北京市政府下發文件,建立一條從北京至壽光的蔬菜運輸綠色通道。

  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至此中國批發市場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但擴張帶來的后果顯然易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場無市”的空殼市場有近2150家,其中建成以后一直未開業的1300家。

  “在國外,批發市場屬于公共設施,政府投入一半以上,而在中國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國內在1998年將批發市場定位為流通基礎設施!瘪R增俊說。由于國內大部分批發市場并不屬于國有,這也就意味著“誰投資、誰受益”的政策落實在抽檢這個項目上,買單的就成了市場管理者。而“市場流通環節屬于私人產權,在產品準入方面可以由政府管理”的假說也不現實:管理就意味著為農產品檢測付費。況且政府對批發市場的定位還只是流通基礎設施,而非公共設施。馬增俊對此有這樣的見解,“檢測應該是政府行為,只有這樣才有公信力!

  誰做貿易

  市場與經營者的關系也頗微妙。

  青島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目前實行的制度是,發現抽檢不合格者三小時內限時逐出場地。之所以有限時驅逐一說,是因為市場本身并不是執法部門。在缺乏執法依據與權利的前提下,這樣的明哲保身或許是一種解決之道;而更多的市場與經營者簽訂協議,協議中附加如發現抽檢不合格產品,同意市場予以銷毀的條款。這看似是一勞永逸的對策,但業內人士不以為然。“手段而已。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商鋪供不應求的批發市場方便選擇想要的客戶,而如果經銷商不飽和,這一條沒有任何意義!

  微妙之處的癥結在于批發市場本身定位的模糊,這種模糊反過來左右了市場管理的種種細節,抽檢即是其一。

  事實上農產品安全問題并不是在流通領域造成的,而是萌發于其生產過程當中。有評論指出將檢測前移至農產品生產環節是一種解決辦法。但實際上,由于中國農產品生產分布不均,在生產環節開展檢測無異于海市蜃樓。

  “美國的經驗是由農業部門對市場定期檢測;德國是由政府出錢,衛生、質檢、農業、食品部門出面實施檢測;韓國一直堅持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實行政府投資建設的政策,2002年韓國政府將農業政府補貼中的30%用于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馬增俊介紹道。

  一個清晰的事實在撇開關于批發市場所有權的爭論后浮出水面,即政府的投入與監管是批發市場繁榮的中流砥柱。中國人的印象中批發市場還只是一個“擴大的集貿市場”,但將于9月在北京召開的“第25屆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代表大會”即將探討的一個議題即是批發市場在全球貿易中的作用。通過批發市場尋找優秀的供貨商已經成為了國際貿易中的新趨勢,此種通過市場自發推薦出經銷商的海選被證明是可以在華人群體中實現的:在巴黎的城北倉儲區周圍,華人經營的門面招牌上“進出口”、“批發”等法文字樣隨處可見!耙粋專門從事進出口貿易的華商群體已在這里形成”,法國華人進出口商會會長蔣景深先生說。而這個市場的形成僅用了三年。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