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3)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4日 19:12 中國人民銀行 |
1993-1994 年的通貨膨脹及其治理: 1993 年,通貨膨脹突破了兩位數,1994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到24.1%。針對當時經濟過熱導致的宏觀經濟失衡、經濟秩序紊亂的局面,1993 年6 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的意見》,采取了16 條以治理通貨膨脹、消除經濟過熱為首要任務的綜合治理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約法三章”,堅決查處亂拆借、亂集資、亂提高利率等非法行為,堵住資金流失的“邪門”;二是適時微調,在總量從緊的原則下,改進貸款供應,保證資金重點需求,緩解企業資金困難,開好資金投放“正道”;三是靈活利用利率杠桿,及時開辦保值儲蓄,促進貨幣回籠。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堅持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到1996 年底,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收到明顯成效,通貨膨脹得到控制,國民經濟實現“軟著陸”。 1998-2002 年的通貨緊縮及其治理: 1998 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首次出現負值,之后連續四年在0 附近波動。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制定擴大內需的方針,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執行穩健的貨17幣政策,自1996 年5 月起8 次降息,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引導貸款投向,執行金融穩定工作計劃,促進商業銀行深化改革,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到2000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出現了重要轉機,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9 萬億元,增長8%;物價漲幅持續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4%。當前的宏觀調控:2003 年,國民經濟運行中出現了糧食供求關系趨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猛,貨幣信貸投放過多,煤電油運供求緊張等問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自2003 年9 月起快速上升,12 月達到了3.2%的水平;進入2004 年后繼續保持快速上漲態勢,從1 月份的3.2%升至6 月份的5.0%,7、8、9 三個月均維持在5%以上的較高水平。黨中央、國務院見事早,行動快,于2002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就對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提出預警,2003 年,又針對經濟生活中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見微知著,主動調控,陸續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2004 年,中央根據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投資膨脹加劇、物價回升加快等新情況,在“兩會”以后果斷提出要緊緊把握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及時加大了調控力度。2004 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取得積極成效,又明確提出宏觀調控仍處于關鍵階段,多次強調要防止出現反彈。總的來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運行中的不健康不穩定因素得到抑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第三部分 金融市場分析一、金融市場運行分析2004 年,金融市場進一步規范發展,金融產品創新和制度建設取得新進展。貸款融資比重下降,國債和股票融資比重上升,融資格局有所優化。2004 年,國內非金融機構部門(包括住戶、企業和政府部門)以貸款、股票(可流通上市股票的籌資部分)、國債和企業債四種方式新增融入的資金總計為2.9 萬億元(本外幣合計),同比少融資6131 億元,下降17.4%,主要是貸款融資同比下降19.6%,國債融資同比下降11.3%。國內非金融機構部門貸款、國債、企業債和股票融資的比為82.9:10.8:1.1:5.2。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一)貨幣市場成交同比有所下降2004 年,銀行間債券回購市場累計成交9.44 萬億元,同比減少2.28 萬億元,日均成交374.5 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8%。質押式19債券回購累計成交9.31 萬億元,同比減少2.41 萬億元;5 月20 日開始的買斷式債券回購累計成交1263 億元。交易所國債回購累計成交4.41 萬億元,下降16.8%。 2004 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累計成交1.46 萬億元,同比減少0.96 萬億元,日均成交57.8 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9 %。成交主要集中在7 天和隔夜兩個短期品種上,市場份額為91.1%,同比上升4 個百分點;其中7 天品種的市場份額為71.6%,同比上升11.2 個百分點。 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同業拆借交易月加權平均利率走勢基本平穩,大體呈“回落—上升—回落”態勢。1 月,受春節前金融機構資金需求較大影響,質押式債券回購和同業拆借交易月加權平均利率較高,分別為2.43%和2.38%;節后隨資金大量回流和金融機構資金來源增加較多,金融機構資金頭寸較寬松,利率平穩回落至3 月的1.93%和2.07%;4 月起受央行調整法定準備金率、市場利率預期上升等因素影響,出現穩步回升,6 月分別為2.41%和2.40%;7 月起再次持續平穩回落直至12 月的1.88%和2.07%。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和本外幣正利差的驅使下,境內金融機構紛紛減少國外資產運作,將資金調回境內,或增加國外短期借款。截至2004 年末,我國外債余額折合2286 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18.1%;其中,短期外債余額1043 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73 億美元,占外債余額的45.6%,較上年末上升5.8 個百分點。 5七、外匯儲備快速增長,人民幣匯率穩定2004 年,受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影響,外匯流入進一步增加,是我國外匯儲備增長最快的一年。2004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6099 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 億美元,同比多增899 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為1 美元兌8.2765 元人民幣,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第二部分 貨幣政策操作2004 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統一部署,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突出金融調控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調控貨幣信貸總量,促進商業銀行落實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調控政策,加強以市場為基礎的調控機制建設,加快推進金融企業改革。 一、完善公開市場業務體系,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2004 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建立健全流動性管理體系,完善公開市場業務決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級交易商管理制度,推進公開市場操作頻率、操作品種和技術支持系統等方面的創新。根據金融宏觀調控的總體需要,中國人民銀行針對外匯占款持續快速增長和投資、信貸增速變化情況,靈活把握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和節奏,適時適度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保持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適度、結構合理、變化平緩以及貨幣市場利率的基本穩定。第一季度,采取適度從緊的操作取向,基本上實現了本、外幣操作的全額6對沖;后三個季度,針對各項宏觀調控措施逐步落實并已見成效的情況,同時為了防止投資反彈,并支持商業銀行正常的支付清算和合理的貸款資金需求,采取了中性的操作取向。 2004 年,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外匯公開市場操作投放基礎貨幣16098 億元,通過110 次人民幣公開市場操作回籠基礎貨幣6690 億元,投放、回籠相抵,全部公開市場業務凈投放基礎貨幣9408 億元。 全年共發行105 期央行票據,發行總量15072 億元,年末央行票據余額為9742 億元。 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建立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針對投資需求過旺、貨幣信貸增長偏快、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等問題,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在2003 年9 月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 個百分點之后,于2004 年4 月25 日再次提高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 個百分點,以控制貨幣信貸總量過快增長,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4 年4 月25 日起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金融機構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與其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狀況等指標掛鉤,對資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實行相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要求,建立起正向激勵與約束機制。 三、充分發揮利率杠桿的調控作用為控制基礎貨幣投放,中國人民銀行從2004 年3 月25 日起,將用于金融機構頭寸調節和短期流動性支持的再貸款利率統一加0.63個百分點,再貼現利率加0.27 個百分點。為進一步鞏固宏觀調控成7果,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4 年11 月29 日起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貸款利率上調0.27 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利率也相應調整,中長期存貸款利率上調幅度大于短期。 四、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重要步伐2004 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繼續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經歷了三個重要步驟。 第一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4 年1 月1 日起將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上限擴大到貸款基準利率的1.7 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上限擴大到貸款基準利率的2 倍,并放開貸款利率確定方式和結息方式。金融機構不再根據企業規模和所有制性質,而是根據企業的信譽、風險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貸款利率,逐步形成了按照貸款風險成本差別定價的格局。 第二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3 月25 日起實行再貸款浮息制度,即在國務院授權的范圍內,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在再貸款(再貼現)基準利率基礎上,適時確定并公布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貸款(貼現)利率加點幅度。這項制度的建立理順了中央銀行和借款人之間的資金利率關系,提高了中央銀行引導市場利率的能力。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