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科學益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5日 18:28 《小康》雜志 | |||||||||
本刊記者 顏劍 報道 上篇 益農:一片土地
8月21日上午9點多的時候,光著膀子的戴衛東給他的30多畝魚塘撒完了飼料,接下來在魚塘邊上開始修補他的漁網。池塘的水面上不停地跳躍著水花,他今年養的烏魚很快就可以賣出了。問及今年收益的預期,戴衛東只是嘴角微微一翹,然后說:“收益還算可以,但投入和風險都很高! 戴衛東是蕭山區益農鎮東江村人。他這樣的養殖規模在東江村來說還不算最大的。每年6位數以上的收入并沒有改變他作為一個農民的基本特征。黝黑的皮膚,日夜的勞作,交談的平實,泥濘的赤腳都在提醒著人們,他們還是農民,不過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 像戴衛東這樣的農民,在益農鎮來說,實在是再普通不過了。 “東伯利亞”的反思 益農是一片新生的熱土。 40年前,這里還是杭州灣灣口的一片潮漲潮落的荒涂。 1956年,一場強臺風使位于杭州灣口的蕭紹農村遭到巨大的損失。于是兩地就在老海塘上修建了一座翻水閘,取名“益農閘”。有了水閘,有了抗旱排澇的保證,1966年底,鄰近三個公社的農民用土箕鋤頭圍起了五千畝荒涂,此后又在1969年、1972年先后進行了第二期、第三期圍墾,到了1976年,以閘名命名,成立益農人民公社。1992年,撤區并鄉,益農鄉和附近的夾灶鄉合并成鎮。 而之所以定名“益農鎮”,是因為“益農”的名稱好聽,鎮人大副主席劉仁揚說。 但名好不等于日子好,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個鎮在經濟發達的蕭山地區,曾被稱之謂“東伯利亞”。 “東伯利亞”的稱呼,在外人看來顯得有些牽強。而對于益農人來說,這個名字卻書寫了他們幾十年來的生活,并詮釋了什么是“一窮二白”:那時,這里幾乎看不到一間磚墻瓦房,清一色的是破舊的茅草棚;走進任何一家農宅,找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雖說棉花是這兒的經濟作物,但許多人家的棉被都是又黑又硬;遠道來了客人,按當地的風俗,要燒碗糖氽蛋招待,但好客的主人卻拿不出一小勺糖來。而且,由于她的地處偏僻,交通滯后,以至在改革開放若干年后,當地的干部群眾還不無苦澀地自嘲這里是蕭山地區的路尾巴、水尾巴、電尾巴,意思是:這兒沒通公路,沒通自來水,也沒通有線電視。 然而如今這一切都已成了過去。 2004年,益農鎮實現農副業總產值27888萬元,比上年增長15.6%,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0016元,比上年增長8.7%。而且,盡管該鎮的經濟作物、經濟型的水產品養殖已成規模,但糧食生產依然沒有被忽視,該鎮全年糧食復種面積達51574畝,比上年增長4.4%,2005年的數字將增加到5.2萬畝。在效益型農業迅速鋪開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如此高的糧食種植比例,這在以工業見長的蕭山地區來說,是不多見的。 行走在益農鎮村間的水泥公路,整齊劃一的綠化隔離帶旁邊到處可見或三層或四層的小洋樓。在稻田、蔬菜地里,成群的白鷺或覓食、或優雅地梳理著羽毛,種種景象煞是好看。而不遠處又可見到連片的廠房,往來匆匆的車輛告訴大家這里現在是工業時代。 同樣的土地,同樣的人,為何會產生如此大的變化?2001年前,還是蕭山區欠發達鄉鎮的益農,為何能在2001年之后,連續三年經濟增幅居蕭山區第一位? 鎮黨委書記董祥富一語道破天機:這片土地由窮變富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尊重客觀規律,尊重科學。 “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 益農鎮的人均土地占有量,居蕭山地區之首。因而在土地使用上,相對于其他鄉鎮來說,有一定的寬裕性。 但鎮長毛水洪說,“我們不用土地換錢,而是要用土地生錢! 戴衛東們的生意和生活,在他們看來多少具有相當的自主性,說不出外部引導性因素的存在。他們的選擇是無意識的,而這種集體的無意識,竟形成了東江村農民在生產上的一致性:東江村以烏魚養殖為主。行走在東江村的小路上,到處都可見一連片被圍起來的池塘,池塘邊又立著一座小屋或者木制的吊腳樓,還有一條大黃狗把守著圍墻的門口。 “東江村現在有近800來畝的烏魚養殖面積。一季烏魚只需要70天的生長期,一畝魚塘能帶來5000多塊的純收入。”東江村的村主任如此說道。戴衛東對于村主任的利潤計算之說,沒有表示意見,只是說,他至今還沒有為銷路發過愁,因為每到烏魚出塘的時候,客戶都是排著隊來購買的。 為什么東江村會有這么大的烏魚養殖面積?該村的村主任說,東江村系圍墾地,地勢低洼。如果要種植水稻的話,一旦雨季降雨過多,就很容易形成一片汪洋的局面,而想挖掘一個池塘養魚倒不是難事。 戴衛東們并不清楚,這正是得益于2001年益農鎮統一對農業用地的規劃。在那次土地調整中,益農鎮在劃出人均0.5畝的口糧田后,將其余的土地集中起來,鼓勵農民選擇承包,這才使得他們有足夠的條件能發展這么大的規模。 而更讓人注意的是,東江村養殖烏魚獲得豐厚收益,并沒有導致其他行政村的農民跟風而上。相反,其他行政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農業產業結構。有的行政村以花木種植為主,有的村主要養殖南美白對蝦,三圍村則以種植大棚蔬菜為主。這種大體上以行政村為種植或養殖區域的產業結構成為了該鎮農業吸引人的看點。 “無論是養殖某種水產品,還是種植花木都是要求有著較高技術的。一般來說,本村農民都是互為熟識的,學習的過程非常直接和簡單!币晃淮迕駨募夹g角度解釋了“一村一品”的形態。 但僅從技術角度是不足以解釋“一村一品”的形成的。因為“技術障礙”是無法阻止人們的逐利沖動的,在沒有一定的外部因素下,“一哄而上”的局面必將形成。之所以能避免“一哄而上”局面的出現,是因為益農鎮黨委政府在“不糟蹋一分地,要造福一方人”的原則下,選擇了一條科學的途徑來引導、解決全鎮農業產業格局中出現的這一問題。 按照每個村的自然條件,扶持相應的有發展潛力、并有一定規模的種養大戶進而帶動一個村,是目前已為村民們所熟知的益農鎮黨委政府的引導手段。這一手段,被稱之為“三個引導”。 “通過創辦樣板工程和加強基地建設進行示范引導;通過發掘和培育種養大戶或能人進行帶頭引導;通過建設高標準的農產品集散市場和發展銷售大戶進行市場信息引導。”農業副鎮長高利民如此解釋三個引導。 就這樣,通過扶持“花木大王”,使得全鎮花木基地發展到8000多畝;通過扶持“名特優水產養殖大王”周世良,使全鎮養殖水面增加到約2000畝以上;通過扶持“大棚蔬菜能人”俞關馬,使全鎮蔬菜瓜果大棚發展到1200畝,蔬菜瓜果面積發展到2.8萬畝。19個行政村有16個村形成了有特色的種養殖專業村。此外,還有規模上萬頭的無公害生豬養殖基地。 一切順其自然,于是村民們自發的單純的產品選擇,便鑄就了全鎮“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市場的客觀規律在這里發揮到了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