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警告:重型化經濟將導致中國能源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3日 06:52 北京晨報 | |||||||||
編者按 以“重化工”為主導的重型化經濟增長會給中國帶來危險。這是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對快速增長的國內經濟提出的一項警告。 吳敬璉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過去幾年,他的每一個觀點幾乎都會在國內引起反響
今年以來,抑制過熱一直是中國經濟的第一關鍵詞,而導致過熱的正是鋼鐵、建材等重工業的過度投資。在這個背景下,吳敬璉在歲末的這篇文章可以看做是對中央2004年宏觀調控的一次有益建言。 昨天,吳敬璉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網站上發表署名文章。在題目為《注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謹防結構調整中出現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傾向》幾千字的長文中,吳敬璉呼吁:“重型化”的快跑將使中國遭遇能源危機。 中國經濟已出現片面重型化苗頭 事實上,自十五屆五中全會決定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已出現明顯的“重型化”特征。 此前的“第七屆中國成長企業CEO峰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劉世錦曾對“重化工”的作用進行積極描述,認為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房產、汽車、基建行業為主導,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行業為支撐,已經進入一個“可持續性較強的重化工發展階段”。 但吳敬璉的觀點卻和劉世錦恰恰相反。 他說,以“重化工”為主導的經濟增長在現階段的中國出現得不合時宜。吳敬璉舉例說:深圳是信息中心,但也要搞汽車和化工工業;浙江發展最好的是中小企業,但現在“從上到下都提出要向重型方向轉化”。 工業重型化是能源吃緊的禍首 現在雖然是11月,但中國的石油進口已經逼近一億噸了。面對石油與電力的極度缺乏,以“重化工”為主導的粗放型增長不會長期有效地解決就業問題,相反,只會引起全國性的能源損耗。 這不能不提到去年很紅的霍夫曼理論,吳敬璉在這篇文章里稱,這個主張發展重化工業的19世紀時期的粗放增長型理論并不適合中國。 在吳敬璉看來,連中小企業一枝獨秀的浙江省都走上了這樣一條道路,“近年浙江努力向重工業轉型,資源已出現嚴重短缺,去年開始已普遍拉閘限電,現在是開四天停三天”。 此前,業界一度對于中國的二度重化工業走向抱以喝彩,但吳敬璉給他們潑了冷水:這不是市場調節的結果,而是各地政府調節的結果。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重化工業快速膨脹直接燒熱了中國經濟,住宅、汽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熱發展,引起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機械、化工行業的高速跟進,最終帶來電力、煤炭、石油等資源的嚴重吃緊。 張黎明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