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發改委調控政策指向何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 10:11 《財經》雜志網絡版
上半年滾燙的經濟數據出籠之后,宏觀調控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下半年中國經濟的主題;防止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則已經成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而國家發改委很可能將承擔主要任務。 下半年,國家發改委將“繼續穩定和完善宏觀調控政策,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的盲目發展”。國家發改委調控的手段或將更為市場化,但其策略目的,仍然是結構調整。 【網絡版專稿/《財經》雜志記者 張環宇 李其諺】上半年滾燙的經濟數據出籠之后,宏觀調控自然而然地成為下半年中國經濟的一個主題。基于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不少學者認為,行政性手段仍將成為新一輪宏觀調控的主導。因此,7月2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發改委)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便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 發改委在會議上再次重申了對于當前經濟形勢由“偏快轉向過熱”的擔憂。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稱,防止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已經成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下半年,發改委將繼續穩定和完善宏觀調控政策,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的盲目發展。 朱任宏透露,發改委將加快研究制定及實施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穩妥推進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加大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并認真組織實施;建立有效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示范和推廣;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提高電能利用效率,充分發揮需求側管理在節能減排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有色、建材等行業余熱發電和資源綜合利用。 除了一些新的治理原則外,某些下半年既定的政策也在此次發布會上公布。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步驟,資源價格聯動機制問題也成為會場上的焦點。 “過熱”之辯 其實,在不久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之時,中央政府對于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態度已經相當明確。 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幅為11.5%,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平均同比增幅達3.2%;而二季度的GDP和6月的CPI數據更是分別達到11.9%和4.4%。 居于各種數據的分析,北京大學中國經濟中心教授宋國青和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甚至斷言,中國經濟正在加速,存在“過熱”的風險,其程度與2003年-2004年相若。不過,盡管擔心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發改委的一些官員似乎并不認為經濟形勢已經如此嚴峻。 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石剛認為,目前經濟總體形式仍是比較好的,比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從去年上半年的29.8%小幅度回落至25.9%,而且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回落更加明顯;另外,上半年的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推動工業的支撐力主要是由機械行業在起主要作用。 所以,他認為,雖然CPI上半年同比增長達到3.2%,超過央行年初確定的3%的“警戒線”,但從居民消費來看,今年的高增長率主要原因是兩個:其一是由于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達到了1.7個百分點,新漲價只有1.5個百分點;其二是食品價格上漲過快,對整個價格的貢獻達到了2.5個百分點。整個供求方面并未發生太大改變,價格的基礎面仍比較穩定。 所謂“翹尾因素”,即由于去年10月開始,CPI大幅上揚,導致今年上半年的CPI延續自去年10月開始的高基數。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對此觀點表示認同,認為6月翹尾因素影響的CPI大概是2.3%,所以新增CPI實際上僅有2.1%。哈繼銘稱,翹尾因素對于今年上半年CPI的影響非常巨大;去年1月到9月物價表現為常態,但自10月開始,物價指數猛烈上揚,這就導致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長顯得超出預料之外。 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福垣認為,判斷是否過熱,應當看經濟增長是否引起經濟體的摩擦;對于目前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的判斷,需要從中國本身經濟特點來考慮。目前從中國整體經濟層面上來看,人口過剩、就業不足、產能過剩、產品積壓,流通性方面也存在過剩的現象,因此不能說中國經濟出現過熱局面;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追求政績而促成的投資過熱,是沒有辦法通過宏觀調控來解決的,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實際上作用都不大,只能通過政治上推進改革來改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