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科學益農(4)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5日 18:28 《小康》雜志 | |||||||||
下篇 益農:一個命題 益農該怎樣發展?發展的方向在哪里?在益農鎮工作11年的董祥富也許比誰都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11年前他剛到益農鎮的時候是分管黨群的副書記,1998年,他當上了鎮長
平和的董祥富不承認他的“資格”說,他一再表示這是班子和老百姓的努力所致。 破題:民為上 “建都市圈農業名鎮,創現代化經濟強鎮”。 把農業擺在了顯要的位置。這樣的發展思路,在提倡“城市化”的今天倒真是別開生面。 “在鄉鎮的經濟建設中,怎樣定位,是一種科學,來不得半點馬虎。能否以科學的態度為自己定位,是關系到能否持久穩步發展的關鍵。益農鎮要做的事情,不能照搬其他地區的發展模式。就如一個人一樣,他應該要有自己的個性。” “農業是我們的基礎。對政府而言,在農業上,投入是大的,收入是小的,但老百姓的實惠是多的。工農并舉是我們的舉措,但發展工業也是為了加快農村的現代化建設。鄉鎮畢竟還是姓‘農’的。”董祥富表示。 著眼一個“農”字,做足一個“益”字。記者強烈感受到,有著的“民富為功,民窮為過”意識的益農鎮黨委政府一班人,是一個心眼地想讓這個以農業人口居多數的傳統農業鄉鎮富起來,這自是題中之意。 據悉,益農鎮一年的可支配財政收入為5000萬元左右,光用在農業投入上就達1000多萬元,5年來,累計已投入4000多萬元。而今年農副業總產值能達到3.05億元,比去年增長10%,農民人均收入11000元,比上年增長9.8%。 這種民本思想還體現在2004年移民至益農鎮的那11戶三峽移民身上。這些移民一到益農,鎮上就為他們今后的安居樂業做好了安排,從住宅、口糧田的分配,到工作的安排,還組織當地農民義務教他們掌握種養技術,讓這些“背井離鄉”的人沒有感到絲毫的異鄉孤獨。董祥富更是一家家地走訪,所以不久,大家便都認識了他這個“董書記”。現在每戶移民大多有人進廠工作,年收入是老家的10倍。因而,2004年,董祥富被國務院三峽建設工程委員會授予了“三峽移民信訪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這里有個小插曲:在董祥富的辦公室坐了半個小時,就先后來了三四批人,工作電話更是不計其數。有法院來聯系工作的,有教育局來商量教師調動、校長任免的,有上級單位來落實會議的,甚至還有因家庭瑣事來找書記哭訴的,記者見他分別請來分管的副鎮長、副書記,一切當場商量拍板。 “基層沒有公文旅行,只有碰頭會,拖泥帶水,不是基層的工作方式。要不,就會脫離群眾。” 一切辦妥后,他這么解釋說。 解題:科學方法 “說政府是小政府,并不代表他就應該是個無為的政府。它必須提供相應的公共產品與服務。沒有這些,社會就無法運轉下去。并且還得注意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榮盛化纖集團董事、副總經理俞傳坤原是鎮上的工辦主任,從政府跑到企業后的他對此深有感觸。 那什么是政府的有所為,什么是有所不為呢?益農鎮的官員們沒有隨便提出到處可見的大道理來搪塞。他們認為大道理總沒有行動來得實際。 引導、服務、投入是他們行動的三個關鍵詞。“我們不是企業家,也不是農民,我們不可能去干預他們的經營活動,但是,我們自己也得懂市場,了解市場。”鎮長毛水洪如此說道。 “企業家們的時間最寶貴,所以,我們必須在他們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去盡力做好,甚至還要幫他們提前考慮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果不能為企業、基層做好服務工作,我們下去就沒有威信。”工業副鎮長余炳泉說話很直接。 長期跟企業打交道的他還如此闡釋了服務的概念:“服務對政府來說也是一種機遇,是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只有搞好服務,才能有立足之處,工作才有地位,才能與企業融洽關系。” 對農民們的引導,似乎是一個難題。因為引導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到告訴他們種什么、養殖什么的具體行為中去。而一旦陷入,不但農民要承擔風險,政府也要為此付出代價。“瞎指揮”的惡果在許多地方是屢見不鮮的。 在分管農業的副鎮長高利民看來,這個問題是他絕不愿看到的。