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博弈與等待 漢代遺址何去何從(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1日 15:33 中國經濟周刊 | |||||||||
城市: 炸毀了的“歷史記憶” 采石遺跡是土山彭城王墓葬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與之渾然連為一體。
徐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辦公室主任郭海林用“絕無僅有”來概括徐州腳下這個古老采石場的地位:“這是世界上唯一有文字,即中國文字小寫數字編號,同時又有工具的一個頗有價值的遺址,是城市的記憶,它對了解和研究古代勞動人民的采石工藝非常重要,并可籍此了解古代開采流程、技術。對我們研究漢代采石工藝、石料開采及大型墓葬的修建等諸多方面都意義重大。” 12日,拿著博物館提供的爆破前的漢代采石場照片,《中國經濟周刊》來到采石場的施工現場,但遺憾的是,現場已經無法找到圖片上的采石坑。 記者無奈只好重返徐州市博物館,聽李銀德館長“口述歷史”: “整個采石場大約有40畝地,和東漢彭城漢墓連成一體,順著云龍山山脊向西延伸。經徐州市博物館考古專家考證,這處采石遺跡是土山彭城王墓葬陵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處東漢采石遺跡的發現在江蘇省尚屬首次。” 李館長介紹,此處工程最初開始于2003年的拆遷,隨著工程的不斷深入,采石場被漸漸發現和證實。最初博物館與施工方協商也達成了協議, 2004年4月博物館考古隊對位于施工現場西北角的一處采石場進行了發掘,出土有大量殘碎陶質器物片與銹殘的五銖錢幣等,據此考證采石場的時代為東漢時期;到了6月份,工地大規模施工后,許多遺跡現象更多地被發現;之后從6月9日開始,市博物館考古隊對發現的遺跡進行清理挖掘,發現該處為一大型而又密集的東漢采石場。從現場清理發掘情況來看,采石工地可分為四區:東北區、東區、南區、西北區。 “事實上,從拆遷階段開始,我們的考古工作者就一直密切注意,不定期進行現場調查。后來考古人員發現有大量的漢代磚瓦及器物殘片,立刻引起了博物館的注意。”李館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因為該處距離漢墓較近,可以證明此處與漢墓有一定的關系,地表房屋多數拆遷,進行挖土施工時,考古人員又在現場發現該處土層深淺不一,一些土層內夾雜有大量碎石子。我們考古人員隨加強了現場勘察,又發現了有鑿痕的石壁。至此我們才初步斷定這是舉世無雙的漢代采石場遺址。” 另有知情人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了博物館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的調查材料中的詳實證據:在東北區北部一處發現大量楔窩,有采石遺留,楔窩北側為馬形塊石,四周鑿刻整齊,馬形石塊的腹部有兩處楔窩,十分精致。而從現場觀察,這個坑采石共計6塊,均為一坑2石。南區的采石工地最為密集,共計發現采石區6組,采石多達25塊之多。 這位知情人士還透露說,非常奇特的是,在一塊小而平坦的塊石上考古人員發現了文字:用鑿子刻出一個圓圈,然后以“十字”四分圓圈,分別刻有小寫的漢字“一”、“二”、“三”、“四”四個數字。因此,該人士稱其間一定蘊藏著極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中國經濟周刊》還了解到,在發掘清理過程中,博物館考古隊發現,這些采石坑內均有采石遺留下的大量碎石子,碎石子中夾雜有鐵屑,多數已銹,呈小圓塊狀,它們應該是當時開鑿時的遺留物。同時,考古人員在這些坑中還發現有漢代的鏨、鑿、楔及挖土工具鍤等采石工具開鑿時的遺留物。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板瓦、筒瓦、釜、甑、罐、缽等陶質器皿的殘片,并有“五銖”錢幣等物。由于此處距離東漢彭城王墓葬較近,兩者之間可能關系密切。如東漢墓內使用的大量黃腸石多為方形或長方形,與采石場生產的石頭相同,說明這些石頭可能就是為東漢墓開鑿的;這處采石遺跡理應是土山彭城王墓葬陵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推斷成立,那么采石場意義之重要可見一斑。與此同時,一直困擾徐州文物工作者的陵園石材的來源之謎,至此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江蘇省文物局有關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證實,類似漢御花園工地發現的采石遺跡在江蘇省還是首次發現,全國亦很少見。