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財經》2004 > 正文
 

華晨攤牌--料理殘局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3日 10:18 《財經》雜志

  

  當然,盡管楊寶善有仰融出走與夏氏被捕相關的暗示,但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復雜。據《財經》了解,仰融在6月3日出走之前,曾于5月上旬有出走嘗試,但闖關未遂。倘如是,則其出走的直接原因更為撲朔迷離,而有分析認為其出走正與遼寧試圖理清華晨金融迷宮的努力相關。

  接收華晨的工作從2002年4月正式開始。由一位常務副省長擔任工作組組長,楊任副組長。小組成員不到30人,是從省內各部門抽調來的骨干,包括計委、經委、財政廳、審計廳、司法廳等,以及一些具備資本運作背景的省資公司,如遼寧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但是,“當時我們對華晨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能說一無所知,也知道得非;靵y。構成這樣復雜,簡直就像天書、像蜘蛛網一樣的產權關系——并且仰融先生也不愿配合!

  “我們要求仰融先行自查,但他只提供了一些擺在桌面上的東西,如上市公司資料,”無奈遼寧不熟悉情況卻非常較真,于是,楊寶善回憶說,“6月3日他就走了。”

  由是,工作小組被迫三線作戰。主線是資產接收,之后仰融海外興訟不斷,亦需應對,同時還要保證華晨中國正常經營和項目推進。由于華晨中國有一個現成的管理體系,蘇強等高管的留任大大緩解了壓力,使工作小組可以專注于國內兩個上市公司的資產清理及重組。

  接收國內資產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寧波項目”,其次是“中西藥業”。

  從2001年開始,仰融即開始在寧波與英國陸虎(MG Rover)合資進行發動機項目,實以此為掩護冒險介入未經國家審批的整車項目,地方亦全力支持。動作相當神速。

  “其實是暗度陳倉,”楊寶善說。通過寧波項目,仰融成立了一系列公司,或是以自己名義擁有的私人公司,或假他人名義;然后將華晨系統中的資金以項目投資的名義注入這些公司,注一塊,秘密“私有化”一塊。楊說,由于目的不在投資,寧波項目實際所需資金遠遠超過華晨財力,風險巨大。

  這些資金“通過上市公司的體系,但最終是從實業來,歸根結底,從華晨金杯來”。問及仰融在寧波項目投入的資金總額,楊寶善表示不便披露具體數字,但數目驚人,可以十億元為單位計。

  中西藥業的問題也相當棘手。2001年,申華以1.22億元現金受讓中西藥業(600842.SS)26.41%股權,并向中西藥業提供8000萬元借款。但當年中西藥業即報虧8500萬元,次年虧損近5.2億元。2003年,申華因承擔中西藥業貸款擔保責任,向法院繳付約8400萬元。

  2003年9月,申華以放棄1.22億元股權轉讓款代價解除了昔日的股權轉讓協議,不再承擔中西藥業其他擔保責任。僅上述幾項,申華被中西藥業吞噬的現金已近3億元。

  “那是盲目投資造成的一筆大損失!睏顚毶茋@道,仰融是資本運作高手,居然陷到了中科系的無底洞里。

  以寧波項目為例,善后難度之大外界實難想像。一方面要平衡不同地區利益,另一方面,陸虎合同已簽,且是以仰融所控制的公司名義與國外訂立的合同。“我們和陸虎根本說不上話!睏顚毶撇辉讣氄,只表示到現在為止問題可以說都解決了,當然也付出了代價,造成了損失,但代價和損失已控制到了最低,比如會損失10個億,可能只損失了1億。

  可以想見的是,在涉及省內外政府或部門協調的時候,楊寶善的官方職務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2002年12月,華晨集團向基金會收購華晨中國股權,次年2月,股權變更手續完成,華晨主體資產接收基本完成;

  ——2003年6月,一汽集團所持的金杯股份轉至兩間沈陽公司;年底,再由上述兩間公司轉移至華晨集團體系內;

  ——2003年11月,申華股權完成向華晨集團的法律過戶手續。

  截至2003年底,華晨集團對華晨國有資產的接收重組工作已大部分完成。目前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600609.SS,簡稱金杯)、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653.SS,簡稱申華)及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1114.HK)。

  大幅整合后,華晨集團在國內外共有關聯公司158家,其中控股138家,總資產246億元,員工3.4萬人。楊寶善表示,華晨集團資產大部分集中在汽車工業,在全國共有22家控股或參股汽車工業企業;金杯主要掌握華晨集團的汽車零部件業務,此外還有一間整車廠,生產金杯輕型貨車。申華則包括汽車零部件、發動機、汽車銷售以及一些汽車以外的投資項目。中華轎車和華晨寶馬均在華晨中國名下。

  之前之所以不作回應,因為——“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尤其在處理那些不規范問題時。一旦牽涉到上市公司,涉及接收資產安全,就會投鼠忌器。”采訪中楊寶善惟一一次有些激動,他說:“我們很難。”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相關專題:

  《財經》雜志封面秀

《財經》雜志2004年9月20日刊目錄

封面文章
中信證券廣發證券角力收購戰
廣發證券MBO過程
 
財經觀察
股市低迷亦是改革良機
 
特別報道
布什克里蓄勢沖刺
 
時事報道
提高執政能力需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別斯蘭人質慘劇考驗俄美反恐合作
 
經濟全局
煤電油運瓶頸考驗宏觀調控
深圳農地轉國有之惑
質疑行政強制性土地國有化
央企重組:探路市場化
 
評論·中國經濟 :教育大躍進
評論·海外經濟 :市場等待新趨勢
評論·經濟與公平 :責任由誰承擔?
 
資本與金融
史美倫:監管的關鍵是決心
特寫:史美倫告別中國證監會
漢唐證券被整體托管
交行上市提速
 
滬深股市 :A股市場為何下跌?
香港股市 :QDII勢不可擋
產業縱深 :鐵路1000 億元招標爭議
 
觀點評述
主持人評論 :重建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
評之評 :社保改革的政治經濟學
 
公司透視
華為尋求新突破
華晨資產接收始末
 
市場與法治
“官商”王鐘麓末路
高新元牽出電力腐敗系列案
[法治·動態]
法治·解讀 :法院誤判的國家賠償責任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華晨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甲午海戰110周年
中國網球公開賽
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揭曉
法蘭西特技飛行隊訪華
新一輪汽車降價潮
北京周邊郊區秋日游
金龍魚廣告風波
2005研究生報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國監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