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昌黎:環保重壓下的產業窘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3日 02:09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楊光 秦皇島、昌黎報道 他最終妥協了,沒有從50多米高的高爐上跳下。爬下高爐時他一身酒氣、滿臉淚水,沒有再看高爐一眼,徑直離開了。此人是這個鋼廠的老職工。10分鐘后,高爐被爆破,宣布了這家小鋼廠生命的結束。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河北昌黎對多家小鋼廠實施關停,發號施令的是劉建軍——新上任的縣委書記。這位 “新官”在上班的頭3天里,便閃電般地將該縣全部9家鋼廠炸掉了7家,幸存的2家也被列入限時整改。 用這位前秦皇島市環保局長的話說, “我現在面臨的頭號難題是昌黎縣的社會穩定問題,我的后脊梁骨被戳得很疼,我別無選擇。” 閃電整改 緊靠渤海的昌黎縣因 “黃金海岸”而聞名,每年夏季這里吸引了大批游客。 “沒心思享受陽光、欣賞美景,我坐到這里不過兩個月,就已經如坐針氈了,必須采取行動,不然后果嚴重。”劉建軍說。 3月底,劉建軍正式調任昌黎縣委書記,在此之前他在秦皇島市環保局局長的位置上干了4年。他說,派他到昌黎,初衷并不是由于昌黎環保惡化的問題,閃電關停7家小鋼廠,也是按照規范的環保要求來做的。這些企業不符合產業政策環評也沒有達標。這些小型或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靠著打通個別部門利益,蒙混生存到現在。 在昌黎縣政府記者了解到,當地全部大小12家企業均辦理了營業執照,但配套的項目審批、環評認證、排污許可等手續均不健全或沒有辦理。為何沒有全套手續的企業可以開工經營,而沒有執法部門及時予以制止?劉建軍認為,一些監管部門監督松散甚至視而不見的情況,長期存在,導致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還是部門利益在作祟。 4月央視 《經濟半小時》采訪昌黎縣污染企業遭到干預,則直接促成劉建軍下定決心閃電整改。 4月6日, 《經濟半小時》采訪遭到干預后,劉建軍親自帶隊組織縣政府各級官員前往當地9家鋼廠進行調查。談到這段經歷時,這位新官有些動容。他說: “這些鋼廠大部分是因為不符合產業政策而被拿下的。為了體現此次整改的力度和決心,對兩個高爐實行爆破。”然而依據最新的《物權法》,政府是沒有權力爆破企業設施的,若要實施爆破只能通過說服教育取得企業的同意。 在經過大量說服工作征得企業默許后,爆破進入實施階段。就在此時,一名鋼廠老職工拿著酒瓶爬上50米高的高爐,阻止爆破進行。“看到這一幕時,在場的很多人都流淚了。但沒有辦法,工作必須完成。”劉建軍說。 小鋼廠關停是第一關,而關停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更讓劉建軍感到頭疼。 昌黎縣7家鋼廠的關閉就意味著一個縣里上萬人失業下崗。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是劉建軍不愿又不得不面對的。此次關停對昌黎是一次重創,經濟、社會問題都正在逐漸暴露。 “有人說我點兒背,剛上任就遇上環保風暴,面對失去工作的人在背后的指指點點,我已經習慣了。”劉建軍無奈地說。 環保部門的獨立性 關掉的7家鋼廠,占到昌黎全縣鋼鐵產業財政稅收的30%,而剩下的2家則占到70%。在這次整改風暴中 “幸存”下來的兩家規模較大的鋼廠,實際上也同樣存在手續不全、沒有環評手續等問題,但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成為它們 “幸免”的主要原因。 “本來,我們是要留3家關6家的,但這個時候恰巧發生了央視暗訪遭干預的事,所以殺一儆百,就關了7家。”劉書記坦言。 此次昌黎縣閃電關停,在某種意義上說明地方政府在環保執法能力上是完全可以保證的。但該縣9家鋼廠手續都存在問題,為何只關7家,而剩余2家列入限時整改?劉建軍用了一個比喻: “中紀委不會一次就整治所有貪官。解決全局問題,殺一儆百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引導這些企業步入規范經營發展,才是一地官員應該動腦筋仔細考慮的問題,劉建軍說。 對于部門利益保護傘的問題,昌黎縣政府宣傳部長張愛軍說: “這種利益關系沒有特例,全國都存在,我們只能求其方式規避它。”如果政府績效考核還是延續GDP增長為惟一的考核方式,經濟指針仍然是地方官員升遷的惟一系數,那么污染的企業只要能更多為地方政府創造稅收,地方政府就沒有動機與企業進行博弈,對企業進行處罰。 因此,綠色GDP考核標準的提出從某種意義上,就是要鼓勵地方政府參與到博弈當中,沖淡地方政府與企業過于密切的聯系。而在此之前,強調環保部門與地方政府的相對獨立性就很有必要,讓人、財、物相對獨立的環保部門獨立地對污染企業執法。 企業跑的有點慢 “我們不是沒有覺悟,我們也知道環境好了人就健康,現在不是連吃東西都講究綠色食品嗎。但當你沒飯吃的時候,你還會想那么多嗎?我們現在已經沒飯吃了,這個時候講環保還有啥用!”面對廠子的關閉,職工郭師傅抱怨。 “7000多人兩天內失去了工作,誰都接受不了。但這沒有辦法,我們只能拼命地下去做思想工作,安撫群眾,以此來保證社會穩定。”靖安鎮黨支部書記牛利明表示。 但安撫終歸是權宜之計,要想社會長治久安不拿出點真東西來是不行的。新官上任不足兩個月的劉建軍認識到,解決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是穩定昌黎社會的關鍵問題。 劉建軍表示,違規企業絕對不能再上馬,現在惟一的手段只有通過小型企業轉產來實現。這些恢復工作,希望在兩年之內解決。 從宏觀產業政策而言,鋼鐵產業將受到國家嚴格控制,小鋼廠決然沒有生存的空間。 在這次環保風暴中 “幸免遇難”的秦皇島安豐鋼鐵集團廠長張慶來說,產業政策門檻越來越高使企業不堪重負。 張慶來介紹,對國家的產業政策我們沒資格說三道四,從2005年開始,在市場準入方面,產業政策就規定在新的廠址上不予再建新鋼廠,產能的擴張主要依賴于現有鋼廠的基礎改造和擴建以及通過資產重組來擴張。 他認為,眼下當務之急,國家應該盡快出臺政策,用于解決類似歷史遺留問題。因為這些略小的鋼廠介于淘汰與過批之間,淘汰不至于,但審批又不符合,如何對待這部分企業,將其引向發展之路,是比較現實的問題。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