政府所做的只能是提供基礎性的設施投入,提供技術推廣服務,并且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不僅如此,他們還走得更遠一些。 上文提及的2001年,全鎮對農業用地進行統一調整,口糧田與承包田分離。這就為規模化的農業經營提供了一個基本條件。而且他們并不是光扶持俞關馬這樣的典型,對那些真正付諸行動的農民也進行扶持鼓勵,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在此,政府對市場的了解程度也可見一斑。 而打造一個平安的外部環境,明確領導責任,建立科學的綜合治理制度,投入巨額資金建設一套高素質的治安隊伍,則更是益農鎮政府的有所為。他們沒有因為對經濟的關注而忽視“平安”。相反,他們知道“平安”也是“益農”,百姓的安居樂業,也是經濟騰飛的基石。 清晰了他們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之后,我們看到,益農鎮的官員們是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科學執政。 用董祥富的話說:和諧是一種社會科學,科學社會是一種和諧。 解題的班子 隨便進入益農鎮黨委和政府機關的任何一間辦公室,都會發現房間被一分為二。前面是辦公室,后面是一個小隔間。里面擺著一張床,一套杯子,還有牙具、毛巾什么的。董祥富和他班子成員12個人,每個星期都有一天必須住在這個小隔間里面值班。普通工作人員也是如此。 提起這個小房間,有人跟記者提起了這樣的一個小故事:前兩年,某省一個貧困地區的鎮干部,過來掛職考察,鎮里把辦公室的鑰匙交給了他,同時也就意味著安排好了他的住宿。然而,沒想到從此再也沒看到他的身影,直到三個月后,此人離開的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這位掛職干部竟然三個月來一直都住在城里的一個四星級酒店,而且帶來了他們鎮上唯一的轎車,供他使喚。 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董祥富笑笑不作回答。 “有這樣的干部,那個地方能發展下去?就連富鎮也會變窮的。”記者只好自己發了一陣感嘆,然后轉換話題,問他能給自己打多少分?董祥富很低調,他說,他在這個職位上面算是合格的吧。 董祥富說,他1998年開始當鎮長的時候,要求自己做成三件事情,一個是希望能把鎮里的道路硬化,解決行路難的問題;一個是修好一條街,結束益農有鎮無街的歷史;此外是爭取自來水能通到每家每戶。這三件事情在他當鎮長期間都完成了。 在2001年成為黨委書記的時候,他又給自己下了三件任務:首先是能把益農經濟發展好,實現兩年翻一番;其次是為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再次是抓好干部隊伍的建設。 回過頭看這四年,他還是感到比較滿意,“兩年翻一番的目標已經實現了,現在可以說益農鎮政令暢通,人氣指數比較旺”。董祥富對于他當班長的這個班子感到欣慰的是,在這個班子里已經上調5個干部。就在記者前往該鎮采訪之時,蕭山區組織部恰恰就在益農鎮宣布管黨群的副書記調往其他鄉鎮擔任鎮長。記者于是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講團結出干部,干實事出干部。 “政通人和”,這是長期聯系益農鎮的現任蕭山區人大副主任王仁慶對益農鎮的評價。對此,董祥富表示,那是因為班子的團結是發自內心的,而他自己的職責就是做好服務工作,出點子,挑擔子,把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他對他的同伴們充分信任,他說他的同伴們都能各司其職,因而,他有時也不像有些書記那樣的“忙”。 溫和的董祥富,有一個1米9的搭檔毛水洪。說起他的個子,鎮里的干部說,毛鎮長下村工作,到哪里都坐矮凳子,為的是能平等對話。說話快人快語的毛水洪說自己有一個遺憾,那就是現在沒辦法把已經規劃好的那所中學建起來。這所規劃投資3000多萬將改變益農鎮教育薄弱問題的中學,因為去年宏觀調控對土地的凍結而無法建成。對此,毛水洪感到非常的惋惜和不解。想起鄧小平同志說過的話:最窮不能窮教育,最苦不能苦孩子。記者不禁對毛鎮長的無奈深表同情。 結束采訪時,記者忽而悟到了命題的內涵,這就是:“益農”二字,既是這個小鎮的名稱,也是這個鎮黨委政府的執政宗旨。 “民富為功,民窮為過”——正是因為董祥富和他的搭檔們常常算計著兩筆賬:經濟賬和良心賬,也正是因為他們秉持著科學的發展觀,所以“益農”這個名字,才能叫得那么響當當,所以益農這一方熱土,才能那么金燦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