它的發現對研究漢代采石工藝、石料開采及大型墓葬的修建等都意義重大,對徐州經濟的發展和地方品牌的提升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政府: 身處建設與文保矛盾旋渦 幾幢樓房價值幾何?一個漢代采石場遺址價值幾何?在目前的徐州各方看來,答案似乎并不簡單。 “死人的東西能有什么用,蓋房子可以住,實用。”開發商面對《中國經濟周刊》毫不掩飾其商業觀點;徐州當地政府某高層官員似乎更為直白:“現在號召‘以人為本’,如果活著的人都住不上好房子,留有再多的遺址也體現不了其價值。” 分管文物管理的朱美華副市長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述了一個折衷的觀點:“文物保護重要,城市建設也重要,我們應該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不能偏廢。不能以保護文物為由而影響經濟建設,也不能因為經濟建設而毀壞文物。”該市規劃局、城建局也表述了相同的觀點。 然而這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原則顯然解決不了實際操作中的難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管理法》和江蘇省《文物管理實施細則》(2003年),地面建筑凡達到5萬平方米以上的,必須在規劃前進行文物勘探;但是在文物埋藏區內的建筑,不受面積限制,即一律在規劃前先進行文物勘探。 據了解,早在漢御花園項目開工之前,徐州市考古發現,土山漢墓墓內使用了大量的黃腸石;2002年12月,考古人員又在封土堆北部靠近中醫院南墻附近發掘了兩座東漢墓,其中三號墓規模較大,這座墓也使用大量黃腸石作為墓墻基礎。但是如此眾多的黃腸石究竟從哪里來,一直是考古人員探究的一個謎。 從地理位置看,漢御花園項目用地與土山漢及兩座東漢墓相鄰,謎底極有可能就“埋”在此處地下。但為什么漢御花園開工前并沒有進入考古程序?這是目前徐州各界對此事件最為關注的焦點和疑問。 “其實,在動工之前,徐州市文物部門就向有關領導提具了針對采石場保護的調查意見,當時在清理建筑時就發現了露出來的采石痕跡。”李館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但是,徐州的文物部門隸屬于徐州市博物館,不象其它省市那樣是獨立的機構,沒有更大的權限來開展工作。” 而徐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辦公室主任郭海林給《中國經濟周刊》的回答都是:“對于地下的漢代采石場痕跡,開發單位根本不知道,只是在去年3月份,爆破時才發現這個遺址,才引起關注,市政府分管、領導、人大、政協都到現場進行過考察。” 暫不管各有關部門對遺址發現時間的不同說法,最終通過拉鋸式的談判,博物館和開發商于2004年6月達成如下協議:漢御花園1號樓一單元底下保留一處,另靠近中山路保留2處,共三處。“除了這種‘折中’的辦法,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因為保護和開發同等重要。”徐州市文化局一位領導說。 “徐州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漢侯墓群、漢兵馬俑、漢畫像石以及環布市區的戲馬臺城下城,蘊藏著難以低估的學術價值和經濟價值,這些價值可能要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才會顯現。現在各類上訪屢見不鮮,但又有誰為文物上訪?所以盡管采石場遭此不測,但并沒人關注。”徐州市一位政協委員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無奈表示,“其實,采石場豐富的人文內涵,可以為徐州的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文化推力。保護下來不會增加政府壓力,政府為什么不作為呢?” “在采石場處理上,政府在和稀泥,要知道,商人是惟利是圖的,關鍵在政府,徐州已經愧對祖先,毀壞了不少文物,像明代道臺衙門、古城墻已經被毀壞不少了。目前最要緊的是,對漢代采石場立即采取措施保護起來!”《徐州日報》的一位副總面對同行顯得頗為激動。 (文中圖片均由本刊記者張俊才攝)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